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回 沖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将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張經略統大軍行至半途,接閱種經略薦書,原來薦到一員勇将,乃是曾做過東京殿帥府下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
因高太尉要尋事陷害,便見機逃避,奉母出走,投奔種經略,大為錄用,屢立戰功,已奉旨給與兵馬都監銜。
種經略因聞得張公征剿梁山,料其用武需人,特此薦來。
張公甚喜。
傳令進見。
王進參見了,張公見他一貌堂堂,儀表非俗,心中愈喜。
王進略述履曆畢,張公道:“你來此甚好。
但查種老相公發信月日,何以延至此刻才到?”王進道:“末将因奉侍老母到京,因此遲了三日,這是烏鳥私情,求恩怨罪。
”張經略道:“這也是個要事。
移孝作忠,定然不負種公之舉薦也。
”當時将王進收入帳下,仍複一路大刀闊斧向山東進發。
不日到了梁山,二十萬天兵直抵頭關,駐紮行台。
雲天彪、陳希真齊來接見,張公相見了,叙坐。
張公道:“梁山寇盜猖,獗有年,二位将軍久經攻讨,徐總管捐軀報國,共建殊功。
今賊人大勢就衰,掃除在即,皆諸君毅力之功也。
徐總管攻克二關,借其複失,今二公駐兵于此,必悉其詳,現在賊人形勢如何?”天彪答道:“論賊人形勢,其初盤踞梁山,剪屠州郡,銳不可當。
賴有徐總管出身犯難,制其心腹,天彪始得與陳将軍分軍攻剿,乘勢迅掃。
今梁山占踞各郡,俱已恢複。
惟此地頭關雖得,二關複失,尚成得半之勢,賊人險阻尚多,克複猶需時日耳。
”張公道:“賊人徒黨何如?”希真答道:“賊人徒黨,枭桀鸷悍之才,頗亦不少。
自徐總管直搗賊巢後,賊人大勢分崩,所有賊目陸續就擒斬獲。
然現在賊目中,猶有強且鸷者,須先設計擒拿,方可掃平賊寨。
”張公道:“賊人兵力何如?”天彪答道:“自徐總管制勝之後,賊人勢蹙,人心渙離,天彪與陳将軍兵戈所指,無不奔潰。
今日攻及梁山,賊人情形迥與前殊,人人舍命死戰,無有異心。
似此死命抗拒,我軍攻讨,尚費周章。
”張公道:“賊人糧草何如?”希真答道:“賊寨被徐總管攻圍年餘,所有糧草,既無增添,諒必匿缺,然其中備細真情,卻難懸揣。
”張公聽了,一一點頭,因歎道:“徐總管真天下奇才也。
為今之計,可先将賊寨四面圍困起來,再看動靜。
”天彪、希真都稱是。
當時張公便請雲天彪領所屬部将兵丁作友軍。
攻圍右關;陳希真領所屬部将兵丁作右軍,攻圍左關;自己領衆将駐紮頭關,攻圍二關。
雲陳各領令而去。
張公便傳徐總管舊将韋揚隐、李宗湯進來,細問徐總管攻守的章程。
韋李二将一一具答,張公甚喜,便教仍依原章程辦理。
張公與賀太平部署人馬,賀太平因言安撫使蓋天錫智略過人,張公便即移請蓋天錫共來參議軍務。
不數日,蓋天錫到來,相見禮畢,分軍辦事。
張公與伯奮、仲熊統領親兵,監督三軍。
賀太平、蓋天錫與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金成英、楊騰蛟、韋揚隐、李宗湯、王進、康捷,督領中軍人馬,就二關外相度地宜,安營下寨。
那邊雲天彪、陳希真已各領人馬,分屯左右關外。
三軍聯絡呼應,将賊人進出路口,都密密層層的守定,隻是按兵不動。
且說忠義堂上群盜。
聞得朝廷點大經略張公統兵到來,把個宋江吓得尿屁直流,寝食俱廢。
真個是人人咋舌,個個搖頭。
宋江與吳用到二關上登高一望,隻見旌旗蔽日,殺氣騰空,四面八方,重重密密,都是官軍旗号。
宋江看着吳用道:“這事怎處?”吳用隻是绉眉,一籌莫展。
當時隻得将各關隘嚴緊守備,忠義堂上日日早聚晚散,咨嗟不決的議論。
看看一個月來,不見官軍發作,吳用大驚道:“不好了,這經略真正了得!我等糧食将盡,若照如此情形,他可以不折一兵,不煩一矢,使我等束手就斃。
為今之計,好在兒郎們個個樂于效死,可趁此決一死戰,方好集事。
”宋江便請吳用定計。
吳用便令林沖領頭陣,朱富作副将;呼延灼領二陣,李雲為副将;張清領三陣,湯隆為副将。
每陣帶兵一萬。
頭陣出戰,二陣守二關,三陣守三關,層層策應,更番替換。
衆皆領命。
