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随心咒經(亦名多唎心經)
關燈
小
中
大
祈一切願印第四十七(共前印同)
左手大指屈而向掌。
又屈頭指須離大指頭四五分許。
中指已下三指總申相搏。
以印橫側著于心上。
指頭向右。
誦身咒。
此一法印欲求願時。
先作縱廣四肘水壇。
懸諸幡蓋種種莊嚴。
于其壇中著随心像。
當其像前列著四碗。
其四碗中各盛一味。
謂石蜜沙糖乳蜜。
如是等物須各盛供養。
散種種花燒沉水香供養像已。
對像至心發露忏悔。
随其所願仰祈請竟。
像前作印。
以袈裟覆以淨巾覆其印。
作法已。
至心誦咒滿八百遍更莫餘緣。
誦此咒竟。
随心所願悉得稱意。
随事大小。
一日乃至七日。
日三時晨朝日中黃昏。
依前法作印。
必果所願除不至心。
随心解一切神鬼金剛等法印第四十八 兩手合掌。
掌背相著。
當心嗔怒。
至心誦前身咒二七遍已。
急翻兩手正合掌已。
又誦七遍。
誦七遍已。
即以兩手急開之。
作此印時。
能破一切作法之人所作之法。
皆悉不成。
此印即是觀世音菩薩成道降魔印法。
同心善知識等請不流傳。
非其人若妄流傳殃及其身。
又雲未經入三曼茶羅大法壇者慎勿令見。
觀世音菩薩随心母陀羅尼印第四十九 二手合掌。
十指皆豎。
掌内少令空兩腕相著。
正當心此印。
空心合掌運心。
以十方世界中所有一切香華供具。
盡用回向供養觀世音菩薩等。
觀世音菩薩心無異。
自然遍滿廣大供養。
總攝印咒第五十 兩手腕仰相叉。
右手大母指押左手大母指。
兩手八指急怒把拳。
咒曰。
唵(一)薩婆那庾多(二)慕陀啰(二合)耶(三)盤陀盤陀(四)莎(去)诃(五) 此總攝印咒。
能總攝一切印咒等。
若受持此咒者。
盡一形不得食五辛酒肉葫荽芸薹。
勿淫。
清淨梵行常念觀世音菩薩名号。
齋戒一心者。
誦此咒滿十萬遍已。
滅八萬億劫生死重罪。
若滿二十萬遍。
命終生無量壽國。
面見觀世音菩薩得四果位。
乃至三十萬遍已上。
功德不可思議不可度量。
後身成菩薩道漸進成佛。
若每且欲起時。
以淨水洗手漱口誦咒。
咒衣三遍訖著。
所行往處坐卧處。
不遇禍對。
惡神見即遠離。
惡人百步不敢興害。
若欲食時。
咒一切食食者。
四百四病并得除差。
力生十倍亦辟鬼神。
若先被九十五種魔并鬼神等入身内者。
或攝人心神不令念佛誦經。
令人樂說空。
令人貢高自大自贊毀他。
論義覓勝欲得利養。
欲得作人師法主。
輕慢經像。
貪嗔愚癡多睡多眠或喜或嗔。
咒食咒水飲水。
入其腹内。
諸魔鬼神等并皆走出。
心還清淨除差。
若欲遠行。
淨洗浴身著淨衣服誦咒一遍護自身。
二遍護同伴。
三遍曼茶羅法界四方皆結。
五遍二足四足皆來歸敬。
六遍堪入屍陀林中惡羅刹鬼中無畏。
七遍一切衆生見者皆歡喜。
若身中毒沉重不能動者。
令童女搓綖作繩。
誦咒咒繩。
一遍作一結至七結。
以系手臂及沉重上。
即得身輕豐足氣力。
若中藥欲死。
咒水散灑其身頭面立即得差。
又法咒石子四枚。
置住處四方結界亦辟一切。
欲去即收持行。
又法咒四方草。
各結草為界亦辟一切。
欲去解結。
若行處被人陵者。
咒白縷索。
咒一遍一結乃至二十一結。
其人則惛迷不能前進。
離此惡人乃至惡賊。
遠行。
咒一遍解去一結。
解二十一結訖。
其人還複如本。
若不能解得罪。
若無白縷。
衣帶草等并得。
若有惡人。
謗法惡心惡口惡性惡行。
取其頭發咒擲火中燒。
其人被一切人惡眼視之。
不解即傷命若。
遭惡瘡。
