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

關燈
那裡走,俺老爺等候已久也!”呼延灼大怒,拍馬直取風會。

    風會也怒馬相攻。

    隻見銀濤忽瀉,這單刀乘勢橫飛;金電斜穿,那雙鞭掣風還架。

    兩個一來一往,鬥到四十餘合,不分勝負。

    單廷珪在後面正待出馬助戰,忽見南邊一隊鐵騎兵奔雷掣電價沖來。

    單廷珪急忙押住了陣腳,那隊鐵騎早已沖到面前,為首一員大将,手提大刀,聲如巨雷,大喝:“賊子,你認識大刀聞達麼!”單廷控也不回言,挺槍迎住。

    此時呼延灼正鬥風會,不暇返顧,單廷珪獨擋聞達。

    兩個鬥到三十餘合,聞達暗想:“此人槍法卻好,我當用計擒他。

    ”便又鬥了六七合,聞達勒轉馬頭,慌忙便走。

    單廷珪随即趕來,追了一大程。

    聞達回頭喝道:“你這厮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單廷珪挺槍直取聞達後心。

    聞達使出神威,拖起刀背隻一拍,喝一聲:“下去!”單延珪翻身下馬,官兵一齊上前捆住。

    聞達大罵道:“背叛庸奴,死恨晚矣!”延珪默默無言,被官軍剪着兩手,解進南門去了。

     呼延灼聞知此事,大驚,急忙撇了風會,來追聞達,早已影迹無蹤。

    呼延灼懊悔之極,隻得收兵而返。

    風會也不追趕,自回東門去了。

    呼延灼領兵繞道到北門外,魏定國迎見,問所事如何。

    呼延灼大歎一聲道:“罷了,今日不惟不勝,反送了單兄弟。

    ”魏定國大怒,道:“我今日不與單兄長報仇,誓不瞑目。

    ”呼延灼道:“明日我和你出其不意去襲西門。

    ”定國點頭。

     次日,呼延灼、魏定國領兵潛地移向西門,果然神不知鬼不覺,直抵城下。

    呼延灼暗傳号令,衆賊一齊布上雲梯。

    隻聽得城裡一聲号炮,官兵一齊立出,城上槍炮卷馳,矢石齊下,賊人紛紛驚退。

    呼延灼大怒,驟馬出陣,大叫道:“賊匹夫,來與我厮殺一場!”哈蘭生開了城門,提着銅人打出。

    呼延灼即忙迎住。

    兩馬相交,軍器并舉,兩個各使出本身神力,狠命相争。

    隻見銅人一振,真是重鼎千鈞;鞭影雙揮,但覺寒光兩道。

    兩個一來一往,一去一還,也鬥到四十餘合。

    忽聽得陣後人聲沸亂,呼延灼隻顧前面,不敢還顧,魏定國即忙轉身押陣,聞達已沖入陣中。

    魏定國即忙指揮陣騎,豁地分為兩隊,兩隊各用強弓勁弩射來。

    聞達那邊沖突一回,不能取勝。

    聞達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難取他,隻是攻擊得緊,他必死命相拒。

    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便急領鐵騎退出陣中。

    魏定國果然驟馬追出,聞達轉身迎住。

    鬥到二十餘合,聞達賣個破綻,勒馬便走,仍使出那個擒單廷珪的手法來。

    說也不信,那魏定國果然照樣上鈎。

    聞達揮轉刀鋒,砍傷左腿,魏定國翻身下馬,官軍一齊上,捆捉去了。

    呼延灼正與哈蘭生厮殺,忽聞報魏定國又被擒,大驚,急架住了哈蘭生,縱出圈子,無心戀戰,急領軍馬走了。

    聞達帶領鐵騎,押着魏定國,随了哈蘭生,一同進城。

    天彪見連日擒獲兩将,大喜,對諸将道:“來日呼延灼若再不走,可用全軍逐之。

    我看他兵卒離心,必不能相持也。

    ”衆将領諾。

     到了次日,呼延灼果惡狠狠領兵來攻南門。

    天彪吩咐開門,倒提青龍偃月刀,一馬先出。

    呼延灼正待迎敵,隻聽得城上接連九個号炮,擂鼓振天,官軍呐喊齊出,勢如潮湧,疾如風生,駭如雷崩,奮如電掣,賊兵不及迎戰,早已潰亂。

    呼延灼大驚,無心戀戰,撥馬飛逃。

    官軍遮天蓋地價殺來,賊兵紛紛四散,霎時間長風掃箨,開除淨盡。

    呼延灼匹馬落荒而走。

     天彪收聚大軍,掌得勝鼓回城,一面便差傅玉、雲龍去收複了南旺營。

    這裡天彪進城升廳,計功行賞,大開慶賀筵宴。

    衆将見六日之内收複兩城,無不歡喜。

    天彪計點生擒賊目四名: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均發往兖州府監禁,因将收複嘉祥、南旺事宜,申奏朝廷。

    不數日,朝廷明降,大加褒寵,雲天彪晉封侯爵,衆将或有錫爵,或有加官,均按功酬庸。

    天彪便備文咨會陳希真,起兵同剿梁山。

    按下慢表。

     月說呼延灼匹馬雙鞭,從亂軍中逃出性命,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蓦地想起一件事,不覺仰天放聲大哭。

    原來他的族弟呼延綽,自歸降官軍之後,曾寄一封書與他,言此時梁山勢不可為,如依違不去,必至身敗名喪等語。

    呼延灼當時大怪其總投梁山,忽投官軍,反複無常,今日喪師失地,單身脫難,想起從弟之言,大聲歎道:“我悔不聽兄弟之言,以至如此。

    但事至今日,有何面目再投官軍,不如死也跟着宋公明休。

    ”一路垂頭喪氣到了梁山,從後山洞進去。

    看官,須知這時節,正是林沖前一腳到,呼延灼後一腳來,彼此同見宋江,真叫做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看斷腸人,也算得豪傑傷心,正是個英雄失路。

    從此梁山外郡全無,僅存山寨,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