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回 東方橫請玄黃吊挂 公孫勝破九陽神鐘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當日李應在鎮陽關上,望見飛虎寨煙塵陡亂,震響之聲不絕,大驚失色。
魏輔梁登關一看,驚道:“此必地雷轟炸也。
怎的二位鄒将軍,不聽我言語,中了奸計?”李應及衆頭領聽了,無不駭然。
不移時,有幾個敗兵逃來道:“不好了!飛虎寨敵兵堅守多時,忽然槍炮絕聲,寨門大開。
二位鄒頭領統衆入寨,那厮重複轉來奪寨,相持許久,那厮退去。
全寨地雷轟發,鄒淵首先轟死。
鄒潤急忙奪門逃出,不防腳下地雷又發,亦随即殒命。
小人幸不當地雷道路,得以脫命,看那城牆,已盡行轟陷。
”李應聽罷大怒道:“萬不料陳希真這賊道,放出如此毒計來!”輔梁道:“二鄒真鹵莽!槍炮忽絕,寨門大開,顯是奸計。
但此事卻也奇怪,鄒将軍進城多時,地雷方發,點地雷的果是何人?” 看官,原來這巧法亦是劉慧娘的,名喚“鋼輪火櫃”。
其法用五寸正方鋼匣一個,下鋪火藥,上有一軸,軸上一輪八齒,每齒含一片利鋒瑪瑙石,旁有一枝鋼條,逼近瑪瑙尖鋒。
那軸一頭有盤腸索,連着一個法條大輪,又一頭有小捩子捺住,旁設機輪,與自鳴鐘表相似。
走到分際,撥脫了捩子,那法條輪便牽動盤腸索,拽得軸輪飛旋,瑪瑙尖鋒撞着鋼條,火星四迸,火藥燃發。
當日希真與慧娘等破了飛虎寨,欲依輔梁密計,詐敗一陣,以使輔梁深見信于李應,又不甘心空棄這飛虎寨,清晨差五千掘子軍,将各城牆上都栽埋了地雷,通了藥線,隻等賊兵到來,便将十數個鋼輪火櫃,開好機括,四路接着藥線處埋下,棄寨而逃。
二鄒不知就裡,果中其計。
當時地雷炸發,将飛虎寨城垣雉堞,盡行化為灰燼。
祝永清等重複入寨,廷玉到希真處報捷,兼請再攻鎮陽關。
希真道:“目下未有心腹勇士,魏老一人恐其掣肘,不如緩圖為妙。
”當時希真假攻鎮陽關,永清假由飛虎寨攻賣李谷,攻了五日,輔梁替李應設了一計,奪回飛虎寨。
希真、永清一齊收兵,回歸山寨。
那李應因二鄒陣亡,飛虎寨城郭盡壞,懊惱之極,便對衆頭領道:“自今日以往,有不聽魏先生吩咐者,定以軍法治之。
”衆頭領無不凜然。
輔梁道:“陳希真那厮真是名不虛傳,他于既敗之後,尚能覆我偏師,毀我城池。
”李應便請輔梁住城中,輔梁道:“小弟山野疏散,煙霞成癖,不樂嚣居城市,吾兄必如此留我,是又拘囚我矣。
吾兄勿憂,脫有風吹草動,小弟無不前來。
”李應知不可留,因歎道:“先生真高人也。
”輔梁辭别,仍坐着香藤轎回山。
李應率衆頭領到飛虎寨,招魂哭奠了二鄒,安撫兵馬,一面差人将此事并輔梁謀劃,報知宋江。
且說宋江在萊蕪,與吳用督修城池墩煌,又聞知天彪等俱已奉旨升任,兵權愈大,清真山已奉旨改為清真營,設兵一萬六千名,又調登、萊、青三府兵丁各一萬二千名戍守,合計清真營兵,共五萬二千名。
