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直指總論
關燈
小
中
大
丹霞沙門 釋天然函是 造
威音王以前。
無佛名。
無衆生名。
此時正是道。
祇是無人覺知。
大哉斯語。
可謂揭光明于重晝。
歎浩淼于全潮。
悟即醍醐。
迷仍毒藥。
所以掩室摩竭。
杜口毗耶。
豈惟真機絕待。
實乃至道難言。
菩提敷座。
便欲示般涅槃。
雙樹披胸。
複言不說一字。
前後斯旨。
首尾全提。
十二部中。
真實皆為方便。
三時五教。
權小盡攝妙圓。
法界何知。
同覺迷而終始。
智光自鑒。
含真妄以圓常。
從上以來。
于今猶是。
鼓萬靈之出入。
而不與聖人同憂。
窮三藏之指歸。
要難明百姓之事。
本自不迷。
何當更悟。
指爾??為菩提。
徒興獨尊之見。
還涅槃于生死。
誰識大覺之心。
須知妄旋不覺。
始信妙即無明。
會三世于刹那。
融十方于當念。
此中最難泯合。
動念即涉塵沙。
自信已是移時。
任運翻同罔象。
凡庸日用。
乃上哲之措心。
愚外有無。
悉至人所結舌。
動亦匪妄。
性智本自澄然。
真竟何歸。
虛空同于寂照。
尚非劫外。
孰謂今時。
真如無性。
明昧所以随緣。
生滅由心。
能所因之互現。
從一真界。
妄見自他。
于如幻門。
别成心色。
六塵逼塞。
動靜兩緣。
五陰堅凝。
賢愚各執。
從眼門入。
名之曰色。
從耳門入。
名之曰聲。
鼻舌身意。
各自分司。
香味觸法。
更相容現。
根塵何異。
分别亦常。
乃惑亂之我境我心。
即聖神之真智真理。
如斯差别。
要須一回。
共坐如來道場。
恒終身而弗覺。
誰示塵勞境界。
啟衆昧以同歸。
生死相續。
首曰淫心。
分别妄緣。
良由見性。
性本非見。
寄根以明。
心不是淫。
因色所蔽。
見色心昏。
見相心發。
同此心目。
勝劣攸分。
因心有想。
達想即心。
豈有暫常。
覺迷遂别。
知流轉之所自。
心境豈殊。
識常住之恒然。
見聞不易。
七處徴窮。
多聞何益。
面門光晃。
示根性各各圓明。
世界合開。
表身土重重攝入。
身心本無廣狹。
體用似有滞圓。
良由二種之根本弗明。
遂使能推之離塵無體。
是以現前之見相可辨。
黑暗之心眼仍迷。
燈能顯色。
如是見者。
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
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
始信心本常住。
眼有虧全。
住名主人。
不住名客。
亦猶空本澄寂。
塵自動搖。
心性真空。
生滅從念。
豈不知念為所緣。
猶未明心必不滅。
蓋以久在迷中。
心已成想。
以想緣心。
心同想謝。
離想徴見。
見露想窮。
故分别之餘。
猶留根性以待發明。
雖對現雲暫。
更曆陳年亦如現在。
觀身遷謝。
念念不停。
觀河宛然。
童耄無異。
對境曉了。
匪落思惟。
回憶分明。
豈勞誦習。
故知衆生佛性。
隻在目前。
忍見如來涅槃。
瞥入心念。
乘分别之弗及。
指現量于當時。
暫爾回頭。
曠劫如昨。
更窮颠倒所在。
以究遺失之由。
始知見聞之性。
惑于色空。
不可言悟。
而不生滅心。
仍居身内。
豈得非迷。
一臂無殊。
各稱倒正。
全潮已錯。
誰論浮漚。
于此不覺。
妄意承當。
則常住心地。
但為所悟。
而現領法音。
祇是能緣。
能緣之分别。
既無自性。
則所悟之心性。
必有所還。
豈知八種差别。
盡屬世間。
而八種見精。
終非汝外。
前塵是物。
汝見非他。
知覺不雜于無情。
我汝仍分于隔體。
各自遍周。
見中豈分内外。
亦無斷續。
空體不定方圓。
說理極其詳明。
語證猶存分量。
若指所悟為是。
必以能緣為非。
是非曆然。
物我難化。
物中徴見。
先絕所悟之心。
是盡無非。
又窮能悟之識。
大道無私。
非二乘之可議。
三摩自住。
須大智以能言。
華相本空。
菩提悉遍。
是非俱遣。
但一文殊。
一二兩亡。
孤懸妙覺。
苟非深徹法源。
鮮不惑為神我。
更若徘徊四種。
将複誤作因緣。
第一義谛。
即在世間諸相之中。
但一發明。
當無别事。
四義成就。
迥出明暗通塞之外。
若能見見。
頓證菩提。
欲知見所由悟。
當識見所由生。
見本性真。
境從妄得。
由妄見境。
遂使明妙局于根中。
知心無妄。
頓令見精超于塵外。
别業喻根。
同分約器。
根迷既豁。
如赤眚之忽消。
器量本空。
若圓影之非故。
真智無見。
真理無塵。
目見從今。
見緣依昔。
十方國土。
盡是妙明。
當處見聞。
何曾虛妄。
如來藏中。
陰入皆真。
真如性内。
處界元實。
性色真空。
乃至覺明真識。
本然周遍。
亦随衆生所知。
從此發明。
得未曾有。
自信心精無外。
不在身中。
反觀十界依空。
含裹心内。
恩切歸元之感。
願深同體之悲。
已獲法身。
希除細惑。
人法之分别易捐。
俱生之伏眠難見。
猶須他請。
