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随心咒經(亦名多唎心經)
關燈
小
中
大
。
則一切惡鬼不能侵損。
又法咒昌蒲根一千八遍。
持與貴人便得财物。
又法欲得求财。
取安悉香小顆。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七日為之。
又法疫氣流行時。
城邑四遠皆病者。
随得一處作壇場。
四畔各量一箭地。
于夜中作。
白日三度散食。
夜亦用。
白汁柴然火。
咒牛乳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到疫病者邊悉除皆差。
若能運心周普使一國界地蒙恩。
又法早起随心稱力辦供養已。
但佛像前至心誦咒滿十萬遍已去。
不假更作餘法。
一切所求但至心誦咒無不稱遂。
一切外法所有禁咒。
以此咒咒之皆破不成矣。
又作咒法。
有種種障難事起。
不及時作取紫橿木。
作小木丁子。
取阿叉利草子作油。
此土大有。
須問胡僧塗一枚丁。
咒一遍擲著火中燒之。
滿一千八遍。
經三日作之。
則毗那夜迦作障難鬼皆遠散去。
又法蛇脫皮和灰燒。
亦得怨家遠去。
又法咒人頭發火中燒之。
則令怨家男不能男。
亦令女不能女。
又令衆人惡眼視之。
又法若婦人難産。
取淨油咒三遍。
塗産門兒則易生。
又法欲得大自在天左右順已者。
取白膠香一片。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
至一千八遍所索不違。
又法受八戒齋。
一日一夜著淨衣裳。
塗地作壇場以箭量之使方。
如前設食。
取大麥生苗。
滿一千八莖咒一千八遍。
初生二三葉者是。
初生細柳枝。
作人形像從頭截之。
乃至于足滿一百八段行誦。
勿斷一分。
更七遍咒之。
即擲火中。
乃至一百八段。
即以左手舒著煙上熏之。
擲著火内盡。
以所熏手把拳。
随意所選。
好家欲來順已者。
随所好人。
即以己眼觀看彼面。
已取。
解放已拳。
便即随順所索不違。
又法道場如前清淨澡洗。
還取樹枝白汁出者為柴。
咒之然火。
一日三時。
以熏陸香擲火中。
乃至一千八遍。
即得金錢一文。
一一時咒一千八遍。
乃至七日随意用之。
又法道場如前至河岸邊。
作清淨香花。
一咒一擲水中。
乃至一千八遍。
作已。
即稱意得少多衣服。
又法道場作法如前。
取茴香子天門冬根白昌蒲白芥子大麥等分。
和一處置一淨器中。
日三時一一時間咒二十一遍。
經七七日已後。
所有上人皆得随順自己。
又法欲得谷米無盡者。
取稻谷一撮白汁木火中燒之。
咒至一千八遍即得。
又法若為他作功德。
随意一切皆須請一切諸佛為護。
須得淨口誦此咒。
咒曰。
南無婆帝吒(一)那利帝吒(二)莎诃(三) 誦亦三七遍。
凡欲誦咒作法者。
當用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作之。
一切皆悉成就。
行此咒法。
食大麥乳糜。
或以水和大麥麨。
或純果或單乞食或不食。
如是七種。
唯得食一種不得雜食。
一日三時洗浴著白淨衣不淫咒法。
如是咒一遍護己身。
二遍護他身。
三遍作界場。
四遍随自自想為界場怨惡不入。
五遍二足四足悉被咒撲。
六遍得入屍陀林。
七遍衆生愛已不起惡念。
又法取青綖。
咒一遍一結如是七結。
系臍下繞腰[打-丁+親]身。
除痔病下痢病。
系項除一切病。
人得毒藥咒之亦差。
若死咒水散灑之即起。
若被他擔。
取水一抄咒七遍自服。
咒被所擔死人即起。
