佛說阿彌陀經略解
關燈
小
中
大
佛說阿彌陀經略解序
吳郡沙門大佑述
夫寂光真淨,初無苦樂之殊;妄識紛纭,遂有聖凡之異。
由是漂流五濁,莫遍一真。
故我釋尊,示生堪忍,當祗園之嘉會,告身子之利根,開法藏之願門,指樂邦之妙土。
瓊林玉沼,直顯于心源;壽量光明,全彰于自性。
衆聖同處,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亂。
車理體一,生佛原同,無緣之慈,不謀而應。
了唯心之本具,億刹非遙;知大願之可憑,三祗橫截。
經文簡約,佛旨玄微,持誦雖多,研詳實寡。
惟前賢之著述,嗟末俗之罕聞。
竊效流通,略伸援引,願與同志,普結淨緣,鹹契無生,同登不退雲爾。
○唐慈恩法師造彌陀通贊一卷,宋孤山、淨覺、靈芝諸師,皆有疏記。
三衢倫師、古崖新師,皆曾集注。
今欲從略,以便初機。
故茲别出,各從其志。
佛說阿彌陀經略解 佛說阿彌陀經 釋:此經題五重玄義,準孤山法師,以西土果人為名,方等實相為體,信願淨業為宗,舍苦得樂為用,生酥大乘為教相。
○初、釋名。
佛說者,釋迦教主。
四、辨宣說也。
梵語佛陀,華言覺者,十号之一。
究竟覺了諸法實相,名圓滿覺。
說者,悅也。
得機而說,稱悅佛懷。
又經通五人共說,揀異菩薩、天仙、化人,故雲佛說。
○阿彌陀此雲無量壽。
經雲: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
以應身壽量,而天人莫知其數,況法報身耶?亦雲無量光。
經雲: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又佛是通号,阿彌陀是别号。
釋迦是此方教主,庶物鹹知,故但舉通号。
彌陀是極樂導師,理須表顯,故彰别号。
○經者,法也,常也。
十界同遵,三世不易。
由聖人金口所宣,故言經也。
又經是通名,佛說等是别名。
經有三種,謂教、行、理。
依教修行,從行顯理。
佛是覺義,約修成就,故屬于行。
說即是教,阿彌陀是理。
與衆典不同,則三經皆别。
以對經字,則三經皆通。
理即法身,行即般若,教即解脫。
三一圓融,不可思擇,名秘密藏。
故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也。
○此經本名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傳至中華,凡二譯。
唐譯雲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今本隐略經題,在六方佛後。
即雲汝等衆生,當信是等。
以此經正示持名方法。
況彌陀聖号,衆所樂聞。
用此立題,人多信受。
故得四海同遵,流通無盡。
譯人之善巧也。
○二、辨體。
智度論雲:諸大乘經,通以一實相印為經正體,即所诠之理也。
○三、明宗。
經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一經之宗要也。
○四、論用經雲:即得往生極樂國土,皆不退轉于無上菩提,離生死苦,得解脫樂。
此經之力用也。
○五、判教相部屬。
大乘方等教攝二藏明義,菩薩藏收漸頓分之屬頓教,以令凡夫不退菩提故。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奉。
诏譯 鸠摩羅什,此雲童壽丘,茲國人也。
後秦姚氏據長安,尊為國師。
弘始年間,譯諸經論。
南山感通傳雲:七佛以來譯經師也。
如是! 注曰:如是者,即指所聞之法體也。
實相之理,古今不異,名如如理,而說為是。
我聞: 我者,阿難自謂也。
阿難結集法藏,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也。
一時 機應和合之時,不言其年月日者,二土正朔不同故也。
佛。
此雲覺者,自覺異凡夫之不覺,覺他異二乘之獨覺,覺滿異菩薩之在因,衆聖中尊,故名曰佛,即釋迦教主也。
在舍衛國。
舍衛,正雲室羅筏悉底,此雲聞物,言人物富庶,遠聞諸國故。
祗樹給孤獨園 梵語祗陀,此雲戰勝,波斯匿王太子名也。
梵語須達多,此雲善施,長者名也。
能惠施國之窮民,名給孤獨。