咒淨土和水塗之即差。
腫亦準此。
又法用白汁木然火。
取粳米胡麻二種。
和搗取少許。
咒之一遍一擲。
火中燒之滿一千八遍。
一日三時作之。
自身增加色力。
又法日未出時及日沒後。
以左手撮取粳米細糠咒之。
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一一稱其姓名。
如是七夜為之。
滿一千八遍。
随心所念男女皆歡喜愛樂。
又法取白芥子一枚。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則喝啰阇波弭歡喜敬信。
諸餘妃主亦同準此。
一切所求善事皆吉。
唯不得生染著心。
若起染著心作法不成。
又法取君杜噜香(熏陸香是)咒三遍擲一火中燒之。
平旦午時向暮一日三時。
如是滿七日歸得種種财寶。
又法咒香華三遍擲火中燒之一日三度。
如是滿七日即得衣裳。
又法白月八日持齋在清淨地。
咒粳米飯一撮。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則家内五谷常豐無乏。
又法咒昌蒲根一百八遍口含之。
則一切言論處。
及官府申理處。
若鬥诤處皆悉勝他。
又召法取安息香和酥為丸。
丸别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則一切摩诃提婆大鬼王。
并所管一切神鬼無不歸伏。
又法用前樹王木柴燒之。
馺馺咒雄黃。
擲著火中燒之。
其火變作金色亦如藥色。
如是七日大得金用。
又雲隻此藥成金也。
仍取赤色乳牛犢子赤色者。
令童女子構乳。
作酪作生酥。
投藥上安火中冷即段取。
此名秘法不可妄傳。
買此藥時一問即取。
又雲不得還價上下。
若依常法高下诤價作法不成。
又法咒昌蒲根一千八遍。
常系臂上行
又屈頭指須離大指頭四五分許。
中指已下三指總申相搏。
以印橫側著于心上。
指頭向右。
誦身咒。
此一法印欲求願時。
先作縱廣四肘水壇。
懸諸幡蓋種種莊嚴。
于其壇中著随心像。
當其像前列著四碗。
其四碗中各盛一味。
謂石蜜沙糖乳蜜。
如是等物須各盛供養。
散種種花燒沉水香供養像已。
對像至心發露忏悔。
随其所願仰祈請竟。
像前作印。
以袈裟覆以淨巾覆其印。
作法已。
至心誦咒滿八百遍更莫餘緣。
誦此咒竟。
随心所願悉得稱意。
随事大小。
一日乃至七日。
日三時晨朝日中黃昏。
依前法作印。
必果所願除不至心。
随心解一切神鬼金剛等法印第四十八 兩手合掌。
掌背相著。
當心嗔怒。
至心誦前身咒二七遍已。
急翻兩手正合掌已。
又誦七遍。
誦七遍已。
即以兩手急開之。
作此印時。
能破一切作法之人所作之法。
皆悉不成。
此印即是觀世音菩薩成道降魔印法。
同心善知識等請不流傳。
非其人若妄流傳殃及其身。
又雲未經入三曼茶羅大法壇者慎勿令見。
觀世音菩薩随心母陀羅尼印第四十九 二手合掌。
十指皆豎。
掌内少令空兩腕相著。
正當心此印。
空心合掌運心。
以十方世界中所有一切香華供具。
盡用回向供養觀世音菩薩等。
觀世音菩薩心無異。
自然遍滿廣大供養。
總攝印咒第五十 兩手腕仰相叉。
右手大母指押左手大母指。
兩手八指急怒把拳。
咒曰。
唵(一)薩婆那庾多(二)慕陀啰(二合)耶(三)盤陀盤陀(四)莎(去)诃(五) 此總攝印咒。
能總攝一切印咒等。
若受持此咒者。
盡一形不得食五辛酒肉葫荽芸薹。
勿淫。
清淨梵行常念觀世音菩薩名号。
齋戒一心者。
誦此咒滿十萬遍已。
