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回 辟邪巷麗卿悟道 資政殿嵇仲安邦
關燈
小
中
大
綠水之間,别具幽閉逸趣。
希真在觀内,日日修煉内丹,根基既固,傳授又真,精進勇猛,十月之久,大周天火候已全。
麗卿親受指示,路程早已熟悉,且隻修習些築基工夫,有時出觀外觀玩山景,蒼松雲樹間,逍遙閑遊。
端的是白雲深處隔斷紅塵,一切擾累摒除淨盡,心境安閑,工夫自然純熟。
希真見他如此用功,也甚歡喜。
光陰迅速,倏已三年,希真早已功成行滿,便對麗卿道:“我明日将去也。
”麗卿道:“爹爹到那裡去?”希真道:“我去廬山訪本師張真人去。
”麗卿道:“爹爹去了幾時再來?”希真道:“我來則決定來,到則實不到。
”麗卿吃了一驚,恍然大悟。
希真便攜了書劍,離了忠清觀,飄然而去,從此杳無消息。
且說陳麗卿自送他父親希真去後,不上半年,便遣去了那兩個道重,也辭别了忠清觀,攜帶尉遲大娘,到天柱峰下,築一茅庵隐居。
除侍仆尉遲大娘外,隻有煙霞作伴,猿鶴為鄰。
先是嵩山南首有一離宮潭,潭内有條赤龍作怪,時常出現,傷人性命。
希真在時,麗卿曾請希真用法斬除了他。
希真默觀因緣,知此龍須女兒來驅除,所以自己不動手。
及至去廬山時,将都箓大法、乾元寶鏡、大周天火符,盡傳授了女兒。
那麗卿又費了許多苦功,祭煉了那口青錞寶劍,方才到那離宮潭,運飛劍斬了赤龍,除了一方大害。
衆百姓感激,都稱他為救苦真人,到忠清現裡布施供奉,絡繹不絕。
麗卿恐累了道心,故此避居天柱峰下,一意修持,遂圓滿大周天火候,聖胎已成,嬰兒已能出現。
他卻把細,不敢遠行,隻在草庵前後演習,行那三年乳哺,以待陽神堅固,忽被人蹤迹到來。
原來天柱峰有一條小徑,兩邊藤蘿峭石,雲路灣環,接到一座溪橋。
這日尉遲大娘出來臨溪汲水,忽見一老婦人在溪邊,一面哭一面尋覓物事。
尉遲大娘認識是忠清觀的舊施主,正欲閃避,已吃那老婦人猛回頭看見,急忙拖定了,問麗卿去處。
尉遲大娘不會說謊,便老實說出來。
那老婦人隻道而卿仙去,忽聞得他還在山中,喜出望外,便随着尉遲大娘,直到天柱峰下草庵裡來。
一見麗卿,跪下磕頭無數,放聲大哭,口裡隻叫:“活菩薩救救!”麗卿忙問甚事,那老婦人帶哭帶說道:“活菩薩還在這裡,求活菩薩慈悲救救!”麗卿道:“端的甚事?”老婦人道:“老身年紀七十,隻有一個孫子,隻他一脈相傳。
如今患病要死,起課的說要到這裡溪邊來,尋株九死還魂草,方好救命,如今又沒處尋。
可憐那些醫士先生,都說大命隻有三日了,求活菩薩救救!”麗卿道:“阿呀,老奶奶錯了,我又不會醫病的。
”那老婦人隻哭着磕頭,口裡不住的菩薩救救,師父救救。
麗卿老大不忍,卻又沒擺布處,便叫:“老奶奶,你且起來。
”便想到都箓大法本有咒水治病之法,隻是不曾見父親用過,自己又不曾試驗。
想來卻隻有這條路,便對那老婦人道:“我救便有一法救你,如果靈了,卻不許外面聲張。
”老婦人聽了,歡喜非常,磕頭不疊。
麗卿便叫尉遲大娘取碗淨水來,念動真言,噓了生氣,着老婦人持去。
次日,那老婦人歡天喜地的進來,叩頭拜謝。
原來孫子竟忽然全愈了。
麗卿也代為歡喜。
不料此事一傳兩,兩傳三,哄傳開去。
不消數日,那班鄉民,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齊哄到天柱峰來。
張家求保福,李家求保壽,把一所清淨茅庵,忽變作香火神廟。
麗卿歎道:“我此刻還未到普濟衆生的分位,如何在這裡與他們打混?萬一自己真性把握不定,忽然失足,悔之晚矣。
”當下且任衆人兜纏了幾日。
這日,那溪橋東村有一富戶,為其亡父設醮迫薦,想到麗卿是個真修成道的人,所念的經卷,必然有益,便來求麗卿念些經咒。
麗卿應許了,又道:“難得你們這般敬重我,我明日親自來一遭。
”那富戶喜出望外,口裡說道:“要屈動師父親身勞駕,實在罪罷,如何敢當?”麗卿道:“這有何妨。
”富戶拜謝而去。
麗卿對尉遲大娘道:“我壽限已終,明日黎明我要去也。
你可去通知溪橋西村那些施主,好教他們來安殓我。
我無可保佑他們,如今與你一顆丹丸,你可投在溪澗中,教他們飲了這溪水,都去病延年。
”說罷,便取出一顆丹丸付與尉遲大娘,教他出去報信。
尉遲大娘聽罷,大為驚訝,一面接了丹丸,一面問道:“姑娘方才說明日要親自到東村去,怎麼又教我西村去報這個信?”麗卿道:“你休要問我,我明日決定要去也。
”尉遲大娘道:“姑娘還是真話,還是假話?”麗卿道:“我說什麼假話!”尉遲大娘聽得麗卿認真要死,止不住淚如泉湧。
