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回 徐青娘随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
關燈
小
中
大
。
愚意欲修書緻賈夫人,托其提兵坐鎮梁山後路,賊人自不敢輕動了。
”青娘大喜,稱謝道:“得恭人如此設策,家叔尚有何憂。
”當下談說十分投契。
青娘道:“恭人情與我等同系女流,不然豈非國家柱石。
” 酒膳畢,又談說些事務,青娘便請輿圖一看。
恭人應諾,又道:“舍間圖有兩本,一本乃畫家山水,無補實用,我将那西洋畫圖取出來。
”說罷進内室去。
良久,同仆婦捧出一個錦包,放在當廳桌上,打開來與青娘看,乃是六本冊頁。
青娘翻開看時,果是西洋畫式的山水。
青娘看了一回,心中躊躇起來,暗忖道:“此圖有一層不合用。
”便問道:“恭人,此圖地形雖細,卻是太平時山水之形,無賊人盤踞之狀。
如此山中,刻下未知設關隘否?彼山中,刻下未知設炮台否?圖中皆無之,恐于攻取情形未合,怎好?”汪恭人道:“這卻不難,隻須令叔大人捉幾名小賊,赦其不死,誘之以恩,脅之以威,令其将山寨中現設之關隘,就圖中一一指出。
又須分作兩三賊,各開指認,如彼此稍有不符,即便斬首。
如此,則賊人盤踞之真形勢,了如指掌矣。
”青娘大喜道:“恭人真高見也。
”當時将冊頁疊好,錦袱包了,放在上首琴桌上。
又坐了談說一回,青娘起來道擾謝教,攜圖告辭。
汪恭人送出中庭,青娘又拜托。
“緻賈夫人之信,望作速為妙。
”汪恭人應諾,青娘升輿而去。
不說汪恭人仍回内室,且說徐青娘回署。
入内,徐槐問何如。
青娘一面說,一面将圖呈上,徐和亦入内共看。
看了一回,隻見徐槐忽绉眉道:“此圖尚有一層不合用。
”青娘道:“叔叔敢是為圖中沒有關隘守備情形,這卻不難。
”便将汪恭人捉賊指認的話說了。
徐槐道:“不但為此,這圖中并不注明道裡丈尺,更兼他是洋畫,遠近闊狹,大有伸縮,又不可用方格硬取,如何是好?”徐和亦沉吟了一回,道:“有了。
長兒知勾股之法,可作速寫信到高平山去叫他來,他定算得出。
”青娘道:“正是,不錯。
”徐和當時便寫起信來。
尚未寫完,忽報長生自高乎山來也。
徐和詫異道:“他來何事?”徐槐叫請進來。
長生入内,一一拜見了,命坐。
長生開言道:“前日陳通一太夫子來家,說為父親選得一個修道的大機緣,擇于下月可行。
因父親不在家,太夫子便去了,說再過半個月又來,故此孩兒特來告知。
”徐和道:“這卻失候了。
”便對徐槐道:“既如此,愚兄明日告辭回家,靜候老師。
”長生道:“父親何須汲汲,太夫子說過半個月再來,此刻緩緩動身回去,盡夠哩。
”徐和點頭,便對長生道:“你恰來得湊巧,替虎叔叔效一微勞。
”長生問何事,徐槐将梁山輿圖,須算道裡的話說了,并道:“正欲寫信來邀賢侄,賢侄恰自來,真天賜其便也。
”長生請看圖,徐槐便将那冊頁交他看了。
長生道:“這事容易,小侄可效微勞。
”徐槐甚喜,當日款留酒飯,不必細表。
次日,長生将那洋畫中道裡遠近,一一算明了。
徐槐便命就監中取出那審别脅從,未曾斬決的賊,叫上來指認畫圖。
不日将那梁山前前後後,裡裡外外,所有關門營寨,炮台燉煌,一一指出。
竟将宋江嚴密盤踞之所,顯而登之幾案之上。
衆人皆喜,徐和道:“吾弟得此真圖,破賊必矣。
