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回 陳總管兵敗汶河渡 吳軍師病因新泰城

關燈
将息。

    這裡安營造飯,已是酉牌時分了。

     看官,這一日一夜的大戰,前後關鍵,都交代清楚。

    惟有吳用的虎豹陣并一彪人馬,為何從水面上渡得過來?原來軍機雖然秘密,日久終成洩漏。

    記得那年劉慧娘的飛橋利害,吳用在蘆川渡口吃盡苦頭。

    此刻被他探得,他便用此法裝載馬隻,蒙了虎皮、豹皮,渡過河來,當時又有公孫勝法術掩蓋。

    希真竟一時看不破,被他殺敗。

    吳用安排此計,取名為聚獸陣,原待十二月初一日夜分應用,不料希真于三十夜裡已來劫營,所以不及調度人馬,慌忙用過。

     當時兩邊各安兵靜守。

    是夜朔風陡發,天地凜冽,山川樹木一色寒威。

    次日大風住了,嚴寒愈甚,點水成冰。

    那希真已将王天霸盛殓了送回景陽鎮,陳麗卿、真大義也送回景陽鎮養息。

    這裡希真與永清商議破敵之策,永清道:“那厮力争汶河之渡,其意蓋欲取蒙陰也。

    今我據險要,彼據平地,我無内顧之憂,彼朝晚難保無事。

    小婿想,不如用後人之法,以待其衰。

    彼現在之勢,利在速戰。

    我偏堅守不出,看他來意如何,以定計議。

    ”希真道:“我亦料他必速來求戰也,賢婿堅守之法極是。

    ”當時議定。

    希真、廷芳、召忻、高粱守堂阜,永清、廷玉、史谷恭守黃鶴山。

    守到七八日,賊軍毫無動靜。

    永清道:“奇了,這厮既不肯退,又不肯進,卻是何故?”便到堂阜來問希真。

    希真道:“這厮的意思,我也猜不出。

    且着人持書去催戰,并責背盟,看他回書如何。

    ”永清道:“吳用那厮最精細,豈肯有破綻被我看出。

    小婿因其如此情形,深恐大有詭計,或又是制造什麼器械,不可不為預防之計。

    ”希真道:“此亦當慮。

    但我守禦得法,亦不怕他。

    總之我此刻銳氣新挫,更兼我手下勇将一死二傷,他那裡魯達、武松等都在,我與他搦戰,未必得利也。

    且多發細作四邊打聽,這裡再堅守數日以觀動靜。

    ”當時衆将互相猜疑,都猜不出吳用的主意。

    永清也回黃鹄山去。

    慢表。

     且說吳用兵馬屯在汶河南岸,十餘日不動,端的有甚主見?哈哈,原來并無主見。

    隻因渡河落水,受了寒氣,當日頭痛壯熱,氣粗無汗,渾身拘急,神情恍惚,忙接醫士來診。

    醫士大聲道:“此傷寒太陽經症也。

    ”開了一帖麻黃湯。

    當晚煎好,吳用服了,一面請公孫勝、花榮到床前道:“煩二位賢弟督兵嚴守,千萬不可輕棄這南岸。

    待我病好了,再設計破敵。

    ”說罷,擁被而卧。

    公孫勝、花榮出去彈壓事務,一面差人到泰安府報知宋江。

    是夜五更,吳用竟出大汗,身熱退了,氣喘亦定,衆人皆喜。

    花榮與公孫勝商議道:“吳軍師雖吩咐堅守,但險要盡被敵軍占住,我兵背河為陣,不得地利,未必守得。

    今日吳軍師病機已轉,不如商議退兵為妙。

    ”公孫勝道:“甚是。

    ”當時二人進了内帳,問候畢,便說起退兵之事。

    吳用睜起怪目,厲聲大喝道:“誰敢言退兵,退兵者立斬!”公孫勝、花榮一齊大驚。

    隻見吳用一片聲大罵道:“你們白白的要把新泰送與陳希真,我問你受了陳希真的多少買囑,替他做内間?你不看見魏輔梁、真大義兩顆首級,帳下兀自号令着?”說罷,呼的豁開被頭,立起身來。

    衆人齊聲叫苦道:“卻是發狂也,怎好?”公孫勝、花榮一齊退出,吳用已趕出來。

    魯智深、武松忙上前勸住,抱他進帳,隻聽得帳内兀自一片聲大罵。

    花榮看着公孫勝道:“怎好,怎好?”公孫勝道:“此是中邪,待小可用符法鎮鎮看。

    ”當時公孫勝在帳前布罡運氣,呵筆書符。

    衆人看那張符,存五個大虎字,其餘篆交萦帶,都不識得。

    衆人持去吳用床前挂了,公孫勝又進去念了幾遍咒語,吳用果然安靜,隻是還有些喃喃妄語。

    花榮已到各營去彈壓軍心,休得慌亂。

     這裡已邀集了好幾位醫生,齊來診視,有的說邪入心包,宜用牛黃、犀角之屬;有的說痰火聚于膽中,亂其神明,宜用竹茹、膽星、菖蒲之屬;有的說汗乃心液,汗多而心液虧,宜用歸脾定心之劑;有的說謀慮傷肝,志郁不遂,宜用郁金、香附之屬;有的說陽明實熱,宜用大黃、芒硝之屬,議論紛紛不一,各有一方,正不知服何方為妥。

    此時花榮已回中營,衆人說起如此情形,花榮绉眉半晌道:“此事隻有速發人到山寨,去請安太醫來方好。

    ”公孫勝道:“正是。

    但此去山寨,回往極快,也要十日左右,快發人趕去,今日便動身。

    ”李逵立起身道:“就是我去。

    ”花榮道:“李兄弟休去,這裡早晚厮殺,論不定正有用你處。

    ”當時留住了李逵,便差項充飛速到山寨去請安道全。

    花榮便對公孫勝道:“這裡軍心慌亂,惟有公孫軍師作主,傳谕各營退兵為妙。

    ”公孫勝道:“此事我也想過,用了如此大鏖戰,方才殺過南岸,今若退兵,豈非全功盡棄?不但此也,我若退過北岸,希真那厮亦必随迹殺過北岸,吳軍師所謂送他新泰之說,正當深慮。

    ”花榮沉吟不語,公孫勝道:“刻下河冰已合,甚為堅厚,我兵進退極便,不必耽憂。

    或者日内吳軍師病就好,可以定計破敵,便省得退兵也。

    ”花榮點頭。

     當日衆人共議,就那各醫所開之方,揀擇穩當的暫用一帖。

    吳用吃下了,毫不濟事,身子依舊發熱,晝夜谵妄不息。

    衆頭領個個愁眉相向。

    花榮歎道:“好容易渡到此地,正欲進取,不料天不容我。

    ”樊瑞對公孫勝道:“此事想上天定有譴谪,老師何不表天祈攘?或者從此得有轉機,亦未可知。

    ”公孫勝道:“也是。

    ”當時在營後設起醮堂,邀集幾員道衆,公孫勝親自到壇持法。

    三日醮事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