若不起者咒十四遍即起。
乃至德叉迦龍王毒所害者立差。
又取昌蒲咒七遍。
系著臂肘。
在處即得勝。
若婦人乳堅腫者。
咒泥七遍塗之即差。
咒綖七遍系著臂上。
他合毒藥與已不能為害。
一切見不打。
若他被毒亦能去。
此多羅咒一切衆生皆恭敬之。
于淨室中安置觀世音像。
懸以華鬘幡蓋燒沉水香。
一日一夜行道。
誦咒七千遍勿令心亂。
若欲滅罪。
于像前胡跪靜念。
以香華供養誦咒千遍。
滅萬劫生死重罪。
誦咒咒一切病人即差。
若欲聞持不忘。
取昌蒲去皮克記節。
先手把。
誦咒四十遍訖。
置觀世音像腳間。
行道一匝一遍咒三十遍。
即咬取一節訖。
即出戶不用多語。
如是每日一度。
如上經四十日。
乃至節盡即得聞持。
慎之不得見喪孝哭泣。
若見即失。
若欲見觀世音菩薩者。
于淨室中。
用黃土作壇。
壇上安一盞燈。
其燈用蘇然。
又取銀盞于中著石蜜。
及淨水上以紅華蓋之。
沐浴清淨牢持齋戒。
于室中誦一千遍。
觀世音菩薩即來。
必見異相光明。
随何等願皆悉與之。
又法咒馬鞭及杖。
三畫地地上水流。
君杜噜香(熏陸香是) 陀羅尼攝(十一)捉将來縛(五)勒(六)力(六)莎诃 此咒随心用攝鬼。
此一印通于師三藏玄奘法師邊親受。
三藏知此印阙故授與智通師中天竺國長年跋吒那羅延。
與罽賓國沙門喝啰那僧伽。
同三曼茶羅會受持此法。
後因敕召入京。
遂有大總持寺僧智通。
聞解翻譯。
與數十大德求及此印法。
遂流傳翻譯。
通依作壇經七七日。
如法受持願皆滿足。
威力既異于常。
亦不敢流傳于世。
亦有數百誦咒師僧。
于通邊求及此法畢竟不行。
縱得者印法不過三。
通作此法。
觀世音菩薩親自現身。
自外不能具述。
謹依梵本翻出。
總有四十七件。
後同行者。
請依法遵崇。
咒文雖少功德彌多廣說窮劫不盡。
觀自在菩薩随心咒經
則一切惡鬼不能侵損。
又法咒昌蒲根一千八遍。
持與貴人便得财物。
又法欲得求财。
取安悉香小顆。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七日為之。
又法疫氣流行時。
城邑四遠皆病者。
随得一處作壇場。
四畔各量一箭地。
于夜中作。
白日三度散食。
夜亦用。
白汁柴然火。
咒牛乳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到疫病者邊悉除皆差。
若能運心周普使一國界地蒙恩。
又法早起随心稱力辦供養已。
但佛像前至心誦咒滿十萬遍已去。
不假更作餘法。
一切所求但至心誦咒無不稱遂。
一切外法所有禁咒。
以此咒咒之皆破不成矣。
又作咒法。
有種種障難事起。
不及時作取紫橿木。
作小木丁子。
取阿叉利草子作油。
此土大有。
須問胡僧塗一枚丁。
咒一遍擲著火中燒之。
滿一千八遍。
經三日作之。
則毗那夜迦作障難鬼皆遠散去。
又法蛇脫皮和灰燒。
亦得怨家遠去。
又法咒人頭發火中燒之。
則令怨家男不能男。
亦令女不能女。
又令衆人惡眼視之。
又法若婦人難産。
取淨油咒三遍。
塗産門兒則易生。
又法欲得大自在天左右順已者。
取白膠香一片。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
至一千八遍所索不違。
又法受八戒齋。
一日一夜著淨衣裳。
塗地作壇場以箭量之使方。
如前設食。
取大麥生苗。
滿一千八莖咒一千八遍。
初生二三葉者是。
初生細柳枝。
作人形像從頭截之。
乃至于足滿一百八段行誦。
勿斷一分。
更七遍咒之。
即擲火中。
乃至一百八段。
即以左手舒著煙上熏之。