家中老師旬日将來,兄深恐又緻失候,就此告辭。
”徐槐知留不住,遂命治酒相餞,又談說了一夜,并厚贈金銀以助修道之資。
次早,徐和别了虎林、夫人及青娘,又辭别了任森、顔樹德諸人,率同長生起行,回高平山。
徐和遇着了陳通一,受了妙訣,安插了家眷,便同陳通一入山去了。
且說徐槐送别了徐和回署來,接到朝廷恩旨:徐槐着超升曹州府知府,加總管銜,得調動全曹兵馬,仍駐紮郓城;任森、顔樹德均授遊擊。
原來徐槐破賊事,賀安撫奏入朝廷。
張叔夜在朝,一見此奏,便力保徐槐宜付重任,故有此旨。
徐槐奉旨謝恩,對任森等喜色道:“這遭賊人無奈我何了!曹州兵馬經張公訓練極精,今番歸我調用,是我又添勁旅數萬也,何敵不克,何攻不破。
”任森、顔樹德、韋揚隐、李宗湯皆大喜。
徐槐接曹州知府印,委推官代行事務,自己駐紮郓城,便日日操演人馬。
按下慢表。
且說盧俊義自導龍岡敗回,身中六箭,流血滿身,衆頭領保着了,率領敗兵逃回山寨,口裡不住的說道:“不料這點點知縣,有如此利害!秦明兄弟又吃壞了,怎好,怎好?”侍從人上來拔箭卸甲。
衆頭領都要興兵報仇,盧俊義道:“目今天氣嚴寒,我又傷重,動撣不得,且待來春,定當傾寨之兵,對付那厮。
”說未了,那去泰安的差人持了宋江回文轉來。
原來宋江還不曉得徐太爺的利害,所以信内隻說:“區區縣官有何伎倆,盧兄弟太把細了。
目下曹州情形何如,可圖則速圖之。
賢弟如顧忌郓城,不妨遣将先圍郓城,大軍直趨曹州。
”雲雲。
盧俊義看罷歎道:“公明哥哥兀自不嘗着酸辣哩。
刻下這郓城不知怎生對付,還想什麼曹州!”便教蕭讓寫起一封告敗文書,差人赍送到泰安去。
忽報:“神行太保戴院長到了。
”隻因這一來,有分教:湖泊填平,驚倒堂堂頭領;雄關擊破,追回赫赫軍師。
畢竟戴宗到來說什麼話,且聽下回分解。
愚意欲修書緻賈夫人,托其提兵坐鎮梁山後路,賊人自不敢輕動了。
”青娘大喜,稱謝道:“得恭人如此設策,家叔尚有何憂。
”當下談說十分投契。
青娘道:“恭人情與我等同系女流,不然豈非國家柱石。
” 酒膳畢,又談說些事務,青娘便請輿圖一看。
恭人應諾,又道:“舍間圖有兩本,一本乃畫家山水,無補實用,我将那西洋畫圖取出來。
”說罷進内室去。
良久,同仆婦捧出一個錦包,放在當廳桌上,打開來與青娘看,乃是六本冊頁。
青娘翻開看時,果是西洋畫式的山水。
青娘看了一回,心中躊躇起來,暗忖道:“此圖有一層不合用。
”便問道:“恭人,此圖地形雖細,卻是太平時山水之形,無賊人盤踞之狀。
如此山中,刻下未知設關隘否?彼山中,刻下未知設炮台否?圖中皆無之,恐于攻取情形未合,怎好?”汪恭人道:“這卻不難,隻須令叔大人捉幾名小賊,赦其不死,誘之以恩,脅之以威,令其将山寨中現設之關隘,就圖中一一指出。
又須分作兩三賊,各開指認,如彼此稍有不符,即便斬首。
如此,則賊人盤踞之真形勢,了如指掌矣。
”青娘大喜道:“恭人真高見也。
”當時将冊頁疊好,錦袱包了,放在上首琴桌上。
又坐了談說一回,青娘起來道擾謝教,攜圖告辭。
汪恭人送出中庭,青娘又拜托。
“緻賈夫人之信,望作速為妙。
”汪恭人應諾,青娘升輿而去。
不說汪恭人仍回内室,且說徐青娘回署。
入内,徐槐問何如。
青娘一面說,一面将圖呈上,徐和亦入内共看。
看了一回,隻見徐槐忽绉眉道:“此圖尚有一層不合用。
”青娘道:“叔叔敢是為圖中沒有關隘守備情形,這卻不難。
”便将汪恭人捉賊指認的話說了。