次日,林沖、朱富帶領一萬人馬,三聲号炮,殺出二關。
原來林沖自失了濮州之後,志氣頹唐,吃宋江好言安撫,吳用巧言激勸,便撥開愁懷,勉強振刷起精神來。
此時奉着将令,便直趨經略大營,當先溺戰。
早有營門小
因高太尉要尋事陷害,便見機逃避,奉母出走,投奔種經略,大為錄用,屢立戰功,已奉旨給與兵馬都監銜。
種經略因聞得張公征剿梁山,料其用武需人,特此薦來。
張公甚喜。
傳令進見。
王進參見了,張公見他一貌堂堂,儀表非俗,心中愈喜。
王進略述履曆畢,張公道:“你來此甚好。
但查種老相公發信月日,何以延至此刻才到?”王進道:“末将因奉侍老母到京,因此遲了三日,這是烏鳥私情,求恩怨罪。
”張經略道:“這也是個要事。
移孝作忠,定然不負種公之舉薦也。
”當時将王進收入帳下,仍複一路大刀闊斧向山東進發。
不日到了梁山,二十萬天兵直抵頭關,駐紮行台。
雲天彪、陳希真齊來接見,張公相見了,叙坐。
張公道:“梁山寇盜猖,獗有年,二位将軍久經攻讨,徐總管捐軀報國,共建殊功。
今賊人大勢就衰,掃除在即,皆諸君毅力之功也。
徐總管攻克二關,借其複失,今二公駐兵于此,必悉其詳,現在賊人形勢如何?”天彪答道:“論賊人形勢,其初盤踞梁山,剪屠州郡,銳不可當。
賴有徐總管出身犯難,制其心腹,天彪始得與陳将軍分軍攻剿,乘勢迅掃。
今梁山占踞各郡,俱已恢複。
惟此地頭關雖得,二關複失,尚成得半之勢,賊人險阻尚多,克複猶需時日耳。
”張公道:“賊人徒黨何如?”希真答道:“賊人徒黨,枭桀鸷悍之才,頗亦不少。
自徐總管直搗賊巢後,賊人大勢分崩,所有賊目陸續就擒斬獲。
然現在賊目中,猶有強且鸷者,須先設計擒拿,方可掃平賊寨。
”張公道:“賊人兵力何如?”天彪答道:“自徐總管制勝之後,賊人勢蹙,人心渙離,天彪與陳将軍兵戈所指,無不奔潰。
今日攻及梁山,賊人情形迥與前殊,人人舍命死戰,無有異心。
似此死命抗拒,我軍攻讨,尚費周章。
”張公道:“賊人糧草何如?”希真答道:“賊寨被徐總管攻圍年餘,所有糧草,既無增添,諒必匿缺,然其中備細真情,卻難懸揣。
”張公聽了,一一點頭,因歎道:“徐總管真天下奇才也。
為今之計,可先将賊寨四面圍困起來,再看動靜。
”天彪、希真都稱是。
當時張公便請雲天彪領所屬部将兵丁作友軍。
攻圍右關;陳希真領所屬部将兵丁作右軍,攻圍左關;自己領衆将駐紮頭關,攻圍二關。
雲陳各領令而去。
張公便傳徐總管舊将韋揚隐、李宗湯進來,細問徐總管攻守的章程。
韋李二将一一具答,張公甚喜,便教仍依原章程辦理。
張公與賀太平部署人馬,賀太平因言安撫使蓋天錫智略過人,張公便即移請蓋天錫共來參議軍務。
不數日,蓋天錫到來,相見禮畢,分軍辦事。
張公與伯奮、仲熊統領親兵,監督三軍。
賀太平、蓋天錫與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金成英、楊騰蛟、韋揚隐、李宗湯、王進、康捷,督領中軍人馬,就二關外相度地宜,安營下寨。
那邊雲天彪、陳希真已各領人馬,分屯左右關外。
三軍聯絡呼應,将賊人進出路口,都密密層層的守定,隻是按兵不動。
且說忠義堂上群盜。
聞得朝廷點大經略張公統兵到來,把個宋江吓得尿屁直流,寝食俱廢。
真個是人人咋舌,個個搖頭。
宋江與吳用到二關上登高一望,隻見旌旗蔽日,殺氣騰空,四面八方,重重密密,都是官軍旗号。
宋江看着吳用道:“這事怎處?”吳用隻是绉眉,一籌莫展。
當時隻得将各關隘嚴緊守備,忠義堂上日日早聚晚散,咨嗟不決的議論。
看看一個月來,不見官軍發作,吳用大驚道:“不好了,這經略真正了得!我等糧食将盡,若照如此情形,他可以不折一兵,不煩一矢,使我等束手就斃。
為今之計,好在兒郎們個個樂于效死,可趁此決一死戰,方好集事。
”宋江便請吳用定計。
吳用便令林沖領頭陣,朱富作副将;呼延灼領二陣,李雲為副将;張清領三陣,湯隆為副将。
每陣帶兵一萬。
頭陣出戰,二陣守二關,三陣守三關,層層策應,更番替換。
衆皆領命。
次日,林沖、朱富帶領一萬人馬,三聲号炮,殺出二關。
原來林沖自失了濮州之後,志氣頹唐,吃宋江好言安撫,吳用巧言激勸,便撥開愁懷,勉強振刷起精神來。
此時奉着将令,便直趨經略大營,當先溺戰。
早有營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