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勢至疏鈔緣起
關燈
小
中
大
諸修行中。念佛為最。念佛方法。莫尚此經。疏鈔之作不容己也。戊午冬。京兆戴複齊先生長公仁長預祝乃翁壽建華嚴會。予時首衆唪至德雲念佛門。谛審沉觀。其夜夢本師和尚為講勢至章。比曉細研清涼疏鈔。遂于臘月八日開釋。曆己未元宵閣筆。暨夏五月。貴本請教于複齊戴先生。今歲七月望先生囑公即募刻之。公即喜而應命。即以此為起疾延生之公據壽增福益足可徴也。梓人曰。是佛菩薩佑耶。非佛菩薩佑耶。餘曰。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或開五欲樂。或闡六塵境。或為聲名之蒿矢。或結世産之果因。如是施資縷本有損無益。今刻念佛法門供一人。有一人之益。供千萬人。即有千萬人之益。在一時一處。則一時一處益。盡未來遍沙界。便有塵方億劫之益。此則力同勢至。願比彌陀。攝念佛人。歸安養土。其無漏功德。等于虛空。何可以心思言議耶。且既得佛心。使三寶常住。佛不佑之而誰佑欤。故此輕小之兆不足疑也。衆以為然。命作文勸世。普起一切人之信心。複翁先生聞之曰。茲事茫昧。不須遄舉。信心衆具。廣勸奚為。餘曰不然。生死一大事也。其能脫之之法門。豈曰小哉。信者雖多。莫能常遍。今表而出之。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又何傷于轉勸乎。遂記此于疏鈔之末。為流通一助雲。
時
康熙庚申年十月十一日灌頂行者續法題 于慈雲觀堂
時
康熙庚申年十月十一日灌頂行者續法題 于慈雲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