麗卿
希真在觀内,日日修煉内丹,根基既固,傳授又真,精進勇猛,十月之久,大周天火候已全。
麗卿親受指示,路程早已熟悉,且隻修習些築基工夫,有時出觀外觀玩山景,蒼松雲樹間,逍遙閑遊。
端的是白雲深處隔斷紅塵,一切擾累摒除淨盡,心境安閑,工夫自然純熟。
希真見他如此用功,也甚歡喜。
光陰迅速,倏已三年,希真早已功成行滿,便對麗卿道:“我明日将去也。
”麗卿道:“爹爹到那裡去?”希真道:“我去廬山訪本師張真人去。
”麗卿道:“爹爹去了幾時再來?”希真道:“我來則決定來,到則實不到。
”麗卿吃了一驚,恍然大悟。
希真便攜了書劍,離了忠清觀,飄然而去,從此杳無消息。
且說陳麗卿自送他父親希真去後,不上半年,便遣去了那兩個道重,也辭别了忠清觀,攜帶尉遲大娘,到天柱峰下,築一茅庵隐居。
除侍仆尉遲大娘外,隻有煙霞作伴,猿鶴為鄰。
先是嵩山南首有一離宮潭,潭内有條赤龍作怪,時常出現,傷人性命。
希真在時,麗卿曾請希真用法斬除了他。
希真默觀因緣,知此龍須女兒來驅除,所以自己不動手。
及至去廬山時,将都箓大法、乾元寶鏡、大周天火符,盡傳授了女兒。
那麗卿又費了許多苦功,祭煉了那口青錞寶劍,方才到那離宮潭,運飛劍斬了赤龍,除了一方大害。
衆百姓感激,都稱他為救苦真人,到忠清現裡布施供奉,絡繹不絕。
麗卿恐累了道心,故此避居天柱峰下,一意修持,遂圓滿大周天火候,聖胎已成,嬰兒已能出現。
他卻把細,不敢遠行,隻在草庵前後演習,行那三年乳哺,以待陽神堅固,忽被人蹤迹到來。
原來天柱峰有一條小徑,兩邊藤蘿峭石,雲路灣環,接到一座溪橋。
這日尉遲大娘出來臨溪汲水,忽見一老婦人在溪邊,一面哭一面尋覓物事。
尉遲大娘認識是忠清觀的舊施主,正欲閃避,已吃那老婦人猛回頭看見,急忙拖定了,問麗卿去處。
尉遲大娘不會說謊,便老實說出來。
那老婦人隻道而卿仙去,忽聞得他還在山中,喜出望外,便随着尉遲大娘,直到天柱峰下草庵裡來。
一見麗卿,跪下磕頭無數,放聲大哭,口裡隻叫:“活菩薩救救!”麗卿忙問甚事,那老婦人帶哭帶說道:“活菩薩還在這裡,求活菩薩慈悲救救!”麗卿道:“端的甚事?”老婦人道:“老身年紀七十,隻有一個孫子,隻他一脈相傳。
如今患病要死,起課的說要到這裡溪邊來,尋株九死還魂草,方好救命,如今又沒處尋。
可憐那些醫士先生,都說大命隻有三日了,求活菩薩救救!”麗卿道:“阿呀,老奶奶錯了,我又不會醫病的。
”那老婦人隻哭着磕頭,口裡不住的菩薩救救,師父救救。
麗卿老大不忍,卻又沒擺布處,便叫:“老奶奶,你且起來。
”便想到都箓大法本有咒水治病之法,隻是不曾見父親用過,自己又不曾試驗。
想來卻隻有這條路,便對那老婦人道:“我救便有一法救你,如果靈了,卻不許外面聲張。
”老婦人聽了,歡喜非常,磕頭不疊。
麗卿便叫尉遲大娘取碗淨水來,念動真言,噓了生氣,着老婦人持去。
次日,那老婦人歡天喜地的進來,叩頭拜謝。
原來孫子竟忽然全愈了。
麗卿也代為歡喜。
不料此事一傳兩,兩傳三,哄傳開去。
不消數日,那班鄉民,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齊哄到天柱峰來。
張家求保福,李家求保壽,把一所清淨茅庵,忽變作香火神廟。
麗卿歎道:“我此刻還未到普濟衆生的分位,如何在這裡與他們打混?萬一自己真性把握不定,忽然失足,悔之晚矣。
”當下且任衆人兜纏了幾日。
這日,那溪橋東村有一富戶,為其亡父設醮迫薦,想到麗卿是個真修成道的人,所念的經卷,必然有益,便來求麗卿念些經咒。
麗卿應許了,又道:“難得你們這般敬重我,我明日親自來一遭。
”那富戶喜出望外,口裡說道:“要屈動師父親身勞駕,實在罪罷,如何敢當?”麗卿道:“這有何妨。
”富戶拜謝而去。
麗卿對尉遲大娘道:“我壽限已終,明日黎明我要去也。
你可去通知溪橋西村那些施主,好教他們來安殓我。
我無可保佑他們,如今與你一顆丹丸,你可投在溪澗中,教他們飲了這溪水,都去病延年。
”說罷,便取出一顆丹丸付與尉遲大娘,教他出去報信。
尉遲大娘聽罷,大為驚訝,一面接了丹丸,一面問道:“姑娘方才說明日要親自到東村去,怎麼又教我西村去報這個信?”麗卿道:“你休要問我,我明日決定要去也。
”尉遲大娘道:“姑娘還是真話,還是假話?”麗卿道:“我說什麼假話!”尉遲大娘聽得麗卿認真要死,止不住淚如泉湧。
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