以釋同疑清淨忽生。
知覺明之妄
無佛名。
無衆生名。
此時正是道。
祇是無人覺知。
大哉斯語。
可謂揭光明于重晝。
歎浩淼于全潮。
悟即醍醐。
迷仍毒藥。
所以掩室摩竭。
杜口毗耶。
豈惟真機絕待。
實乃至道難言。
菩提敷座。
便欲示般涅槃。
雙樹披胸。
複言不說一字。
前後斯旨。
首尾全提。
十二部中。
真實皆為方便。
三時五教。
權小盡攝妙圓。
法界何知。
同覺迷而終始。
智光自鑒。
含真妄以圓常。
從上以來。
于今猶是。
鼓萬靈之出入。
而不與聖人同憂。
窮三藏之指歸。
要難明百姓之事。
本自不迷。
何當更悟。
指爾??為菩提。
徒興獨尊之見。
還涅槃于生死。
誰識大覺之心。
須知妄旋不覺。
始信妙即無明。
會三世于刹那。
融十方于當念。
此中最難泯合。
動念即涉塵沙。
自信已是移時。
任運翻同罔象。
凡庸日用。
乃上哲之措心。
愚外有無。
悉至人所結舌。
動亦匪妄。
性智本自澄然。
真竟何歸。
虛空同于寂照。
尚非劫外。
孰謂今時。
真如無性。
明昧所以随緣。
生滅由心。
能所因之互現。
從一真界。
妄見自他。
于如幻門。
别成心色。
六塵逼塞。
動靜兩緣。
五陰堅凝。
賢愚各執。
從眼門入。
名之曰色。
從耳門入。
名之曰聲。
鼻舌身意。
各自分司。
香味觸法。
更相容現。
根塵何異。
分别亦常。
乃惑亂之我境我心。
即聖神之真智真理。
如斯差别。
要須一回。
共坐如來道場。
恒終身而弗覺。
誰示塵勞境界。
啟衆昧以同歸。
生死相續。
首曰淫心。
分别妄緣。
良由見性。
性本非見。
寄根以明。
心不是淫。
因色所蔽。
見色心昏。
見相心發。
同此心目。
勝劣攸分。
因心有想。
達想即心。
豈有暫常。
覺迷遂别。
知流轉之所自。
心境豈殊。
識常住之恒然。
見聞不易。
七處徴窮。
多聞何益。
面門光晃。
示根性各各圓明。
世界合開。
表身土重重攝入。
身心本無廣狹。
體用似有滞圓。
良由二種之根本弗明。
遂使能推之離塵無體。
是以現前之見相可辨。
黑暗之心眼仍迷。
燈能顯色。
如是見者。
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
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
始信心本常住。
眼有虧全。
住名主人。
不住名客。
亦猶空本澄寂。
塵自動搖。
心性真空。
生滅從念。
豈不知念為所緣。
猶未明心必不滅。
蓋以久在迷中。
心已成想。
以想緣心。
心同想謝。
離想徴見。
見露想窮。
故分别之餘。
猶留根性以待發明。
雖對現雲暫。
更曆陳年亦如現在。
觀身遷謝。
念念不停。
觀河宛然。
童耄無異。
對境曉了。
匪落思惟。
回憶分明。
豈勞誦習。
故知衆生佛性。
隻在目前。
忍見如來涅槃。
瞥入心念。
乘分别之弗及。
指現量于當時。
暫爾回頭。
曠劫如昨。
更窮颠倒所在。
以究遺失之由。
始知見聞之性。
惑于色空。
不可言悟。
而不生滅心。
仍居身内。
豈得非迷。
一臂無殊。
各稱倒正。
全潮已錯。
誰論浮漚。
于此不覺。
妄意承當。
則常住心地。
但為所悟。
而現領法音。
祇是能緣。
能緣之分别。
既無自性。
則所悟之心性。
必有所還。
豈知八種差别。
盡屬世間。
而八種見精。
終非汝外。
前塵是物。
汝見非他。
知覺不雜于無情。
我汝仍分于隔體。
各自遍周。
見中豈分内外。
亦無斷續。
空體不定方圓。
說理極其詳明。
語證猶存分量。
若指所悟為是。
必以能緣為非。
是非曆然。
物我難化。
物中徴見。
先絕所悟之心。
是盡無非。
又窮能悟之識。
大道無私。
非二乘之可議。
三摩自住。
須大智以能言。
華相本空。
菩提悉遍。
是非俱遣。
但一文殊。
一二兩亡。
孤懸妙覺。
苟非深徹法源。
鮮不惑為神我。
更若徘徊四種。
将複誤作因緣。
第一義谛。
即在世間諸相之中。
但一發明。
當無别事。
四義成就。
迥出明暗通塞之外。
若能見見。
頓證菩提。
欲知見所由悟。
當識見所由生。
見本性真。
境從妄得。
由妄見境。
遂使明妙局于根中。
知心無妄。
頓令見精超于塵外。
别業喻根。
同分約器。
根迷既豁。
如赤眚之忽消。
器量本空。
若圓影之非故。
真智無見。
真理無塵。
目見從今。
見緣依昔。
十方國土。
盡是妙明。
當處見聞。
何曾虛妄。
如來藏中。
陰入皆真。
真如性内。
處界元實。
性色真空。
乃至覺明真識。
本然周遍。
亦随衆生所知。
從此發明。
得未曾有。
自信心精無外。
不在身中。
反觀十界依空。
含裹心内。
恩切歸元之感。
願深同體之悲。
已獲法身。
希除細惑。
人法之分别易捐。
俱生之伏眠難見。
猶須他請。
以釋同疑清淨忽生。
知覺明之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