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回 陳道子煉鐘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

關燈
卻說梁山大衆正在進退未決,隻見宋江道:“我兵到此,豈可輕退。

    我想那張家道口正是進兵之路,軍師在未發兵之先,曾說此路磚城未築,最易攻取,今日為何還不走這條路,卻又攻此地,豈不是舍易求難?”吳用道:“我雖如此說,但事有變更。

    那張家道口平坦坦地,四面無處生根;敵人就用重兵把守,尚且不能擋我。

    如今他無故棄而不顧,方圓十餘裡,不立一營一栅,便是無謀下将,亦不至如此疏虞。

    我料這賊道必有意外詭計,切不可中他機會。

    ”花榮道:“軍師之言雖是,然太把細了,也是一病。

    昔年漢末三分,諸葛丞相因西城難守,曾用空城之計,晉宣竟為所愚。

    今希真莫非就是此計?”宋江道:“我也這般想,那厮必是故意如此。

    我等隻顧大隊人馬殺去,就那裡下寨,再觀虛實何如。

    ”吳用又再三不肯道:“隻有看透虛實,然後進兵,那有先進了兵,再觀虛實之理?兄長不聽吾言,必然有失。

    ”宋江道:“我煩動衆弟兄到此,不得半點便宜,退兵實不甘心。

    ”衆好漢都叫道:“我等既到此地,豈可不戰而退,願并力前進,死也不悔。

    ”吳用吃逼不過,隻得定計道:“既然要去,他那鐘樓必然古怪,不是号令,定是妖法。

    我兵不可全進,先差精壯軍,乘他不備,悄悄進去,拆毀了他那鐘樓再進兵。

    ”話未說完,李逵便道:“我去!”吳用道:“你去雖好,但你做事鹵莽,我再教時遷助你。

    你二人乘黑夜,帶五百人去拆了鐘樓,就放起旗花來報信。

    倘賊兵追來,休要迎戰,隻顧回來。

    ”二人領令。

     當夜,吳用請宋江暗傳号令,隻留些少兵丁虛守老營,将合營軍馬悄悄移到張家道口,安下營寨。

    李時二人引了五百精壯喽啰,悄悄進口子去了。

    宋江、吳用親在轅門外觀望消息。

    那夜陰雲四合,星鬥無光,望那張家道口,裡面黑洞洞的不見一物,隻有那鐘樓上點着燈火,十餘裡外都望見。

    好半歇,約莫那李逵、時遷早已到鐘樓邊,許久并不見些動靜,也不見旗花飛起。

    宋江、吳用一同直等到四鼓,不見動靜,心中甚疑,又差幾個探路小軍去探聽。

    那小軍探了一轉,來回報道:“那鐘樓安然不動,李時二位頭領并那五百人,影迹無蹤,不知那裡去了。

    四周圍十餘裡,都是空地,并無人迹。

    隻有鐘樓上并幾間小屋内,卻有幾個人都睡着。

    ”宋江、吳用聽了都大驚。

    吳用道:“我說這厮必有詭計,如今天已大明,李逢等人一個不回,必遭毒手了。

    此路斷乎攻不得。

    ”宋江道:“非也。

    兩個兄弟進去,不見虛實,如何便舍了這條路罷休。

    我隻顧進兵殺入去,死也要救兩個兄弟!” 吳用且教去各村口處,捉得幾個鄉人來,問道:“爾等居此多年,可曉得陳希真在此建立鐘樓,是何緣故?”鄉人答道:“小人等雖居此地,實不知其細底。

    那鐘樓自起造到今,亦從未撞過。

    隻聽得那些喽啰們有四句歌兒,念誦道:好個九陽鐘,隻消一聲撞:賊兵來一萬,活捉五千雙。

    亦不曉其意。

    ”宋江道:“這厮多敢是惑人之術,休去睬他,衆兄弟那位去打頭陣?”隻見楊林、石秀、鄧飛、王英一齊應道:“小弟都願去。

    ”宋江大喜,便令四員頭領分領四千兵馬,當先殺入,先拆鐘樓,再長驅大進。

    吳用無奈,隻得将後軍分作三隊,随後接應。

    中隊乃是宋江、吳用、花榮、穆洪、呂方、郭盛,左隊乃是秦明、黃信、張橫、張順、楊雄,右隊乃是林沖、李俊、歐鵬、馬麟、戴宗。

    分撥停當,楊、石、鄧、玉四将當先進發。

     卻說苟英仗九陽鐘,震倒了李逵、時遷和那五百人,活捉了解到希真大寨。

    次日,正在鐘樓上觀望,隻見一大隊賊兵,約有四五千人,飛奔殺未。

    苟英大喜,待他走入界限,便撞動神鐘,锽地一聲,隻見那四千人都馬仰人翻,七根八斜睡在地下。

    兩旁小屋裡奔出數百喽啰,各帶麻繩,将衆人慢慢的捆縛起來,一個個穿在杠子上,扛豬也似的擡了去。

    宋江等在後面,望見大驚。

    秦明、黃信兩騎馬急忙飛搶上前去救。

    那鐘又是锽的一聲,秦明、黃信連人帶馬也都倒了,都吃捉了去。

     宋江隻叫得連珠箭的苦,無法奈何,隻得收兵回營。

    宋江大哭過:“不聽軍師之言,果中這厮詭計。

    如今八個兄弟遭他擒去,性命在于呼吸,如何是好?”吳用道:“已中其計,不必說了。

    這厮詭計多端,又有妖法,不如暫與他講和,救回八個兄弟,再作區處。

    ”宋江道:“與他講和,須一能言舌辯之士方好。

    ”便問那個願去,隻見帳下一人應道:“小人願往。

    ”宋江看時,乃是冷豔山的頭目王俊。

    宋江道:“我亦深知你的才能,正要重用你。

    你若救得八位頭領出來,決不負你。

    隻是不可失我們梁山的體面。

    ”王俊道:“爺爺放心,小人決不贻羞而回。

    ”宋江當時修一封書付與王俊。

     王俊領了書信,帶了四五個伴當,竟投希真大寨來。

    轅門小校報入中軍,希真喚入。

    王俊上前禮畢,希真問道:“宋頭領差你來,有何話說?”王俊道:“宋頭領特差小人來講和。

    ”希真道:“我原不曾來惹你梁山,爾主無故加兵,殊不合禮。

    不知爾主講和之意若何?”王俊道:“宋頭領傳言:陳頭領如肯放八位頭領回寨,即刻卷旗收兵,永不相犯。

    現有宋頭領書信在此。

    ”希真聽罷,大怒道:“宋江匹夫,焉敢渺視我!我這裡兵強馬壯,戰将如雲,豈懼怕你這梁山,誰希罕你收兵?”便喝刀斧手:“推出王俊斬了!”王俊大叫道:“頭領且慢,聽王俊一言。

    ”希真喝道:“饒你有蘇秦、張儀之舌,我這裡也下不得說詞。

    速與我斬來!”刀斧手不容分說,将王俊推了出去。

    祝萬年道:“兩國相争,不斬來使,主帥為何斬他?”希真道:“不斬其使,不足以示威。

    ”少刻,刀斧手獻上王俊首級。

    希真教付與他的從人帶回,說道:“宋江要來打話,須着曉事的來。

    王俊無禮,我已斬了。

    ”從人戰兢兢的道:“……小……小人……去……去說。

    ”當時領了首級,趕回營去報知宋江。

     宋江氣得目瞪口呆,做聲不得。

    吳用忿然道:“待小弟前去,憑三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