滅八萬億劫生死重罪。
若滿二十萬遍。
命終生無量壽國。
面見觀世音菩薩得四果位。
乃至三十萬遍已上。
功德不可思議不可度量。
後身成菩薩道漸進成佛。
若每且欲起時。
以淨水洗手漱口誦咒。
咒衣三遍訖著。
所行往處坐卧處。
不遇禍對。
惡神見即遠離。
惡人百步不敢興害。
若欲食時。
咒一切食食者。
四百四病并得除差。
力生十倍亦辟鬼神。
若先被九十五種魔并鬼神等入身内者。
或攝人心神不令念佛誦經。
令人樂說空。
令人貢高自大自贊毀他。
論義覓勝欲得利養。
欲得作人師法主。
輕慢經像。
貪嗔愚癡多睡多眠或喜或嗔。
咒食咒水飲水。
入其腹内。
諸魔鬼神等并皆走出。
心還清淨除差。
若欲遠行。
淨洗浴身著淨衣服誦咒一遍護自身。
二遍護同伴。
三遍曼茶羅法界四方皆結。
五遍二足四足皆來歸敬。
六遍堪入屍陀林中惡羅刹鬼中無畏。
七遍一切衆生見者皆歡喜。
若身中毒沉重不能動者。
令童女搓綖作繩。
誦咒咒繩。
一遍作一結至七結。
以系手臂及沉重上。
即得身輕豐足氣力。
若中藥欲死。
咒水散灑其身頭面立即得差。
又法咒石子四枚。
置住處四方結界亦辟一切。
欲去即收持行。
又法咒四方草。
各結草為界亦辟一切。
欲去解結。
若行處被人陵者。
咒白縷索。
咒一遍一結乃至二十一結。
其人則惛迷不能前進。
離此惡人乃至惡賊。
遠行。
咒一遍解去一結。
解二十一結訖。
其人還複如本。
若不能解得罪。
若無白縷。
衣帶草等并得。
若有惡人。
謗法惡心惡口惡性惡行。
取其頭發咒擲火中燒。
其人被一切人惡眼視之。
不解即傷命若。
遭惡瘡。
咒淨土和水塗之即差。
腫亦準此。
又法用白汁木然火。
取粳米胡麻二種。
和搗取少許。
咒之一遍一擲。
火中燒之滿一千八遍。
一日三時作之。
自身增加色力。
又法日未出時及日沒後。
以左手撮取粳米細糠咒之。
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一一稱其姓名。
如是七夜為之。
滿一千八遍。
随心所念男女皆歡喜愛樂。
又法取白芥子一枚。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則喝啰阇波弭歡喜敬信。
諸餘妃主亦同準此。
一切所求善事皆吉。
唯不得生染著心。
若起染著心作法不成。
又法取君杜噜香(熏陸香是)咒三遍擲一火中燒之。
平旦午時向暮一日三時。
如是滿七日歸得種種财寶。
又法咒香華三遍擲火中燒之一日三度。
如是滿七日即得衣裳。
又法白月八日持齋在清淨地。
咒粳米飯一撮。
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則家内五谷常豐無乏。
又法咒昌蒲根一百八遍口含之。
則一切言論處。
及官府申理處。
若鬥诤處皆悉勝他。
又召法取安息香和酥為丸。
丸别咒一遍一擲火中燒之。
如是滿一千八遍。
則一切摩诃提婆大鬼王。
并所管一切神鬼無不歸伏。
又法用前樹王木柴燒之。
馺馺咒雄黃。
擲著火中燒之。
其火變作金色亦如藥色。
如是七日大得金用。
又雲隻此藥成金也。
仍取赤色乳牛犢子赤色者。
令童女子構乳。
作酪作生酥。
投藥上安火中冷即段取。
此名秘法不可妄傳。
買此藥時一問即取。
又雲不得還價上下。
若依常法高下诤價作法不成。
又法咒昌蒲根一千八遍。
常系臂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