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
關燈
小
中
大
振地,殺氣沖天,登時那群賊兵掃盡無餘。
伯奮、仲熊一齊帶領壯勇,到東山上來呈獻首級。
嵇仲大喜,慰勞壯士,掌得勝鼓回城。
嵇仲到任不及兩日,便除了一方巨害,衆百姓喜出望外,競呼嵇仲為“張天神”。
嵇仲既除了江賊,海宇清平,山村安樂。
嵇仲率真辦事,勸農桑,教禮樂,不上半年,那海州頓成為太平世界。
這日忽奉旨調升曹州知府,那班百姓聽了此信,無不悲哭。
嵇仲起身,衆百姓個個攀轅卧轍,明知留不住,隻得哀号相送。
嵇仲亦潸然淚下,别了百姓上路。
深知曹州逼近賊境,朝廷這番升調,是重重付托之意,便不敢怠慢,星夜兼程,不日到了曹州。
那金成英聞張公到來,大喜,率領衆官員至馬頭迎接。
見禮畢,先在官廳上叙坐。
嵇仲便問成英曹州形勢,成英使細細的說了一遍。
張公一一領會,便一同進城。
嵇仲接了印務,便協同成英修葺城池,安撫百姓。
不上數日,忽接到钜野縣飛投緊急公文,報知妖人劉信民,盤踞麟山,聚衆謀逆,現在糾率盜衆攻逼縣城,官兵不足抵禦,求請救援等情。
嵇仲接報,便速駕至都監署中,與金成英商議。
嵇仲道:“曹州草創未定,城中兵馬未可輕調,即将軍亦未可輕離,須防梁山賊人乘間而來。
弟意滿家營附近矩野,弟欲輕車簡從,星赴滿家營,即調滿家營兵剿賊。
特未知滿家營兵力何如,乞将軍指教。
”成英道:“滿家營防禦使葉勇,武藝也好,兵力亦足,相公盡可調用。
若欲商議軍務,小将有一人奉薦。
”嵇仲問是何人,成英道:“此人高尚不仕,以醫著名,日前小将收複曹州,偏種有受傷深重者,延請此人來治。
小将與接談之下,方知此人韬略非常,特以醫掩其名耳。
”語未畢,嵇仲便道:“所說莫非是徐溶夫麼?”成英道:“正是。
”嵇仲道:“徐溶夫是小弟同硯友,後聞其隐居高平山,未知确否,今果在此,妙極矣。
”便吩咐伯奮、仲熊同金将軍保守曹州,自己帶了一百名民壯,飛速赴钜野。
行至中途,聞知钜野已陷,知縣曾揚殉難,提轄張永率兵民巷戰,力盡而亡。
張公道:“逆匪有如此猖狂!”便吩咐先向高平山進發。
左右報道:“前面不遠已是徐先生府上也。
”張公便吩咐民壯等都在溪口等候,自己隻帶了一個親随,一名馬夫,跨上頭口,直到徐溶夫家。
原來溶夫姓徐,名和,自幼穎悟異常,一目十行。
到十五六歲時,就博古通今,凡一切天文地理禮樂術數之書,無不精究,雖未出兵打仗,而戰陣攻取之法,瞭如指掌。
隻可惜命運不佳,犯着一個貧字,而性情又複清潔,把那些龌龊富貴看不上眼,所以年未四十,遂挈其妻子隐于高平之麓,賣藥為生。
一日傍午時節,薄冰初釋,溶夫正在門前,汲溪水以澆款冬,聽得背後馬鈴響亮,回頭看時,隻見馬上坐着張嵇仲。
嵇仲隻望着溶夫家門,未曾留心。
溶夫早已看得仔細,惟不解其為何經過此地,便叫道:“嵇仲那裡去?”張公回頭,見是溶夫,即忙翻身下馬,走到溪邊,大笑長揖。
溶夫邀入内坐,隻見五椽矮屋,三弓隙地,左側一帶荊籬,乃是藥圃。
嵇仲、溶夫帶談帶走,進入内軒,松篁晚翠,愛日當軒。
溶夫與嵇仲遜坐,命其二子出來拜見,即命看茶。
兩人各叙寒溫,溶夫方知嵇仲來臨是境。
溶夫笑道:“仁兄撫臨此地,區區小匪,不足論矣。
”嵇仲道:“逆匪猖狂如此,小弟身奉簡命,懼不勝任,特來求教于仁兄,仁兄何言之易也。
”溶夫道:“金将軍同來否?”嵇仲道:“小弟托伊鎮守府城,不曾同來。
”溶夫道:“即此便見吾兄高見。
曹州一府,可患者在梁山,不在此區區小賊也。
但此賊來蹤去迹,小弟頗傳聞一二,謹為吾兄縷陳之,吾見自知攻取之策矣。
”嵇仲道:“願聞。
”溶夫道:“钜野之民情有二等:城市之民愚而直,鄉野之民愚而犷。
劉賊之來,不知其所自始,但聞無端競傳有劉天師,神通廣大。
及詢其究竟有何神通,不過扶鸾請聖,咒水治病,及香煙燈光變現人物,占蔔休咎而已。
那些鄉愚竟為其所哄動。
彼時小弟聞他如此,便知其不過哄騙财物,并無大志。
”張公道:“他哄騙之法若何?”溶夫笑道:“他在麟山頂上,起造宮室屋宇,供奉一位神道,喚做什麼多寶天王。
他自稱天王案下的掌教。
卻有許多條款,掯勒愚民。
又刊刻許多教書,有一種名喚《天王度人寶經》,又名《開心鑰匙》。
弟處卻有一本,是他手下信奉的人施送來的。