側布黃金,從祗陀買園,建立精舍,請佛說法。
祗陀施樹,故并稱也。
與大比丘衆 比丘,此雲乞士,乞食資身,乞法練心,又雲怖魔,又雲破惡。
僧者,具雲僧伽,此雲衆和合。
千二百五十人俱。
三、迦葉有千弟子,舍利、目連共二百五十人,最初歸佛,常随衆也。
皆是大阿羅漢。
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殺賊,斷煩惱盡,破惡果也;三、無生,不受後有,怖魔果也。
衆所知識。
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
長老舍利弗! 耆年碩德,通稱長老。
舍利弗,此雲身子,其母身容端正,眼如鹙鹭,兼母名之,又名鹙子,智慧第一。
摩诃目犍連 此雲大采菽,姓也,其族衆多,故以大别之,神通第一。
摩诃迦葉 此雲大龜氏,其祖感靈龜負仙圖而出,遂以名族。
又雲飲光,身光赫奕,映蔽餘光。
毗婆屍佛時為冶金師,貧女以金珠同修塔像,從是以來,身常金色也。
摩诃迦旃延 此雲文飾,論議第一。
摩诃拘絺羅 此雲大膝,從狀得名,舍利弗舅氏。
離婆多 此雲星宿,父母禱星而生,遂以為名。
周梨槃陀伽。
此雲繼道,其母省親,生于路傍,故姿性魯鈍,唯誦半偈,證羅漢果。
難陀 此雲善歡喜,佛之親弟也。
阿難陀 此雲慶喜,白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佛成道日生,舉國忻慶,因立嘉名,多聞第一。
羅睺羅 此雲覆障,本修羅之名,能障日月,佛為所障,不即出家,故以為名。
憍梵波提! 此雲牛呞,宿生為牛,食已轉噍,故受此名。
賓頭盧,頗羅堕。
賓頭盧,此雲不動,名也。
頗羅堕,此雲利根,姓也。
别譯雲賓度羅?羅堕阇。
迦留陀夷。
此雲黑光,其形粗黑故。
摩诃劫賓那 此雲房宿,母禱房宿而生。
薄拘羅 此雲善容,形貌端正,故昔施僧一诃梨勒,感五不死報。
阿?樓? 此雲無貧,昔于饑世,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報充足,天眼第一。
如是等諸大弟子。
由是漂流五濁,莫遍一真。
故我釋尊,示生堪忍,當祗園之嘉會,告身子之利根,開法藏之願門,指樂邦之妙土。
瓊林玉沼,直顯于心源;壽量光明,全彰于自性。
衆聖同處,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亂。
車理體一,生佛原同,無緣之慈,不謀而應。
了唯心之本具,億刹非遙;知大願之可憑,三祗橫截。
經文簡約,佛旨玄微,持誦雖多,研詳實寡。
惟前賢之著述,嗟末俗之罕聞。
竊效流通,略伸援引,願與同志,普結淨緣,鹹契無生,同登不退雲爾。
○唐慈恩法師造彌陀通贊一卷,宋孤山、淨覺、靈芝諸師,皆有疏記。
三衢倫師、古崖新師,皆曾集注。
今欲從略,以便初機。
故茲别出,各從其志。
佛說阿彌陀經略解 佛說阿彌陀經 釋:此經題五重玄義,準孤山法師,以西土果人為名,方等實相為體,信願淨業為宗,舍苦得樂為用,生酥大乘為教相。
○初、釋名。
佛說者,釋迦教主。
四、辨宣說也。
梵語佛陀,華言覺者,十号之一。
究竟覺了諸法實相,名圓滿覺。
說者,悅也。
得機而說,稱悅佛懷。
又經通五人共說,揀異菩薩、天仙、化人,故雲佛說。
○阿彌陀此雲無量壽。
經雲: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
以應身壽量,而天人莫知其數,況法報身耶?亦雲無量光。
經雲: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又佛是通号,阿彌陀是别号。
釋迦是此方教主,庶物鹹知,故但舉通号。
彌陀是極樂導師,理須表顯,故彰别号。
○經者,法也,常也。
十界同遵,三世不易。
由聖人金口所宣,故言經也。
又經是通名,佛說等是别名。
經有三種,謂教、行、理。
依教修行,從行顯理。
佛是覺義,約修成就,故屬于行。
說即是教,阿彌陀是理。
與衆典不同,則三經皆别。
以對經字,則三經皆通。
理即法身,行即般若,教即解脫。
三一圓融,不可思擇,名秘密藏。
故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也。
