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
關燈
小
中
大
呼延綽、王良、火萬城,并一萬人馬,直趨泰安。
且說泰安府知府各紹和,便是上年在青州與雲天彪同事的。
自天彪收降清真山之後,奉旨加文淵閣直學士銜,調任泰安。
端的清正持身,嚴明治下,合境競頌神明。
不料到任不上半載,忽總管寇見喜從景陽鎮調來。
魯紹和一見寇見喜如此舉止行狀,便生憂慮,暗想道:“此地乃梁山強寇出沒之所,這等總管如何靠得住?”因此常常愁慮。
那日梁山大隊攻清真時,魯紹和深恐賊兵來走冷着,便請寇見喜趕緊備禦。
寇見喜一聽,便慌慌忙忙運了些灰瓶石子上城。
及賊兵敗回,魯紹和力勸寇見喜邀擊,寇見喜隻是不敢發兵,魯紹和歎氣而已。
這日忽報梁山大隊賊兵都屯秦封山東面,魯紹和大驚,急命駕至總管署見寇見喜。
此時大小将弁,已都集總管衙門請令,魯紹和開言道:“請總管将軍速統大兵,扼住秦封山,使其不得轉來。
秦封西面,谷口狹隘,一人守谷,千人不得飛渡。
請總管速速定計。
”寇見喜早已魂飛天外,目瞪口呆,半晌答道:“這……這……這自然。
……我……我明日出……出城押陣,……請……請……請都監将軍,去建……建頭功。
”魯紹和道:“明日恐無及矣,總管今晚速去為妙。
扼谷口乃是要緊之着,總管請勿遲疑。
”寇見喜道:“……我……我就去。
”魯紹和道:“請總管速發号令。
”寇見喜對都監道:“快……快……快請都監點齊人馬,……本。
……本師就去。
”都監領令,立時傳齊兵馬,都在總管衙門外伺候起行。
魯紹和辭别回署,仰天長歎道:“微臣魯紹和,明日見危授命矣。
”一面傳今點齊民壯,并本标兵丁守城,一面叫衙内出來谕話道:“我明日碎身報國了。
我世受皇恩,分所應爾。
你卻不可随我同死,你祖宗血脈攸關,快去尋個逃走的路罷。
”衙内驚道:“父親何出此言?”魯紹和道:“你隻依我,休多問。
”又自歎道:“雲統制,我與你官船一别,不料從此永訣了。
”說罷上馬便行。
且說寇見喜見兵馬已齊,怎好不去,且入内去訣别夫人,道:“夫人,我今夜就要升天了。
”夫人道:“相公何出此言?”寇見喜過:“夫人,我的三十六路斧頭,當初原是有名望的,近來有了些年紀,恐濟不得事。
更兼梁山賊兵,好生利害,如何敵得!我此去,包管你有頭而去,沒頭而歸。
我也細細想過,活在這裡,做這官兒,倒也擔驚受吓,不如咬了牙齒,飕的一來,忍了一時之痛,免了一世之愁,而且落個好名望,總算為國忘身;兒子好谝個蔭生官兒做做,又是一代衣食飯碗到手,豈非上算!”言畢,拍拍自己的頭頸道:“腦袋,腦袋,我同你打夥一場,明日分手了!”正在合家言别,哭的哭,愁的愁,隻見都監飛報道:“本府相公業已上城,請将軍出師。
”寇見喜伸伸舌頭道:“險了,險了!”歪戴頭盔,斜披鐵甲,背了一把斧頭,别了夫人上馬,跟着大隊兵将,一齊殺到秦封山。
公孫勝已領兵殺出西谷,天已微明。
寇見喜望見賊兵火把齊明,鼓角震天,兀自心驚,隻得硬着頭皮出陣,大叫:“泰安府總管寇大将軍在此,草寇快來納命!”賊軍隊裡早飛出一個莽和尚,一禅杖打來,都監慌忙迎住。
寇見喜便躲在都監背後,捧着斧頭待劈,早吃王良、火萬城看見,一齊驟馬追來。
隻聽得寇見喜阿呀呀一聲,兩戟齊施,早已了賬。
都監大驚,勒馬回陣。
公孫勝已領大隊掩上,官兵失了主帥,無心戀戰,大敗而走,都監死于亂軍之中。
公孫勝領兵直逼城下,督衆悉力攻打。
魯紹和督兵抵禦,槍炮矢石齊下,打壞賊兵無數。
怎奈城内一無勇将,賊兵攻打不息,魯紹和足足與賊兵相持了一日一夜。
