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回 陳總管兵敗汶河渡 吳軍師病因新泰城

關燈
話說雲天彪自大勝宋江,進攻梁山擒得白瓦爾罕之後,與祝永清收集人馬,掌得勝鼓回青州,各文武及守将都來迎接賀喜。

    天彪發放人馬,把兵器旗幟,并奔雷車都收藏庫内。

    衆人看那奔雷車,正如一群巨獸,怪狀猙獰,無不稱妙,便議照式多打造百十輛,以備日後應用。

    劉慧娘道:“行軍全仗機謀韬略,區區器械不足恃也。

    他若識得我陷地之法,奔雷車無用處矣。

    ”天彪稱是。

    當時将破宋江之事,申報都省,表奏朝廷,這裡大開慶賀筵宴。

    次日,祝永清等辭别了天彪,領本部兵回沂州去。

    天彪傳谕衆将,各歸職守,休養訓練,以圖恢複萊蕪,衆将各領命而去。

     不數日,忽報宋江領大隊賊兵殺來。

    天彪大怒,便傳令點兵。

    衆将都請堅守以避其銳,俟其氣衰而後擊之。

    天彪道:“非也。

    賊兵此來,未必專為青州,必有他圖。

    不然,為何待我兵已退盡,然後徐徐而來?我此去大軍掩擊,使其不得他顧。

    着深守不出,他必恣意蹂躏我鄰邑矣。

    ”衆将皆服。

     當時天彪與傅玉、雲龍、聞達領兵四萬名,浩浩蕩蕩,一直西向殺出。

    方到二龍山,忽報賊兵已陷了泰安府,總管、知府等皆殉難。

    衆将齊驚道:“果不出元帥所料。

    ”傅玉道:“寇總管真是庸才,怎麼守着堂堂一府,竟待不到救兵,就失陷了。

    此時泰安已陷,我兵後到,已成倒拔蛇之勢,如何是好?”天彪沉吟道:“趁這厮部署未定,且去力攻收複。

    ”衆将領令,一齊大刀闊斧,殺奔泰安府去。

    到得秦封山下,已有賊兵堵禦,天彪傳今攻打。

    那劉唐、三阮遵吳用吩咐,堅守不出,一面報知宋江。

    宋江大驚,當與吳用商議,請公孫勝鎮守泰安府,部署一切,自己與吳用親到秦封山,設計堅守。

     相持一月有餘,天彪道:“賊人必将泰安早部署了,我們久暴師于外,軍需浩大,無濟于事。

    不如收兵而回,加緊訓練,再看機會。

    ”衆将稱是,遂傳令嚴整部伍,拔寨退兵。

    不日退回青州,發放人馬,并傳渝風會、李成嚴守清真營,簡練軍馬,以為恢複萊蕪之舉。

    衆将各歸職守。

    不日朝廷恩旨下降,雲天彪并衆将均加一級,各有賞賜;孔厚授青州益都縣縣丞;胡瓊追贈明威将軍。

    其餘将弁兵丁,均分别賞恤。

    惟劉慧娘特賜顯漠閣學士銜,賞宮錦一襲,玉如意一柄,紫诰一輛。

    衆人皆舞蹈謝恩。

    那邊沂州陳希真、兖州劉廣,并部下效力将士,亦有褒寵賞錫,不必細表。

     且說宋江見天彪兵退,深恐有詐,不敢追襲。

    續探得天彪認真退回青州,亦不敢發兵攻擊,隻吩咐劉唐、三阮小心防守秦封山,自己同吳用回轉泰安府,趕緊修理諸務。

    忽探子來報:景陽鎮陳希真傳谕蒙陰縣防禦使訓練軍馬,又委祝永清親來閱視,并檄知召家村一體練兵。

    宋江聽了,便對吳用道:“那厮此意,分明是觊觎我新泰,軍師将何法以禦之?”吳用道:“新泰為希真所觊觎,萊蕪未嘗不為天彪所觊觎。

    我兩邊策應,本是難事,所幸天長山綿亘數十裡,足為萊蕪保障,可饬史進、李忠守備毋得疏忽,天彪亦不能飛渡。

    至希真想留我新泰,我不如用先發制人之法,攻他蒙陰。

    體管那厮善用兵,我總去攻攻他看,天命難測,未必那厮定是勝,我們定是敗也。

    ”宋江連聲稱是。

    隻見公孫勝道:“去年兄長攻新柳時,小弟曾用丁甲攻城,卻吃那厮破了。

    刻下小弟将此法加練精熟,又練得吼風、混海、火光三大将法,兩法并用,諒可破得希真矣。

    ”宋江甚喜。

    吳用道:“公孫兄弟既說到此,小弟倒有一必破希真之法。

    ”宋江、公孫勝齊問何法,吳用道:“隻消如此如此一法。

    ”宋江、公孫勝齊聲稱妙。

    宋江便傳令到山寨取樊瑞、項充、李衮前來。

    不日,三人到了泰安府,參見了宋江。

    宋江便議點将興兵,吳用道:“哥哥須坐鎮泰安府,不可輕動,待小弟與公孫兄弟一行。

    ”便點魯智深、武松、樊瑞、項充、李衮,帶兵四千名。

    吳用、公孫勝統領了,辭了宋江,直到新泰,花榮等迎入。

    吳用正與公孫勝商議發兵偷渡江河,襲取蒙陰,忽報前面汶河南岸,已有召家村兵馬屯住。

    吳用大怒。

    公孫勝道:“我們且發兵屯住汶河北岸,與他隔河敵住,再相機進取。

    ”吳用道:“所議亦是。

    ”便教花榮守新泰,自己同公孫勝帶領新泰頭領李逵、黃信、楊林,一萬二千人馬,随同魯智深、武松、樊瑞、項充、李衮,并原來四千人馬,一同到漢河北岸安營立寨,與召村兵馬隔河敵住。

     且說召忻探得梁山賊兵将到,與高粱、史谷恭領本村鄉勇八千名,在南岸下寨,将船隻盡拘南岸,一面報知希真。

    希真聞報,便與祝永清、陳麗卿、栾廷玉、栾廷芳、真大義、王天霸,領景陽鎮官兵一萬名,猿臂寨鄉勇一萬名,星夜趕到蒙陰,直赴汶河北岸下寨。

    與召忻相見了,便與祝永清親到河岸巡閱一轉,回營對永清道:“我此來為收複新泰也,賊軍與我隔河相拒,我不可往,彼不肯來,兩邊相守,曠日持久,如何是好?”永清道:“且與他拒守數日再看,刻屆嚴冬時節,天寒地凍,河冰将合,我可以往,彼可以來,亦未必常相守也。

    ”希真稱是,傳渝各營并召家村一體嚴禁防守,并谕蒙陰文武各官,小心照應城中事務。

    當晚發令訖,河上數萬貔貅聽遵号令,寂靜無聲,但見皓月之下,熊旗鳥幟,列伍整齊,一片聲畫角悲鳴而已。

     與賊軍相拒十餘日,兩邊各無動靜。

    希真與永清商議渡河劫營,永清獻計道:“我等且虛設旌旗,堆積煙火,沿河一字長蛇勢,連營列栅,将上下河邊一齊布滿。

    吳用必道我增兵,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