徐槐道:“不但為此,這圖中并不注明道裡丈尺,更兼他是洋畫,遠近闊狹,大有伸縮,又不可用方格硬取,如何是好?”徐和亦沉吟了一回,道:“有了。
長兒知勾股之法,可作速寫信到高平山去叫他來,他定算得出。
”青娘道:“正是,不錯。
”徐和當時便寫起信來。
尚未寫完,忽報長生自高乎山來也。
徐和詫異道:“他來何事?”徐槐叫請進來。
長生入内,一一拜見了,命坐。
長生開言道:“前日陳通一太夫子來家,說為父親選得一個修道的大機緣,擇于下月可行。
因父親不在家,太夫子便去了,說再過半個月又來,故此孩兒特來告知。
”徐和道:“這卻失候了。
”便對徐槐道:“既如此,愚兄明日告辭回家,靜候老師。
”長生道:“父親何須汲汲,太夫子說過半個月再來,此刻緩緩動身回去,盡夠哩。
”徐和點頭,便對長生道:“你恰來得湊巧,替虎叔叔效一微勞。
”長生問何事,徐槐将梁山輿圖,須算道裡的話說了,并道:“正欲寫信來邀賢侄,賢侄恰自來,真天賜其便也。
”長生請看圖,徐槐便将那冊頁交他看了。
長生道:“這事容易,小侄可效微勞。
”徐槐甚喜,當日款留酒飯,不必細表。
次日,長生将那洋畫中道裡遠近,一一算明了。
徐槐便命就監中取出那審别脅從,未曾斬決的賊,叫上來指認畫圖。
不日将那梁山前前後後,裡裡外外,所有關門營寨,炮台燉煌,一一指出。
竟将宋江嚴密盤踞之所,顯而登之幾案之上。
衆人皆喜,徐和道:“吾弟得此真圖,破賊必矣。
家中老師旬日将來,兄深恐又緻失候,就此告辭。
”徐槐知留不住,遂命治酒相餞,又談說了一夜,并厚贈金銀以助修道之資。
次早,徐和别了虎林、夫人及青娘,又辭别了任森、顔樹德諸人,率同長生起行,回高平山。
徐和遇着了陳通一,受了妙訣,安插了家眷,便同陳通一入山去了。
且說徐槐送别了徐和回署來,接到朝廷恩旨:徐槐着超升曹州府知府,加總管銜,得調動全曹兵馬,仍駐紮郓城;任森、顔樹德均授遊擊。
原來徐槐破賊事,賀安撫奏入朝廷。
張叔夜在朝,一見此奏,便力保徐槐宜付重任,故有此旨。
徐槐奉旨謝恩,對任森等喜色道:“這遭賊人無奈我何了!曹州兵馬經張公訓練極精,今番歸我調用,是我又添勁旅數萬也,何敵不克,何攻不破。
”任森、顔樹德、韋揚隐、李宗湯皆大喜。
徐槐接曹州知府印,委推官代行事務,自己駐紮郓城,便日日操演人馬。
按下慢表。
且說盧俊義自導龍岡敗回,身中六箭,流血滿身,衆頭領保着了,率領敗兵逃回山寨,口裡不住的說道:“不料這點點知縣,有如此利害!秦明兄弟又吃壞了,怎好,怎好?”侍從人上來拔箭卸甲。
衆頭領都要興兵報仇,盧俊義道:“目今天氣嚴寒,我又傷重,動撣不得,且待來春,定當傾寨之兵,對付那厮。
”說未了,那去泰安的差人持了宋江回文轉來。
原來宋江還不曉得徐太爺的利害,所以信内隻說:“區區縣官有何伎倆,盧兄弟太把細了。
目下曹州情形何如,可圖則速圖之。
賢弟如顧忌郓城,不妨遣将先圍郓城,大軍直趨曹州。
”雲雲。
盧俊義看罷歎道:“公明哥哥兀自不嘗着酸辣哩。
刻下這郓城不知怎生對付,還想什麼曹州!”便教蕭讓寫起一封告敗文書,差人赍送到泰安去。
忽報:“神行太保戴院長到了。
”隻因這一來,有分教:湖泊填平,驚倒堂堂頭領;雄關擊破,追回赫赫軍師。
畢竟戴宗到來說什麼話,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