宋江、吳用震懼,商議新泰、萊蕪亦用重兵把守,便差人到山寨調花榮、史進、穆洪、黃信、朱武、楊林、鮑旭、孟康、陶宗旺、陳達、李忠、周通十二位頭領,帶十萬人馬前來,合計現在新萊二縣之魯達、武松、李逵、張清、楊雄、石秀、李俊、張橫、歐鵬、鄧飛,共有二十二位頭領。
宋江便與吳用議定,派史進、朱武、陳達、鮑旭、孟康、陶宗旺、李忠、周通領五萬人馬,鎮守萊蕪;花榮、李俊、穆洪、李逵、楊雄、石秀、黃信、歐鵬、楊林領五萬人馬,鎮守新泰,其餘發回山寨,仍守舊職。
分派已定,吳用又教傳取李雲、湯隆、淩振三人前來,以便制造器械。
令方發,忽接到一件信息,乃是鹽山緊急事務。
原來宋江自那年鹽山敗績,施威、楊烈被斬之後,即派朱仝、雷橫幫同鎮守。
宋江與吳用商議,教鹽山且自堅守,俟這裡東南兩處頭緒清理之後,再到北方用兵;又每年撥運梁山錢糧,去養給鹽山,以免其無食借糧,擾動官軍,所以鹽山一向平安。
這日合當有事,同時撞出兩起禍來。
一起是梁山解運錢糧上的事。
原來梁山運糧到鹽山,分兩路進發,一路由運河直達鹽山,一路由大清河出海口,海運送到。
都系扮作客商,私通關津,一路無阻無礙,習以為常。
這日,那河北廣平府總管陶震霆,到清河縣閱兵,查出宋江運河解糧一事,大怒道:“我境下豈容盜賊私行運糧!”便饬将弁嚴拿将來。
陶震霆手下豈有弱将,一聲令下,将弁飛速前去,将賊兵打殺無數,拿得幾個活的,交縣嚴刑審訊,方知宋江還有大清河一路解運錢糧,便飛速移咨山東大清河一帶将官,一體查拿。
适值張應雷調任山東濟南府總管,接得移文,大怒道:“官兵如此怕賊,還當了得!我拿了他,看他敢來犯這濟南府!”便發兵由大清河追上,把宋江的糧船都追拿轉
魏輔梁登關一看,驚道:“此必地雷轟炸也。
怎的二位鄒将軍,不聽我言語,中了奸計?”李應及衆頭領聽了,無不駭然。
不移時,有幾個敗兵逃來道:“不好了!飛虎寨敵兵堅守多時,忽然槍炮絕聲,寨門大開。
二位鄒頭領統衆入寨,那厮重複轉來奪寨,相持許久,那厮退去。
全寨地雷轟發,鄒淵首先轟死。
鄒潤急忙奪門逃出,不防腳下地雷又發,亦随即殒命。
小人幸不當地雷道路,得以脫命,看那城牆,已盡行轟陷。
”李應聽罷大怒道:“萬不料陳希真這賊道,放出如此毒計來!”輔梁道:“二鄒真鹵莽!槍炮忽絕,寨門大開,顯是奸計。
但此事卻也奇怪,鄒将軍進城多時,地雷方發,點地雷的果是何人?” 看官,原來這巧法亦是劉慧娘的,名喚“鋼輪火櫃”。
其法用五寸正方鋼匣一個,下鋪火藥,上有一軸,軸上一輪八齒,每齒含一片利鋒瑪瑙石,旁有一枝鋼條,逼近瑪瑙尖鋒。
那軸一頭有盤腸索,連着一個法條大輪,又一頭有小捩子捺住,旁設機輪,與自鳴鐘表相似。
走到分際,撥脫了捩子,那法條輪便牽動盤腸索,拽得軸輪飛旋,瑪瑙尖鋒撞着鋼條,火星四迸,火藥燃發。
當日希真與慧娘等破了飛虎寨,欲依輔梁密計,詐敗一陣,以使輔梁深見信于李應,又不甘心空棄這飛虎寨,清晨差五千掘子軍,将各城牆上都栽埋了地雷,通了藥線,隻等賊兵到來,便将十數個鋼輪火櫃,開好機括,四路接着藥線處埋下,棄寨而逃。
