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莺歌巷孫婆誘奸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戴春聞得事體行不得,吃了一驚,追問紀二怎的。
紀二道:“有個緣故。
”戴春急問其故,紀二道:“昨日桃花巷口與二官人分手,看看太陽尚高,小人便到那家左近鄰居打聽。
卻探聽不出什麼,隻知他家姓楊,說他家由金钗巷搬來的。
小可奔到金钗巷,那裡又打聽不出什麼。
正在無計訪問,恰遇着張九朝奉,談起他家,方知是個詩禮之家。
他丈夫是個黉門秀士,今來山東遊幕,好像是别省人,不甚清楚。
其人前月身故,家惟母女二人,雖不富足,盡可度日。
”戴春一腔欲火挫了一大半,紀二又道:“二官人,非是紀明不肯出力,那話如果是真,此事如何行得!”戴春呆了半晌道:“總仗二郎再去打聽,自當重謝。
我們且上街去。
” 紀二請戴春先吃了些茶食,便同去幾處窯子裡姊妹行中鬼混了一回,又上街閑走。
紀二一路看得戴春神不守舍的光景,不覺又行到天河樓前,重複到那鳳鳴酒樓。
戴春便邀紀二上去飲酒。
上得樓時,隻見靠窗那副座頭,已被一夥酒客占去,二人隻得另揀一副座頭坐了。
且喜斜望過去,對面那樓窗也看得見,隻苦略遠些,又可恨那樓窗卻厮閉着。
過賣搬托酒菜上來,紀二隻顧勸飲,說些閑話。
戴春那雙猴眼,隻釘在對面樓窗上,苦得鑽不進去,隻得收眼回來看着紀二道:“二郎,你那信息,那裡打聽來的?”紀二道:“不是說過張九朝奉講來的。
”少頃道:“且慢,那張老九素來說話不大誠實,此信多敢不是真的,改日再撈個真底裡來回報。
”戴春聽了心竅豁地一開,喜不自勝,說不盡仰仗話頭。
二人又對酌了一回,戴春道:“我們且下樓去,此事總望商量。
”那紀二忽的立起身來道:“二官人且請坐坐,我有個計較在此,去去就來。
”說罷飛奔下樓去了。
戴春等了許久許久,方見紀二上來,急忙立起笑問道:“何如?”紀二道:“啐,我道是那一家,原來遠在千裡,近在眼前,卻是我家的親戚。
”戴春大吃一驚,道:“怎的是你親戚?”紀二道:“他家是我的母黨,那婦人是表嫂,他的公公便是堂房母舅,那女子是表侄女兒。
”戴春故作惶恐,陪罪道:“倒是小弟放肆了。
”紀二道:“這倒不打緊,雖是親戚,卻多年不轉動了。
疏失已久,所以昨日探知他姓楊,丈夫是秀才,都想念不到。
方才記起一個人來,其人也姓張,是此地老土著,熟悉左近人家,因而去問他。
”紀二說到此處,向對面樓窗努一嘴,道:“方知真是清白人家,他丈夫名喚士發,實是我表兄。
”戴春聽罷,呆得做聲不出。
紀二又道:“二官人,非是紀明不用心,即使此刻前去,與他見了,往來厮熟,亦難好啟齒。
”戴春道:“既如此,休再提了,另作計較罷。
”言畢出神呆坐。
隻見對面窗門豁地開了,卻是婆子上來晾衣,戴春看那晾的是一件大紅湖給女襖。
不多時,那妖精挪步上來,就在窗前與婆子打話。
那張芙蓉粉臉,吃那大紅湖绉一映,好似出水朝霞。
他又把雙星眼望着戴春(目刍)了一(目刍),冉冉地随了婆子下去。
《老子》雲: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戴春自從見了陰秀蘭,本已神魂飛馳,當不得被紀明弄得忽起忽倒,昏天黑地,那把欲火隻在肚裡打團團。
當此之時,怎好再經那妖娆當面一照,可曉得戴春的三魂七魄早已零零星星提了一半過樓去了,還剩一半在酒樓上與紀二問答,又對紀二道:“二郎,你和令親有幾年不見了?”紀二道:“自從那年尊翁離徽州時,小弟也往蘇州,算來與他闊别十四年了。
”戴春道:“他和你交情如何?”紀二道:“我和他的交情,尊翁盡知。
那年尊翁做五十大慶時,大官人又是十歲,小弟送的《百壽圖》,還是表兄寫的,敢道府上還不曾棄掉。
後來大官人十八歲上恭喜完姻,當年生子,我那楊表兄又替我做了些詩章,後因我有要事出門,未曾送來作賀。
至于我同他的交情,自不必說。
”戴春道:“既如此,你此刻為何不去轉動轉動?自古道:千年不斷親。
”紀二道:“咳!原是。
不瞞二官人說,我一則初到,不曾打聽出來;二則小弟兩手空空,就是今朝曉得了,怎好白手白腳的到他家去呢?”戴春道:“你隻不過要買些禮物,何不早同我說。
”紀二道:“二官人肯借我銀子時,我有個計較在此。
既是你教我去轉動,我隻說方從東京下來,我們先在本處買些京貨,隻說是土儀,将去送了他。
二官人隻說是同伴,陪我同去走走。
”戴春拍手大喜道:“此計大妙!”紀二道:“我還有一個主見在此,隻是妄僭些,倒像讨二官人的便宜了,卻不敢說。
