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回 魏輔梁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兖州城

關燈
卻說祝永清在承恩山天環村,得知魏老叔住在兖州一信,心中大喜,便與麗卿統領本部,拔寨回山,一路不必細表。

    不日到了大寨,知希真等已早到了一日。

    永清、麗卿等一同上山,見了希真,随即卸甲韬戈,安兵刷馬,大開筵宴。

    席間,希真對永清道:“賢婿可知本寨出了一樣奇貨?”永清、麗卿齊問何物,希真道:“磁窯局内,今番窯變變出一張磁床。

    據總局頭目侯達說,此床四周的柱腳欄杆,有上等塑手,還塑得出;至于花紋楞角,格限玲珑,這般細緻,雖通天下尋不出這樣好塑手。

    四面裡外花卉人物,雖書畫家極好手,亦不過如此生動。

    這還不奇,那床額上十二面磁鏡,日裡看不過是潔白磁面,夜裡卻滿室生明,可以奪燈燭之光,細看實是磁面。

    據侯達說,磁上挂油,能令黑夜生光,祖上傳說如此,實不曾看見。

    今現在安置西廂房内。

    ”永清、麗卿一齊要去看。

     衆人同進西廂房,隻見一張磁床,高六尺,長六尺,闊四尺,一體渾成,毫無接筍;五福攢壽,四角花藻,玲珑剔透的天花頂;前檐垂着一帶參差玉柱,中嵌十二面磁鏡的床額,六枝羊脂白玉也似的大圓柱,西洋柱的欄杆,卷雲床腳;裡面細花裝出湘紋席模樣的床面。

    渾身淡描細畫,端的界線分明,花紋清刻,實是希有之物。

    永清、麗卿一齊喝彩。

    歡喜得麗卿坐在床上隻是笑。

    希真道:“侯達說這樣奇物,可惜急切沒銷售處。

    ”麗卿道:“不要銷售了,這張床把與孩兒罷。

    ”永清道:“小婿倒有一個銷售他去處,可以得大利息。

    ”希真問何處,永清道:“窖酒後密禀。

    ”希真早已會意。

    大衆出了西廂,重複入席,盡歡而散。

     希真喚永清進内問道:“賢婿,你方才所說,莫不是要将此物送他到兖州去?”永清道:“正是。

    ”希真沉吟道:“賢婿用甚妙計,我卻猜不出。

    那李應并非虞公,豈肯受我壁馬之誘?”永清道:“休在此物上設想。

    現在先叫孩兒們四路傳言播揚,使各處知本寨有此異物,日後便可相機使用。

    這裡先重賞募幾個樂死之士,放在一邊。

    這邊小婿另有個奇巧機緣,路上撞着,正欲與泰山商議。

    ”希真大喜,道:“什麼緣巧?”永清道:“小婿有一個世交老叔,其人姓魏,雙名輔梁,是個黉宮老宿,與先君最為莫逆。

    适才小婿在承恩山天環村,與他的兒子途遇,始知其徙居兖州。

    ”希真道:“你說起此人,我同他也會過一面。

    那時在東京,不知那一家朋友有喜慶事,此刻想不起了,我曾與他同席,其人不是好酒量麼?”永清道:“正是他。

    他那時與先君吃酒,總是一壇起票的。

    ”希真道:“彼時我與他一席之會,聽他談吐,端的是有學問的人。

    賢婿究知此人何如?”永清道:“此人才富學博,心靈智巧,善于詞令。

    江湖上的人,也有大半相好。

    不過性情之中,太梗直些,不肯趨炎附勢,所以有些勢利小人反忌憚他。

    迩年因家運不辰,門庭多故,家資也淡薄了。

    但為人極愛朋友。

    泰山久欲與秀妹妹親往兖州觀看形勢,因無寄寓之地,遲遲未行,今此公在彼,豈不是好機會。

    ”希真聽了,頓然心生計較,便問道:“令世叔才幹智謀何如?”永清道:“較之吳用,足可并駕齊驅。

    ”希真道:“賢婿既說到此,愚意不但借他作寓了。

    ”永清沉吟一回,轉笑道:“泰山敢是要他作内線?此意小婿亦想到,據他令郎說,他在兖州大為吳用、李應之所契重,他托病為辭,不去溷迹。

    隻是他身分清高,性情恬退,未必肯從此役。

    ”希真道:“且待我此去說說他看。

    煩賢婿作起書劄,容我前去。

    ”永清應了退出。

    希真便與慧娘商議,往看兖州形勢,将永清的話細細說了。

    慧娘喜道:“既有此位魏先生,我們看不轉的形勢,但問他也盡夠了。

    ”希真亦喜。

     次日,希真改扮了老儒生,慧娘改扮了少年公子。

    又教尉遲大娘改扮一個壯仆,以便貼身伏侍慧娘;四個精細心腹喽啰扮作腳夫。

    教永清、麗卿看守山寨。

    希真帶了永清的書信,一行七衆,三匹頭口,一同起行。

    不日到了兖州,徑投甑山魏居士家來。

     希真叫慧娘等靠後一步,希真帶尉遲大娘先到門首,向應門童子通了個假名姓,說有故人書信面交。

    童子進去通報,希真已走進中庭。

    隻聽得裡面痰咳之聲,一個五十餘歲的老者出來,相貌清奇,骨格非凡。

    希真一看,果是魏輔梁。

    那魏輔梁一見希真,便绉眉熟視道:“面善得緊,竟記不起了。

    ”希真道:“小可在東京時,曾與閣下同席過的。

    ”輔梁把眼泛了一泛,頓然記起,點一點頭,早已會意,便道:“張兄,久違了。

    ”二人各唱了喏,遜坐。

    希真便叫尉遲大娘招呼慧娘等進來相見,各道了假名字、假眷屬。

    輔梁随口答應,心中早已瞧科,便邀希真等後軒叙話。

    吩咐童子看茶訖,便對童子道:“你看門去,不叫你不必進來。

    ”童子應了出去。

    輔梁道:“道子輕身來此,定有非常事故。

    ”希真便将永清的密信交出,輔梁從頭至尾一看,便道:“玉山賢侄之意,原來如此。

    仁兄既來,竟屈敝廬,權貿信宿,不過粗茶淡飯而已。

    ”希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