二鄒不知就裡,果中其計。
當時地雷炸發,将飛虎寨城垣雉堞,盡行化為灰燼。
祝永清等重複入寨,廷玉到希真處報捷,兼請再攻鎮陽關。
希真道:“目下未有心腹勇士,魏老一人恐其掣肘,不如緩圖為妙。
”當時希真假攻鎮陽關,永清假由飛虎寨攻賣李谷,攻了五日,輔梁替李應設了一計,奪回飛虎寨。
希真、永清一齊收兵,回歸山寨。
那李應因二鄒陣亡,飛虎寨城郭盡壞,懊惱之極,便對衆頭領道:“自今日以往,有不聽魏先生吩咐者,定以軍法治之。
”衆頭領無不凜然。
輔梁道:“陳希真那厮真是名不虛傳,他于既敗之後,尚能覆我偏師,毀我城池。
”李應便請輔梁住城中,輔梁道:“小弟山野疏散,煙霞成癖,不樂嚣居城市,吾兄必如此留我,是又拘囚我矣。
吾兄勿憂,脫有風吹草動,小弟無不前來。
”李應知不可留,因歎道:“先生真高人也。
”輔梁辭别,仍坐着香藤轎回山。
李應率衆頭領到飛虎寨,招魂哭奠了二鄒,安撫兵馬,一面差人将此事并輔梁謀劃,報知宋江。
且說宋江在萊蕪,與吳用督修城池墩煌,又聞知天彪等俱已奉旨升任,兵權愈大,清真山已奉旨改為清真營,設兵一萬六千名,又調登、萊、青三府兵丁各一萬二千名戍守,合計清真營兵,共五萬二千名。
宋江、吳用震懼,商議新泰、萊蕪亦用重兵把守,便差人到山寨調花榮、史進、穆洪、黃信、朱武、楊林、鮑旭、孟康、陶宗旺、陳達、李忠、周通十二位頭領,帶十萬人馬前來,合計現在新萊二縣之魯達、武松、李逵、張清、楊雄、石秀、李俊、張橫、歐鵬、鄧飛,共有二十二位頭領。
宋江便與吳用議定,派史進、朱武、陳達、鮑旭、孟康、陶宗旺、李忠、周通領五萬人馬,鎮守萊蕪;花榮、李俊、穆洪、李逵、楊雄、石秀、黃信、歐鵬、楊林領五萬人馬,鎮守新泰,其餘發回山寨,仍守舊職。
分派已定,吳用又教傳取李雲、湯隆、淩振三人前來,以便制造器械。
令方發,忽接到一件信息,乃是鹽山緊急事務。
原來宋江自那年鹽山敗績,施威、楊烈被斬之後,即派朱仝、雷橫幫同鎮守。
宋江與吳用商議,教鹽山且自堅守,俟這裡東南兩處頭緒清理之後,再到北方用兵;又每年撥運梁山錢糧,去養給鹽山,以免其無食借糧,擾動官軍,所以鹽山一向平安。
這日合當有事,同時撞出兩起禍來。
一起是梁山解運錢糧上的事。
原來梁山運糧到鹽山,分兩路進發,一路由運河直達鹽山,一路由大清河出海口,海運送到。
都系扮作客商,私通關津,一路無阻無礙,習以為常。
這日,那河北廣平府總管陶震霆,到清河縣閱兵,查出宋江運河解糧一事,大怒道:“我境下豈容盜賊私行運糧!”便饬将弁嚴拿将來。
陶震霆手下豈有弱将,一聲令下,将弁飛速前去,将賊兵打殺無數,拿得幾個活的,交縣嚴刑審訊,方知宋江還有大清河一路解運錢糧,便飛速移咨山東大清河一帶将官,一體查拿。
适值張應雷調任山東濟南府總管,接得移文,大怒道:“官兵如此怕賊,還當了得!我拿了他,看他敢來犯這濟南府!”便發兵由大清河追上,把宋江的糧船都追拿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