○此經本名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傳至中華,凡二譯。
唐譯雲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今本隐略經題,在六方佛後。
即雲汝等衆生,當信是等。
以此經正示持名方法。
況彌陀聖号,衆所樂聞。
用此立題,人多信受。
故得四海同遵,流通無盡。
譯人之善巧也。
○二、辨體。
智度論雲:諸大乘經,通以一實相印為經正體,即所诠之理也。
○三、明宗。
經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一經之宗要也。
○四、論用經雲:即得往生極樂國土,皆不退轉于無上菩提,離生死苦,得解脫樂。
此經之力用也。
○五、判教相部屬。
大乘方等教攝二藏明義,菩薩藏收漸頓分之屬頓教,以令凡夫不退菩提故。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奉。
诏譯 鸠摩羅什,此雲童壽丘,茲國人也。
後秦姚氏據長安,尊為國師。
弘始年間,譯諸經論。
南山感通傳雲:七佛以來譯經師也。
如是! 注曰:如是者,即指所聞之法體也。
實相之理,古今不異,名如如理,而說為是。
我聞: 我者,阿難自謂也。
阿難結集法藏,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也。
一時 機應和合之時,不言其年月日者,二土正朔不同故也。
佛。
此雲覺者,自覺異凡夫之不覺,覺他異二乘之獨覺,覺滿異菩薩之在因,衆聖中尊,故名曰佛,即釋迦教主也。
在舍衛國。
舍衛,正雲室羅筏悉底,此雲聞物,言人物富庶,遠聞諸國故。
祗樹給孤獨園 梵語祗陀,此雲戰勝,波斯匿王太子名也。
梵語須達多,此雲善施,長者名也。
能惠施國之窮民,名給孤獨。
側布黃金,從祗陀買園,建立精舍,請佛說法。
祗陀施樹,故并稱也。
與大比丘衆 比丘,此雲乞士,乞食資身,乞法練心,又雲怖魔,又雲破惡。
僧者,具雲僧伽,此雲衆和合。
千二百五十人俱。
三、迦葉有千弟子,舍利、目連共二百五十人,最初歸佛,常随衆也。
皆是大阿羅漢。
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殺賊,斷煩惱盡,破惡果也;三、無生,不受後有,怖魔果也。
衆所知識。
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
長老舍利弗! 耆年碩德,通稱長老。
舍利弗,此雲身子,其母身容端正,眼如鹙鹭,兼母名之,又名鹙子,智慧第一。
摩诃目犍連 此雲大采菽,姓也,其族衆多,故以大别之,神通第一。
摩诃迦葉 此雲大龜氏,其祖感靈龜負仙圖而出,遂以名族。
又雲飲光,身光赫奕,映蔽餘光。
毗婆屍佛時為冶金師,貧女以金珠同修塔像,從是以來,身常金色也。
摩诃迦旃延 此雲文飾,論議第一。
摩诃拘絺羅 此雲大膝,從狀得名,舍利弗舅氏。
離婆多 此雲星宿,父母禱星而生,遂以為名。
周梨槃陀伽。
此雲繼道,其母省親,生于路傍,故姿性魯鈍,唯誦半偈,證羅漢果。
難陀 此雲善歡喜,佛之親弟也。
阿難陀 此雲慶喜,白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佛成道日生,舉國忻慶,因立嘉名,多聞第一。
羅睺羅 此雲覆障,本修羅之名,能障日月,佛為所障,不即出家,故以為名。
憍梵波提! 此雲牛呞,宿生為牛,食已轉噍,故受此名。
賓頭盧,頗羅堕。
賓頭盧,此雲不動,名也。
頗羅堕,此雲利根,姓也。
别譯雲賓度羅?羅堕阇。
迦留陀夷。
此雲黑光,其形粗黑故。
摩诃劫賓那 此雲房宿,母禱房宿而生。
薄拘羅 此雲善容,形貌端正,故昔施僧一诃梨勒,感五不死報。
阿?樓? 此雲無貧,昔于饑世,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報充足,天眼第一。
如是等諸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