次日辰刻,武松、李俊已領兵由雲梯上城,城上賊兵已滿。
魯紹和料知事去,便向東京叩頭道:“微臣今日緻命了。
”抽佩刀自刎而亡。
城門大開,賊兵一擁而入。
公孫勝一面差人到大營報捷,一面盤查倉庫,吩咐衆将:“這番休行殺戮。
”使教李俊、史進速領四千鐵騎管住各城門,安撫百姓,便将阖城壯丁,盡編名冊,收為兵卒。
那魯紹和的兒子逃出城外,奔上都省,朝廷哀榮恤蔭,後來也做得顯宦。
寇見喜的兒子也逃脫性命,受朝廷蔭錫。
不必細表。
且說宋江、吳用聞公孫勝得了泰安城,大喜,便教劉唐、三阮領兵二萬,守住秦封山以備天彪,自己領大隊進城。
公孫勝等迎接,宋江一一慰勞,便入城大開慶功筵宴。
席間,宋江對吳用、公孫勝道:“深仗二位軍師,得此雄城,以是左制天彪,右擊希真,無往而不利矣。
”吳用、公孫勝皆稱“兄長洪福”,衆人無不大喜,盡歡而散。
吳用便請宋江傳令,教李應、徐甯、張魁将攻兖州的兵馬撤回梁山,所有梁山事務,并嘉祥、濮州兩處的策應,盡請盧俊義一人調度;命史進、李忠仍回萊蕪,就命二人撥萊蕪兵一萬鎮守天長山,以作萊蕪保障;命穆洪、李俊仍回新泰;命劉唐、三阮就将二萬人馬駐紮秦封山,保護泰安。
宋江領吳用、公孫勝二位軍師,并魯智深、武松、呼延綽、杜遷、宋萬、朱貴、火萬城、王良八員頭領,統六萬人馬,坐鎮泰安府。
又到山寨調施恩、曹正同來協助,策應新萊,雄視山東。
并知會梁山副都頭領盧俊義,一體招兵買馬,屯積糧草,以圖振興事業。
計議已定,宋江喜不自勝,便問吳用道:“軍師請看此時攻擊何方為利?”吳用道:“且将基業立定了再議。
”正說間,忽報:“雲天彪領大隊人馬來也。
”正是才稱高枕卧,又遇叩門驚。
有分教:秦封谷口,權充鐵壁銅牆;汶水流頭,翻作屍山血海。
不知雲天彪如何部署而來,且聽下回分解。
且說泰安府知府各紹和,便是上年在青州與雲天彪同事的。
自天彪收降清真山之後,奉旨加文淵閣直學士銜,調任泰安。
端的清正持身,嚴明治下,合境競頌神明。
不料到任不上半載,忽總管寇見喜從景陽鎮調來。
魯紹和一見寇見喜如此舉止行狀,便生憂慮,暗想道:“此地乃梁山強寇出沒之所,這等總管如何靠得住?”因此常常愁慮。
那日梁山大隊攻清真時,魯紹和深恐賊兵來走冷着,便請寇見喜趕緊備禦。
寇見喜一聽,便慌慌忙忙運了些灰瓶石子上城。
及賊兵敗回,魯紹和力勸寇見喜邀擊,寇見喜隻是不敢發兵,魯紹和歎氣而已。
這日忽報梁山大隊賊兵都屯秦封山東面,魯紹和大驚,急命駕至總管署見寇見喜。
此時大小将弁,已都集總管衙門請令,魯紹和開言道:“請總管将軍速統大兵,扼住秦封山,使其不得轉來。
秦封西面,谷口狹隘,一人守谷,千人不得飛渡。
請總管速速定計。
”寇見喜早已魂飛天外,目瞪口呆,半晌答道:“這……這……這自然。
……我……我明日出……出城押陣,……請……請……請都監将軍,去建……建頭功。
”魯紹和道:“明日恐無及矣,總管今晚速去為妙。
扼谷口乃是要緊之着,總管請勿遲疑。
”寇見喜道:“……我……我就去。
”魯紹和道:“請總管速發号令。
”寇見喜對都監道:“快……快……快請都監點齊人馬,……本。
……本師就去。
”都監領令,立時傳齊兵馬,都在總管衙門外伺候起行。
魯紹和辭别回署,仰天長歎道:“微臣魯紹和,明日見危授命矣。
”一面傳今點齊民壯,并本标兵丁守城,一面叫衙内出來谕話道:“我明日碎身報國了。
我世受皇恩,分所應爾。
你卻不可随我同死,你祖宗血脈攸關,快去尋個逃走的路罷。
”衙内驚道:“父親何出此言?”魯紹和道:“你隻依我,休多問。
