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

關燈
一不二,老少無欺。

    你若要尋死,便快快上來領死!”宋江腦門氣破道:“你早晚必為吾擒,還敢口出狂言!”便傳令攻莊。

    隻見下面槍炮卷上,上面槍炮蓋下,兩邊互有死傷,那座碉樓依然不動。

     宋江忍着一肚氣收兵回轉,對吳用道:“這便怎處?”吳用道:“我方才看那莊外九官壇的布置,這莊内煞有異人。

    魯、武、李三位兄弟又留在他處,如何是好?”宋江道:“除非暫與他講和,待他還了三位兄弟再說,隻是他也要我金珠。

    那年陳希真這賊道,詐我八十萬金珠,至今仇尚未報。

    那時我還富庶,如今我軍屢次失利,損失器物無數,正是百孔千瘡,如何還辦得金珠。

    ”吳用道:“且設法攻他,如攻得破更妙。

    ”宋江點頭。

    次日又傳令攻莊。

    那時天氣清明,風和日暖,火攻水戰都不得用。

    接連攻了三日,不能取勝,宋江憂悶不已。

     那陳麗卿在猿臂寨,接得召村高粱的信,即送交希真開看,知是梁山賊兵連陷新泰、萊蕪,大有兼吞蒙陰之勢,召村兵力不足,望乞兵威,協同剿賊等語。

    希真道:“梁山賊人如此猖狂,倘若兼有三縣,聯絡呼應,進退便捷,長驅直搗,則登、萊、青、沂皆震動矣。

    ”麗卿道:“爹爹抵樁去不去?”希真道:“且商。

    ”麗卿道:“爹爹既說賊人得了三縣有如此利害,我們該趁早去奪他轉來,方是報效皇上之意。

    況且高粱嫂送我丫頭,他這般情分待我,我怎好不去幫他。

    明日孩兒便去,爹爹作速就來。

    一言為定,孩兒去收拾去了。

    ”希真笑道:“且慢,就是要去也不是這樣草率的。

    我點精兵二千,你為前隊,我教你丈夫同了你去。

    我随後帶了栾氏兄弟,領大軍在後策應。

    如此前進,方有步驟。

    ”麗卿道:“好吓!爹爹今晚點齊兵馬,明日黎明就走。

    ” 次日,麗卿點齊本部人馬,奉了将令,催促玉郎速速起行。

    不日到了蒙陰縣界,方知縣城已陷,宋江全軍正攻召村。

    麗卿便對永清道:“我近來聽得你同爹爹講些兵法,我也有些懂得了。

    你讓我領一千兵,先去試試看。

    如若弄錯時,你來接應我。

    ”永清道:“且慢,我問你,此去還是先到召村,先攻縣城?”麗卿道:“自然先攻縣城。

    ”永清拍掌道:“不錯,不錯。

    姐姐先請,小弟就來。

    ”麗卿大喜,領一千精兵直向縣城進發。

    麗卿令軍馬依常演的接官陣,靠後左右埋伏,自己領十數騎,直抵城下搦戰。

     龔旺、丁得孫在城上望見猿臂寨的旗号,又是一員女将,龔旺便對丁得孫道:“這必是陳麗卿。

    那年你我在安樂村時,錯疑他會妖法,誰知不是他。

    今日他單騎來此,你我一同奮勇去捉住他,倒是莫大的功勞。

    ”丁得孫大喜,二人便一同開城出戰。

    龔旺一馬當先,高叫道:“來者莫非陳麗卿麼?”麗卿更不開口,棗骝馬飛驟沖來,一槍刺中咽喉,龔旺不及提防,受槍而倒。

    丁得孫大怒,一飛叉标來,麗卿急閃,那飛叉從助下溜過。

    麗卿驟馬追上,丁得孫急忙飛逃,吃棗骝馬快,追過丁得孫前頭,麗卿回馬邀住。

    丁得孫手無軍器,忙抽腰刀抵敵。

    麗卿長槍驟刺,如何當得,吃一槍洞脅而死。

    麗卿頃刻刺了雙虎,大喜,割了首級,提着笑道:“啐,早知這厮如此不濟,我要想什麼計!”遂揮全軍搶城,賊兵亂竄逃散。

     永清聞麗卿得勝,亦領兵前來,兩軍會合,斬獲賊兵無數,一同入城。

    永清便問麗卿如何得勝,麗卿将前事告知。

    永清道:“姐姐真聰明絕世,這是誘敵奇計。

    ”而卿道:“我道這不算計。

    ”永清道:“怎麼不是!”麗卿道:“你休要欺我。

    ”永清道:“休管他,這城是你得的,終是你的頭功。

    ”麗卿大喜,盤查宋江兵器。

    永清出榜安民,分兵把守各門。

    陳希真、栾氏弟兄大兵已到,永清、麗卿迎接入城。

    希真備問緣由,永清将麗卿攻取縣城的事說了,希真亦驚喜,正議赴救召村。

     那宋江在召村,聞知希真奪了縣城,殺了龔丁二将,宋江大驚道:“這賊道果然來管閑事,怎地來得這般快?”吳用道:“我危矣。

    若依理,隻消退保新泰、萊蕪,他也不能奈何我。

    隻是撒了召村,我那三個兄弟無生還之日矣。

    ”宋江道:“我拚個死,攻這召村何如?”吳用道:“無益也。

    這賊道來夾攻我,我已難當。

    更防他按兵坐視,驟乘我疲,我束手待戮矣。

    ”宋江急得面如土色。

    吳用道:“依小弟隻有一着,生死聽之于天。

    ”宋江道:“憑軍師調處。

    ”吳用吩咐全軍退出召村,卻又不退遠,隻屯在蒙陰北境。

    一面趕緊備齊四十萬金珠。

    正在議拟,次日又接得一件緊急的信息,宋江急得小便頃刻失了三次。

    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有分教:半生忠義,頓弄成負義名聲;一世雄威,逼寫出失威盟約。

    畢竟宋江聞的是什麼信息,又且眼前這樁事如何完結,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