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将奏凱捷

關燈
秦會、張大能死命敵住。

    戰不數合,兩人知不是頭,約兵馬退轉,官兵已潮湧般殺上。

    陶震霆見秦張二賊去遠,便挂了雙錘,取下那杆溜金火槍,扳開火機,隻聽撲通一聲,陣雲中張大能中槍落馬。

    秦會大驚。

    官兵緊緊追上,秦會領敗兵退入蛇角嶺。

    官兵已到山下,四面攻圍,秦會死命守住。

    陶震霆正拟悉力攻打,忽接到辛從忠破鹽山的捷報。

    陶震霆便傳令軍士少息,次日再行攻打。

     卻說辛從忠破了鹽山,便委偏将守山,自己領兵五千去接應鄧宗弼。

    那鄧天保、王大壽兩員賊将,日日苦鬥鄧宗弼。

    鄧宗弼天生神力,轉戰不衰,那二人兀自筋疲力盡。

    這日重複交鋒,鄧宗弼見他二人力氣已盡。

    便大奮神威。

    展開雙劍,分明雙龍飛舞,卷入賊軍。

    鄧天保措手不及,劍光撞着,頭顱早已飛去。

    王大壽大驚飛逃,鄧宗弼驅兵殺上,賊兵大敗。

    王大壽逃出陣雲,恰好辛從忠大隊兵馬掩來。

    王大壽舍命沖突,辛從忠見了,一飛标過去,正中咽喉,攧下馬去。

    鄧宗弼、辛從忠合兵一處,殺得賊兵一個不留。

    忽報張應雷帶領得勝兵,持着趙富首級轉來。

     鄧辛二将皆喜,忙問緣由。

    張應雷道:“小弟攻虎翼山,連攻了七日,賊人堅守不出。

    小弟使個見識,教偏将假扮救兵,沖入重圍。

    這趙富果然殺出,吃小弟誘入陣中斬了,便驅兵殺入虎翼山,将賊兵殺盡,寨栅盡行燒毀,得勝回來。

    ”衆人齊聲稱妙。

     當時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合兵一處,回到鹽山。

    忽報陶震霆持着秦會首級,帶了得勝兵轉來。

    衆人喜問其故,陶震霆道:“小弟攻蛇角嶺,隻攻了一日,賊人銳氣已盡。

    小弟見了,便策衆奮力攻關。

    關上賊兵守了山,小弟破關而入,秦會情急自刎。

    小弟揮衆殺盡賊兵,焚毀寨栅,得勝回來。

    ”衆人都歎服。

    當時鄧、辛、張、陶四人共議,檄天津、河間、武定三府官員前來妥辦善後事宜。

    這裡鹽山寨栅,亦燒毀淨盡,四人統領人馬,大掌得勝鼓,回大營去了。

     卻說張經略在梁山,接到鄧宗弼等送來盜魁宋江,并擒賊有功之漁戶賈忠、賈義。

    張公大喜,使教左右取出三萬貫錢,加了兩套花紅,賞那二人,又各賜防禦職銜,就以長清縣下北境三百戶封那二人。

    二人叩謝領賞而去。

    當将擒獲渠魁之事,恭折奏聞,差康捷赍奏前去。

    張公便與賀太平、蓋天錫、雲天彪、陳希真查點就擒賊目名數,計現在梁山就擒十三人: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柴進、朱仝、雷橫、戴宗、裴宣、樊瑞、張青、孫二娘、段景住;曹州府監内三人:燕順、石勇、李立;大名府監内二人:張橫、張順;兖州府監内四人: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青州府監内九人:史進、劉唐、李忠、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朱武、鮑旭、朱貴;沂州府監内五人:李逵、穆洪、李俊、黃信、歐鵬:共計三十六人。

    張公傳令提取。

    不數日都陸續解到,張公吩咐裝起三十六輛陷車,把那三十六人推入釘固了。

    傳令将忠義堂燒毀,伐倒替天行道杏黃旗的旗竿,所有宋江僞造違禁之旗傘袍服兵符印信一切等物,亦盡行銷毀。

    前所抄出梁山之錢糧金帛,一半入官,一半賞賜随營效力将弁兵丁,并陣亡家屬,被難人民。

    然後與賀太平、蓋天錫、雲天彪、陳希真統領大兵,押解三十六賊,并一切俘虜首級,盡出梁山,駐屯曹州,一面等待鄧辛等四将捷報,一面恭候聖旨發放。

     且說天子自二月二十日郊餞大經略張叔夜出師之後,自四月初一日起,便日日命駕親登朝陽門一次,以望山東,躬自禱告:“皇天深仁,祖宗厚德,保佑此番師出成功,狂寇殄平,士民安樂。

    ”到了七月初十日,天子正在朝陽門,忽遠遠望見一張紅旗,須臾流星掣電價到了面前,正是經略報捷本章。

    天于大喜,傳旨取張叔夜奏章進覽。

    黃門官領旨下城,取那奏章上呈禦前。

    天子覽畢,龍顔大悅,命駕還宮,差官随駕入城。

    城中文武大臣,及衆官士民,俯伏道旁,齊呼萬歲。

    天子還宮,先命具儀恭詣天壇、太廟謝恩,各大臣恭賀。

    同日又接到康捷赍米擒獲渠魁的奏章。

    天子愈喜,即日傳出褒嘉張叔在等的恩旨,着康捷先行赍去。

    所有一切慶典,着該部查明具奏,俟奏凱之日,一體施行。

    按下慢表。

     且說張叔夜統大軍到了曹州,當日即逢康捷赍着恩旨轉來。

    張叔夜率領諸将跪迎,恭聽開讀畢,所有賞赍恩典,悉遵頒诏。

    叔夜等舞蹈謝恩,各官慶賀。

    賀太平、蓋天錫、雲天彪、陳希真等同在曹州,與山東制置使清萬年辦理善後事宜,一面等待鄧辛等四将捷報。

    到得八月初旬,忽報鄧辛等四将蕩平了鹽山、虎翼山、蛇角嶺,領兵轉來,張公大喜,衆将皆喜。

    此時山東、河北,一應強梁寇盜,掃除盡淨,四方道路平通,商旅行李遊行無礙,一座城鄉村落,士民老幼,共享升平,安居樂業,所有營汛兵弁,個個韬戈束甲,從此不複用兵。

    萬姓三軍,歡呼動地。

    張叔夜又拜本章,差康捷上京報鹽山之捷。

    康捷責着恩旨轉來,叔夜與諸将恭迎開讀。

    内載“所有臨陣有功各大臣,一體來京,候朕施恩”等谕。

    張叔夜謝恩畢,宣谕各官知悉。

    即日張叔夜率領諸将,一齊起身,奏凱還朝。

    隻因這一去,有分教:放牛歸馬,共成王室功勳;跨鶴騎鲸,表出天曹來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