内中造些破
伯奮、仲熊一齊帶領壯勇,到東山上來呈獻首級。
嵇仲大喜,慰勞壯士,掌得勝鼓回城。
嵇仲到任不及兩日,便除了一方巨害,衆百姓喜出望外,競呼嵇仲為“張天神”。
嵇仲既除了江賊,海宇清平,山村安樂。
嵇仲率真辦事,勸農桑,教禮樂,不上半年,那海州頓成為太平世界。
這日忽奉旨調升曹州知府,那班百姓聽了此信,無不悲哭。
嵇仲起身,衆百姓個個攀轅卧轍,明知留不住,隻得哀号相送。
嵇仲亦潸然淚下,别了百姓上路。
深知曹州逼近賊境,朝廷這番升調,是重重付托之意,便不敢怠慢,星夜兼程,不日到了曹州。
那金成英聞張公到來,大喜,率領衆官員至馬頭迎接。
見禮畢,先在官廳上叙坐。
嵇仲便問成英曹州形勢,成英使細細的說了一遍。
張公一一領會,便一同進城。
嵇仲接了印務,便協同成英修葺城池,安撫百姓。
不上數日,忽接到钜野縣飛投緊急公文,報知妖人劉信民,盤踞麟山,聚衆謀逆,現在糾率盜衆攻逼縣城,官兵不足抵禦,求請救援等情。
嵇仲接報,便速駕至都監署中,與金成英商議。
嵇仲道:“曹州草創未定,城中兵馬未可輕調,即将軍亦未可輕離,須防梁山賊人乘間而來。
弟意滿家營附近矩野,弟欲輕車簡從,星赴滿家營,即調滿家營兵剿賊。
特未知滿家營兵力何如,乞将軍指教。
”成英道:“滿家營防禦使葉勇,武藝也好,兵力亦足,相公盡可調用。
若欲商議軍務,小将有一人奉薦。
”嵇仲問是何人,成英道:“此人高尚不仕,以醫著名,日前小将收複曹州,偏種有受傷深重者,延請此人來治。
小将與接談之下,方知此人韬略非常,特以醫掩其名耳。
”語未畢,嵇仲便道:“所說莫非是徐溶夫麼?”成英道:“正是。
”嵇仲道:“徐溶夫是小弟同硯友,後聞其隐居高平山,未知确否,今果在此,妙極矣。
”便吩咐伯奮、仲熊同金将軍保守曹州,自己帶了一百名民壯,飛速赴钜野。
行至中途,聞知钜野已陷,知縣曾揚殉難,提轄張永率兵民巷戰,力盡而亡。
張公道:“逆匪有如此猖狂!”便吩咐先向高平山進發。
左右報道:“前面不遠已是徐先生府上也。
”張公便吩咐民壯等都在溪口等候,自己隻帶了一個親随,一名馬夫,跨上頭口,直到徐溶夫家。
原來溶夫姓徐,名和,自幼穎悟異常,一目十行。
到十五六歲時,就博古通今,凡一切天文地理禮樂術數之書,無不精究,雖未出兵打仗,而戰陣攻取之法,瞭如指掌。
隻可惜命運不佳,犯着一個貧字,而性情又複清潔,把那些龌龊富貴看不上眼,所以年未四十,遂挈其妻子隐于高平之麓,賣藥為生。
一日傍午時節,薄冰初釋,溶夫正在門前,汲溪水以澆款冬,聽得背後馬鈴響亮,回頭看時,隻見馬上坐着張嵇仲。
嵇仲隻望着溶夫家門,未曾留心。
溶夫早已看得仔細,惟不解其為何經過此地,便叫道:“嵇仲那裡去?”張公回頭,見是溶夫,即忙翻身下馬,走到溪邊,大笑長揖。
溶夫邀入内坐,隻見五椽矮屋,三弓隙地,左側一帶荊籬,乃是藥圃。
嵇仲、溶夫帶談帶走,進入内軒,松篁晚翠,愛日當軒。
溶夫與嵇仲遜坐,命其二子出來拜見,即命看茶。
兩人各叙寒溫,溶夫方知嵇仲來臨是境。
溶夫笑道:“仁兄撫臨此地,區區小匪,不足論矣。
”嵇仲道:“逆匪猖狂如此,小弟身奉簡命,懼不勝任,特來求教于仁兄,仁兄何言之易也。
”溶夫道:“金将軍同來否?”嵇仲道:“小弟托伊鎮守府城,不曾同來。
”溶夫道:“即此便見吾兄高見。
曹州一府,可患者在梁山,不在此區區小賊也。
但此賊來蹤去迹,小弟頗傳聞一二,謹為吾兄縷陳之,吾見自知攻取之策矣。
”嵇仲道:“願聞。
”溶夫道:“钜野之民情有二等:城市之民愚而直,鄉野之民愚而犷。
劉賊之來,不知其所自始,但聞無端競傳有劉天師,神通廣大。
及詢其究竟有何神通,不過扶鸾請聖,咒水治病,及香煙燈光變現人物,占蔔休咎而已。
那些鄉愚竟為其所哄動。
彼時小弟聞他如此,便知其不過哄騙财物,并無大志。
”張公道:“他哄騙之法若何?”溶夫笑道:“他在麟山頂上,起造宮室屋宇,供奉一位神道,喚做什麼多寶天王。
他自稱天王案下的掌教。
卻有許多條款,掯勒愚民。
又刊刻許多教書,有一種名喚《天王度人寶經》,又名《開心鑰匙》。
弟處卻有一本,是他手下信奉的人施送來的。
内中造些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