”又自歎道:“雲統制,我與你官船一别,不料從此永訣了。
”說罷上馬便行。
且說寇見喜見兵馬已齊,怎好不去,且入内去訣别夫人,道:“夫人,我今夜就要升天了。
”夫人道:“相公何出此言?”寇見喜過:“夫人,我的三十六路斧頭,當初原是有名望的,近來有了些年紀,恐濟不得事。
更兼梁山賊兵,好生利害,如何敵得!我此去,包管你有頭而去,沒頭而歸。
我也細細想過,活在這裡,做這官兒,倒也擔驚受吓,不如咬了牙齒,飕的一來,忍了一時之痛,免了一世之愁,而且落個好名望,總算為國忘身;兒子好谝個蔭生官兒做做,又是一代衣食飯碗到手,豈非上算!”言畢,拍拍自己的頭頸道:“腦袋,腦袋,我同你打夥一場,明日分手了!”正在合家言别,哭的哭,愁的愁,隻見都監飛報道:“本府相公業已上城,請将軍出師。
”寇見喜伸伸舌頭道:“險了,險了!”歪戴頭盔,斜披鐵甲,背了一把斧頭,别了夫人上馬,跟着大隊兵将,一齊殺到秦封山。
公孫勝已領兵殺出西谷,天已微明。
寇見喜望見賊兵火把齊明,鼓角震天,兀自心驚,隻得硬着頭皮出陣,大叫:“泰安府總管寇大将軍在此,草寇快來納命!”賊軍隊裡早飛出一個莽和尚,一禅杖打來,都監慌忙迎住。
寇見喜便躲在都監背後,捧着斧頭待劈,早吃王良、火萬城看見,一齊驟馬追來。
隻聽得寇見喜阿呀呀一聲,兩戟齊施,早已了賬。
都監大驚,勒馬回陣。
公孫勝已領大隊掩上,官兵失了主帥,無心戀戰,大敗而走,都監死于亂軍之中。
公孫勝領兵直逼城下,督衆悉力攻打。
魯紹和督兵抵禦,槍炮矢石齊下,打壞賊兵無數。
怎奈城内一無勇将,賊兵攻打不息,魯紹和足足與賊兵相持了一日一夜。
次日辰刻,武松、李俊已領兵由雲梯上城,城上賊兵已滿。
魯紹和料知事去,便向東京叩頭道:“微臣今日緻命了。
”抽佩刀自刎而亡。
城門大開,賊兵一擁而入。
公孫勝一面差人到大營報捷,一面盤查倉庫,吩咐衆将:“這番休行殺戮。
”使教李俊、史進速領四千鐵騎管住各城門,安撫百姓,便将阖城壯丁,盡編名冊,收為兵卒。
那魯紹和的兒子逃出城外,奔上都省,朝廷哀榮恤蔭,後來也做得顯宦。
寇見喜的兒子也逃脫性命,受朝廷蔭錫。
不必細表。
且說宋江、吳用聞公孫勝得了泰安城,大喜,便教劉唐、三阮領兵二萬,守住秦封山以備天彪,自己領大隊進城。
公孫勝等迎接,宋江一一慰勞,便入城大開慶功筵宴。
席間,宋江對吳用、公孫勝道:“深仗二位軍師,得此雄城,以是左制天彪,右擊希真,無往而不利矣。
”吳用、公孫勝皆稱“兄長洪福”,衆人無不大喜,盡歡而散。
吳用便請宋江傳令,教李應、徐甯、張魁将攻兖州的兵馬撤回梁山,所有梁山事務,并嘉祥、濮州兩處的策應,盡請盧俊義一人調度;命史進、李忠仍回萊蕪,就命二人撥萊蕪兵一萬鎮守天長山,以作萊蕪保障;命穆洪、李俊仍回新泰;命劉唐、三阮就将二萬人馬駐紮秦封山,保護泰安。
宋江領吳用、公孫勝二位軍師,并魯智深、武松、呼延綽、杜遷、宋萬、朱貴、火萬城、王良八員頭領,統六萬人馬,坐鎮泰安府。
又到山寨調施恩、曹正同來協助,策應新萊,雄視山東。
并知會梁山副都頭領盧俊義,一體招兵買馬,屯積糧草,以圖振興事業。
計議已定,宋江喜不自勝,便問吳用道:“軍師請看此時攻擊何方為利?”吳用道:“且将基業立定了再議。
”正說間,忽報:“雲天彪領大隊人馬來也。
”正是才稱高枕卧,又遇叩門驚。
有分教:秦封谷口,權充鐵壁銅牆;汶水流頭,翻作屍山血海。
不知雲天彪如何部署而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