”戴春道:“你又來了,我同你共事,有甚話說不得!”紀二笑道:“事體倒
紀二道:“有個緣故。
”戴春急問其故,紀二道:“昨日桃花巷口與二官人分手,看看太陽尚高,小人便到那家左近鄰居打聽。
卻探聽不出什麼,隻知他家姓楊,說他家由金钗巷搬來的。
小可奔到金钗巷,那裡又打聽不出什麼。
正在無計訪問,恰遇着張九朝奉,談起他家,方知是個詩禮之家。
他丈夫是個黉門秀士,今來山東遊幕,好像是别省人,不甚清楚。
其人前月身故,家惟母女二人,雖不富足,盡可度日。
”戴春一腔欲火挫了一大半,紀二又道:“二官人,非是紀明不肯出力,那話如果是真,此事如何行得!”戴春呆了半晌道:“總仗二郎再去打聽,自當重謝。
我們且上街去。
” 紀二請戴春先吃了些茶食,便同去幾處窯子裡姊妹行中鬼混了一回,又上街閑走。
紀二一路看得戴春神不守舍的光景,不覺又行到天河樓前,重複到那鳳鳴酒樓。
戴春便邀紀二上去飲酒。
上得樓時,隻見靠窗那副座頭,已被一夥酒客占去,二人隻得另揀一副座頭坐了。
且喜斜望過去,對面那樓窗也看得見,隻苦略遠些,又可恨那樓窗卻厮閉着。
過賣搬托酒菜上來,紀二隻顧勸飲,說些閑話。
戴春那雙猴眼,隻釘在對面樓窗上,苦得鑽不進去,隻得收眼回來看着紀二道:“二郎,你那信息,那裡打聽來的?”紀二道:“不是說過張九朝奉講來的。
”少頃道:“且慢,那張老九素來說話不大誠實,此信多敢不是真的,改日再撈個真底裡來回報。
”戴春聽了心竅豁地一開,喜不自勝,說不盡仰仗話頭。
二人又對酌了一回,戴春道:“我們且下樓去,此事總望商量。
”那紀二忽的立起身來道:“二官人且請坐坐,我有個計較在此,去去就來。
”說罷飛奔下樓去了。
戴春等了許久許久,方見紀二上來,急忙立起笑問道:“何如?”紀二道:“啐,我道是那一家,原來遠在千裡,近在眼前,卻是我家的親戚。
”戴春大吃一驚,道:“怎的是你親戚?”紀二道:“他家是我的母黨,那婦人是表嫂,他的公公便是堂房母舅,那女子是表侄女兒。
”戴春故作惶恐,陪罪道:“倒是小弟放肆了。
”紀二道:“這倒不打緊,雖是親戚,卻多年不轉動了。
疏失已久,所以昨日探知他姓楊,丈夫是秀才,都想念不到。
方才記起一個人來,其人也姓張,是此地老土著,熟悉左近人家,因而去問他。
”紀二說到此處,向對面樓窗努一嘴,道:“方知真是清白人家,他丈夫名喚士發,實是我表兄。
”戴春聽罷,呆得做聲不出。
紀二又道:“二官人,非是紀明不用心,即使此刻前去,與他見了,往來厮熟,亦難好啟齒。
”戴春道:“既如此,休再提了,另作計較罷。
”言畢出神呆坐。
隻見對面窗門豁地開了,卻是婆子上來晾衣,戴春看那晾的是一件大紅湖給女襖。
不多時,那妖精挪步上來,就在窗前與婆子打話。
那張芙蓉粉臉,吃那大紅湖绉一映,好似出水朝霞。
他又把雙星眼望着戴春(目刍)了一(目刍),冉冉地随了婆子下去。
《老子》雲: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戴春自從見了陰秀蘭,本已神魂飛馳,當不得被紀明弄得忽起忽倒,昏天黑地,那把欲火隻在肚裡打團團。
當此之時,怎好再經那妖娆當面一照,可曉得戴春的三魂七魄早已零零星星提了一半過樓去了,還剩一半在酒樓上與紀二問答,又對紀二道:“二郎,你和令親有幾年不見了?”紀二道:“自從那年尊翁離徽州時,小弟也往蘇州,算來與他闊别十四年了。
”戴春道:“他和你交情如何?”紀二道:“我和他的交情,尊翁盡知。
那年尊翁做五十大慶時,大官人又是十歲,小弟送的《百壽圖》,還是表兄寫的,敢道府上還不曾棄掉。
後來大官人十八歲上恭喜完姻,當年生子,我那楊表兄又替我做了些詩章,後因我有要事出門,未曾送來作賀。
至于我同他的交情,自不必說。
”戴春道:“既如此,你此刻為何不去轉動轉動?自古道:千年不斷親。
”紀二道:“咳!原是。
不瞞二官人說,我一則初到,不曾打聽出來;二則小弟兩手空空,就是今朝曉得了,怎好白手白腳的到他家去呢?”戴春道:“你隻不過要買些禮物,何不早同我說。
”紀二道:“二官人肯借我銀子時,我有個計較在此。
既是你教我去轉動,我隻說方從東京下來,我們先在本處買些京貨,隻說是土儀,将去送了他。
二官人隻說是同伴,陪我同去走走。
”戴春拍手大喜道:“此計大妙!”紀二道:“我還有一個主見在此,隻是妄僭些,倒像讨二官人的便宜了,卻不敢說。
”戴春道:“你又來了,我同你共事,有甚話說不得!”紀二笑道:“事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