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

關燈
“倒要瞻仰瞻仰。

    ”說到此處,又另談别項事了。

    當時兩人暢飲而别。

    臨别時,珠兒相邀,明日酒樓上回請,高鑒領諾。

     到了次日下午,高鑒果不失信,直到童府來尋珠兒。

    珠兒甚喜,便一同出去,到一所酒樓上去。

    酒至數轉,珠兒笑嘻嘻的向懷中取出那封梁山寄與童貫的書信來。

    原來是珠兒同阿繡商同了,向内室去偷出來的。

    高鑒一接此信,心中倒蓦地詫異起來,暗想道:“這封書來得直如此容易!”便收了那信,立起身來,附着珠兒的耳朵道:“這裡人多,此信不便開看。

    ”一面說,一面便将那信揣在自己的懷裡了。

    方将坐下,忽賀府中一個親随氣急敗壞進來,一見高鑒,便道:“高二爺果然在此,老爺有件要事,等你已久,快去,快去!”高鑒一聽,便立起身對珠兒道:“敝主人既有要事,隻好改日再會了。

    ”說罷,便同那親随離了酒樓,一直奔到賀府。

    見了賀大人,完結了那件事。

    高鑒便請屏遲左右,将那封書信呈上,并禀說如此如此得來。

    賀太平聽了,并将那信從頭至尾細看了一遍,又看那信内接到日期,确是童貫親筆标寫,勃然大怒道:“我說童賊大有蹊跷,原來如此。

    ”便教高鑒退去,吩咐備馬。

     原來賀太平作事,凡樣迂徐,惟有涉到舉賢、除奸兩樁事上,便刻不停留。

    當時懷了這封書信,直達宮前,叩阍請見。

    時已酉牌,天子正在内宮,黃門官報入,天子急忙召見。

    賀吏部進前,便将出童貫書信,面奏童貫奸慝誤國。

    天子聽了賀太平所奏,又見了童貫親筆,不覺大怒道:“怪道這厮時常谏阻征讨梁山!”便立刻傳旨,召童貫當面。

    天子一見童貫,也不說話,隻将宋江之信擲與童貫。

    童貫一看,吓得魂不附體,俯伏金階,一言不發。

    天子便命拿交刑部。

    可憐一個位極人臣的童貫,早上還烜赫朝中,晚間已拘囚獄底了。

    京中臣民,駭異之聲,不絕于耳。

    那珠兒方自酒樓回來,聞得童老已吃拿了,喜出望外,便同了阿繡,卷了細軟,見幾而作,騰雲價不知去向了。

     次早,聖上傳旨,将童貫家私盡行抄沒。

    第三日,三法司彙奏童貫罪狀,天子便傳旨,将童貫綁赴市曹正法。

    童貫臨刑之時,方曉得此案系賀太平所奏,浩然歎道:“我素常笑他是個鼻涕,不料今日死于鼻涕之手!”須臾間,一道靈魂往業鏡台去了。

    士民無不稱快。

    天子便命賀太平供樞密院使之職。

    賀太平因高鑒舉事敏捷,得除大奸,甚為歡喜,便重賞了高鑒,從此大為重用。

    又深服蓋天錫知人之明,便在夭子前密保蓋天錫。

    天子也深知蓋天錫才能可用,山東檢讨使缺出,天子便命蓋天錫特升山東檢讨使,傳旨山東去訖。

    按下朝中之事。

     且說蓋天錫奉旨升任山東檢讨使,端的秉公率事,去佞舉賢,政聲愈着。

    其時濟南府推官畢應元,就是那年在曹州府做押獄的,固其才能強幹,深得賀太平器重,一力提拔,直做到這個位分。

    今又值蓋天錫做檢讨使,畢應元本是舊屬中之知己,此刻上下相孚,更為莫逆。

    囵青州知府缺出,蓋天錫特保畢應元升任。

    真個是人地相宜,才能稱職。

     時值初夏,畢應元收拾了行李,禀辭了蓋天錫,由濟南赴青州。

    當時出了濟南城東門,一路車仗馬匹,平坦道路,到了接龍山,按站歇宿。

    次日行抵集鳳村,棄岸登舟,由沉鼋港一路直抵章丘縣南境夢熊河。

    時已傍晚,到了站頭,泊舟堤下。

    畢應元吩咐仆人造飯,自己負手出篷,四邊閑看,隻見群舟停泊,一片燈光與水光相映,大小桅牆密麻也似的排列堤下。

    那堤岸高二三丈,連雲屹峙。

    畢應元看了一回,走進艙來,吃了夜飯,就在燈下觀書。

    夜分已深,方将就寝,忽聽得人聲喧嚷,群舟紛紛解纜,十分忙亂。

    畢應元急忙出問甚事,舟子道:“老爺快請艙内安坐,這裡堤岸将倒,小人們解纜急避也。

    ”說未了,群舟已紛紛離岸。

    不多時,隻聽得天崩地塌的一聲響亮,那條長堤已坍倒了四十餘丈。

    幸喜各舟回避得快,未曾打壞一隻,隻聽一片聲叫運氣,叫個不絕。

     畢應元問舟子道:“這堤岸我方才看他好好的,為何忽地崩壞?你們為何預先曉得?”舟子道:“老爺有所不知,這河裡有個豬婆龍作怪。

    這豬婆龍最喜攻決堤岸,方才小人們聽得堤下水聲異常,便曉得這孽畜作怪也。

    ”應元道:“原來如此。

    這倒是一方巨害,理合速行設法驅除。

    ”舟子道:“數日前這裡地方上共想一個釣他的法兒,原要明日舉行,不料今夜他先作怪了。

    ”應元道:“今夜他既如此,想明日一發要捉他了。

    ”舟子道:“正是。

    ”應元道:“這豬婆龍怎樣捉法,我明日且看他們捉了再去。

    ”當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