擲著火内盡。
以所熏手把拳。
随意所選。
好家欲來順已者。
随所好人。
即以己眼觀看彼面。
已取。
解放已拳。
便即随順所索不違。
又法道場如前清淨澡洗。
還取樹枝白汁出者為柴。
咒之然火。
一日三時。
以熏陸香擲火中。
乃至一千八遍。
即得金錢一文。
一一時咒一千八遍。
乃至七日随意用之。
又法道場如前至河岸邊。
作清淨香花。
一咒一擲水中。
乃至一千八遍。
作已。
即稱意得少多衣服。
又法道場作法如前。
取茴香子天門冬根白昌蒲白芥子大麥等分。
和一處置一淨器中。
日三時一一時間咒二十一遍。
經七七日已後。
所有上人皆得随順自己。
又法欲得谷米無盡者。
取稻谷一撮白汁木火中燒之。
咒至一千八遍即得。
又法若為他作功德。
随意一切皆須請一切諸佛為護。
須得淨口誦此咒。
咒曰。
南無婆帝吒(一)那利帝吒(二)莎诃(三) 誦亦三七遍。
凡欲誦咒作法者。
當用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作之。
一切皆悉成就。
行此咒法。
食大麥乳糜。
或以水和大麥麨。
或純果或單乞食或不食。
如是七種。
唯得食一種不得雜食。
一日三時洗浴著白淨衣不淫咒法。
如是咒一遍護己身。
二遍護他身。
三遍作界場。
四遍随自自想為界場怨惡不入。
五遍二足四足悉被咒撲。
六遍得入屍陀林。
七遍衆生愛已不起惡念。
又法取青綖。
咒一遍一結如是七結。
系臍下繞腰[打-丁+親]身。
除痔病下痢病。
系項除一切病。
人得毒藥咒之亦差。
若死咒水散灑之即起。
若被他擔。
取水一抄咒七遍自服。
咒被所擔死人即起。
若不起者咒十四遍即起。
乃至德叉迦龍王毒所害者立差。
又取昌蒲咒七遍。
系著臂肘。
在處即得勝。
若婦人乳堅腫者。
咒泥七遍塗之即差。
咒綖七遍系著臂上。
他合毒藥與已不能為害。
一切見不打。
若他被毒亦能去。
此多羅咒一切衆生皆恭敬之。
于淨室中安置觀世音像。
懸以華鬘幡蓋燒沉水香。
一日一夜行道。
誦咒七千遍勿令心亂。
若欲滅罪。
于像前胡跪靜念。
以香華供養誦咒千遍。
滅萬劫生死重罪。
誦咒咒一切病人即差。
若欲聞持不忘。
取昌蒲去皮克記節。
先手把。
誦咒四十遍訖。
置觀世音像腳間。
行道一匝一遍咒三十遍。
即咬取一節訖。
即出戶不用多語。
如是每日一度。
如上經四十日。
乃至節盡即得聞持。
慎之不得見喪孝哭泣。
若見即失。
若欲見觀世音菩薩者。
于淨室中。
用黃土作壇。
壇上安一盞燈。
其燈用蘇然。
又取銀盞于中著石蜜。
及淨水上以紅華蓋之。
沐浴清淨牢持齋戒。
于室中誦一千遍。
觀世音菩薩即來。
必見異相光明。
随何等願皆悉與之。
又法咒馬鞭及杖。
三畫地地上水流。
君杜噜香(熏陸香是) 陀羅尼攝(十一)捉将來縛(五)勒(六)力(六)莎诃 此咒随心用攝鬼。
此一印通于師三藏玄奘法師邊親受。
三藏知此印阙故授與智通師中天竺國長年跋吒那羅延。
與罽賓國沙門喝啰那僧伽。
同三曼茶羅會受持此法。
後因敕召入京。
遂有大總持寺僧智通。
聞解翻譯。
與數十大德求及此印法。
遂流傳翻譯。
通依作壇經七七日。
如法受持願皆滿足。
威力既異于常。
亦不敢流傳于世。
亦有數百誦咒師僧。
于通邊求及此法畢竟不行。
縱得者印法不過三。
通作此法。
觀世音菩薩親自現身。
自外不能具述。
謹依梵本翻出。
總有四十七件。
後同行者。
請依法遵崇。
咒文雖少功德彌多廣說窮劫不盡。
觀自在菩薩随心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