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内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

關燈
了,叩謝去了。

    林沖便請宋江軍令,将衙内一門良賤,盡行斬首,那富吉、牛信自然也在其内。

     林沖激了衆位頭領,重複入席。

    隻見小喽啰已将高衙内四馬攢蹄,捆縛獻上。

    林沖見了衙内,眼睜睜看了半晌,卻沒擺布處,恨不得夾生的碎嚼了他。

    忽猛然得一個計較,便叫左右:“去訪尋高衙内平日用的廚子,前來問話。

    ”不一時,尋得廚子來。

    林沖便問道:“你主人平時吃豬羊肉怎樣吃法?”廚子道:“豬耳卷如餃,羊眼熱油炒,羊肉做羊膏,豬肉做燒烤。

    ”林沖道:“好極。

    ”便吩咐将衙内牽下去洗刮幹淨,再上來聽用。

    宋江便吩咐撤去酒筵,當中供起林沖娘子的神位來。

    林沖遜謝。

    隻見左右已将洗淨的衙内箝口反縛獻上,宋江便吩咐:“先取三杯血酒來祭奠林娘子。

    ”左右一聲答應,衙内身上早已三個窟窿。

    左右将血灑捧上,宋江率衆頭領依次祭奠。

    林沖一一回謝了。

     送了神位,重開筵席,宋江、吳用、林沖、劉唐、杜遷、呂方、郭盛、戴宗、淩振、時遷、戴全、張魁,共十二位頭領,依次坐列。

    林沖命先将豬羊牛馬内上來飲酒。

    飲至三巡,林沖方命用羊眼熟炒之法,一個喽啰便把尖刀向衙内眼眶一挖,鮮血滿面。

    又命取耳朵,隻見喽啰持刀複向衙内去割,不知這耳朵不消割得,一扯便落。

    喽啰持着笑道:“啟禀頭領:這耳朵是假的。

    ”林沖笑道:“怎麼假的,敢是那個先割過了?”衆頭領哄堂大笑。

    看那衙内,早已魂歸烏有。

    吳用笑着勸道:“林兄弟大恨已洩,這小賊屍身亦無用再割。

    ”林沖一聲長笑,把頭向外一看,喝道:“拉出去!”手下人同聲答應,拖出屍首,掃淨血迹。

    宋江便滿斟一杯,獻與林沖道:“今日恭賀林兄弟報仇雪恨。

    ”林沖起謝,一飲而盡。

    吳用也滿斟一杯道:“小可還有一事恭賀賢弟。

    ”林沖起問何事,吳用道:“小賊已死,老賊必來。

    老賊來時,就此設計擒住,劈屍萬段,豈不更快人心!”林沖喜謝,亦接飲而盡。

     三人複坐,宋江便問吳用道:“軍師,欲擒高俅,計将安出?”吳用道:“此須臨時應變,計難預定。

    小弟看這曹州形勢,足可占據,小弟拟派董平在此安紮。

    所有倉庫錢糧,不必運回山寨,就此交付董平,以便軍饷支銷,便宜行事。

    ”吳用說到此際,注目宋江而笑道:“倘從此因利乘便,渡過黃河,直取甯陵,則歸德一府震動,而河南全省可圖矣。

    ”宋江大喜,便道:“軍師所見甚大,但此州南距黃河,尚有數百裡,若無高山峻嶺安頓人馬,黃河亦未易渡。

    ”隻見張魁開言道:“此地隻有曹南山最為高峻,去黃河不遠。

    ”吳用便問張魁道:“曹南山形勢何如?”張魁道:“論形勢小弟不能理會得,至于路徑,小弟卻最熟悉。

    軍師如欲往看,小弟願為向導。

    ”時遷道:“說起曹南山,小弟也有些認識。

    ”宋江、吳用皆喜,便議于明日同張魁、時遷共往曹南。

    計議已定,大家暢飲,盡歡而散。

    當今林沖、劉唐、杜遷、淩振、戴宗、戴全六位頭領,權守曹州。

    一面差人去濮州調雙槍将董平,又去山寨裡調喪門神鮑旭、沒面目焦挺,同來接理曹州軍務。

     次日黎明,宋江、吳用乘朝爽起行,命呂方、郭盛帶領伴當四十名護送,命時遷、張魁為向導。

    一行人馬徐出南門,隻見一片平陽,濃陰缭繞,朝霞輕清,東山一帶霞光異樣鮮紅。

    吳用歎道:“此霞赤如血色,東方殺氣正旺。

    今我南行,須顧東憂。

    ”宋江道:“雲天彪、陳希真兩路人馬,固屬可憂,但我梁山戰将如雲,謀臣如雨,四方豪傑悉來聚義,上應天道,下合人心,又何向而不利哉!”說罷大笑,便對張魁道:“賢弟來聚大義,我等增輝。

    不識賢弟交好中,才智膂力過人者,尚有幾人?”張魁道:“小弟交好中除戴全兄弟外,武藝十分者,尚有一個姓真的,雙名大義。

    曲阜縣人,年方四十,力敵萬夫,狀貌魁梧,性情質直。

    此人現在東京,與小弟最為莫逆,時有書信來往。

    如果小弟修書招緻,必來聚義。

    ”宋江大喜。

    張魁又道:“隻可惜這裡武解元金成英,與我交情疏遠,近又不在此地,這倒也是一位英雄。

    ”吳用道:“說起金成英,我也曉得。

    此來曹州,正欲訪他,他卻往何處去了?”張魁道:“往濟南府去了。

    ” 一路說說談談,早已烈日當空,炎光流爍。

    時遷向前一指道:“前面已是曹南山也。

    ”隻見眼前一條山路,微微灣曲,望去杳茫茫的接到那邊山腳。

    驕陽栖嶺,分外炎威,宋江、吳用一幹人皆道口渴,急要取水。

    呂方、郭盛道:“此路并非無水,隻是被太陽曬得火熱,急切飲不得。

    ”隻見時遷捧上兩個西瓜,宋江大喜道:“賢弟何處得來?”時遷道:“适才路上見有一所瓜園,順便取了兩個,準備止渴。

    ”衆皆大喜,分食而盡。

    張魁道:“前去到了山腳,抹轉灣,便有一帶樹林,可以遮蔭;下有清溪,可以止渴。

    ”大衆聽了,便飛速冒暑前進。

    又走了一回,到了曹南山麓,衆人急随了張魁,由山麓轉灣,行不數步,果然千林綠蔭,一派清泉。

    宋江衆頭領及四十個伴當,俱已走得喘息無氣。

    宋江吩咐權且憩息,大衆連人帶馬,共取溪泉暢飲,足息了半個時辰。

     吳用道:“我等此來,為相度地勢,并非耽玩山景,不宜久息了。

    ”一聲吩咐,張魁、時遷早已起身先行,大衆随了,一路盤上山頂。

    張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