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報記輯書卷第四

關燈
不中人立。

    複有兩人。

    手把鐵棒修理門首。

    操因問把棒人。

    此是何。

    曹司答雲。

    是猛火地獄。

    拟着持戒不全人。

    或修善中休人。

    知而故犯。

    死入此處。

    聞道有一楊師操。

    一生喜論人過。

    每告官司道他長短。

    逢人詐言慚愧。

    有片侵陵實不能忍。

    今欲遣入此處。

    故修理之。

    其人今日是四月八日。

    家人為操身死布施齋供。

    曹司平章還欲放歸。

    未得進止。

    我在此間待師操。

    操便叩頭禮謝自雲。

    楊師操者弟子身是。

    願作方便。

    若為得脫。

    此人答雲。

    你但至心禮十方佛。

    殷心忏悔改卻毒心。

    即随往生。

    不來此處。

    雖懷惡意一期能悔。

    如菩薩行。

    不惜身命得生淨土。

    師操得此語已。

    即便依教發露殷勤忏悔。

    遂放還家。

    經三日得活。

    操得稣已具述此事。

    操於後時便向惠靖禅師處改過忏悔。

    身今見在。

    年至七十有五。

    每一食長齋六時禮忏。

    操田臨官道。

    因行看麥。

    見牛三頭暴食麥苗。

    操就牛慚愧。

    不複驅出。

    歸家後日行麥不死。

    但有牛迹。

    泾陽西界有陳王佛堂。

    多人聚集。

    操向衆人具述其事。

    道俗驚怪禮忏彌殷。

    其夜作夢見有人來語操雲。

    我是使人故來誡你。

    你既止惡更不追你。

    但你勤誠修善。

    不須憂之。

    有僧見操。

    傳向臨說。

     唐冀州頓丘縣有老母姓李 年可七十。

    無子孤老。

    唯有奴婢兩人。

    家鎮酤酒。

    添灰少量分毫經紀。

    貞觀年中因病氣斷。

    死經兩日。

    兇器已具。

    但以心上少溫。

    然始蘇活。

    口雲。

    初有兩人并着赤衣。

    門前召出之。

    有上符遣追。

    便即随去。

    行至一城。

    有若州郭。

    引到側院。

    見一官人。

    衣冠大袖憑案而坐。

    左右甚多。

    階下大有着枷鎖人。

    防援如生。

    官府者遣問老母。

    何因行濫酤酒多取他物。

    拟作法華經已向十年何為不造。

    老母具言。

    酒使婢作。

    量亦是婢。

    經已付錢一千文與隐師。

    即遣追婢。

    須臾即至。

    勘當元由。

    婢即笞四十放還。

    遣問隐師。

    報雲。

    是實。

    乃語老母雲。

    放汝七日去。

    經了當來得生善處。

    遂爾得活。

    複有人問。

    勘校老母。

    初死之時。

    婢得惺悟久而始蘇。

    腹背青腫。

    蓋是四十杖迹。

    隐禅師者。

    本是客僧。

    配寺頓丘。

    年向六七十。

    自從出家即頭陀乞食。

    常一食齋。

    未嘗暫辍。

    遠近大德并皆敬慕。

    老母病死之後。

    隐師夢有赤衣人來問。

    夢中答雲。

    造經是實。

    老母乃屈鄉闾眷屬及隐禅師行道。

    雇諸經生衆手寫經。

    經了正當七日。

    還見往者二人來前。

    母雲。

    使人已來。

    并皆好住。

    聲絕即死。

    隐師見存。

    道俗欽敬。

     唐貞觀中。

    有人任巂州一縣令。

    往高昌。

    於寺得一真珠像。

    至京師諸大寺。

    欲與千貫錢買之。

    不肯。

    遂毀破。

    賣得一千三百貫。

    後月餘患腫。

    寤寐之間。

    見一僧雲。

    何因毀壞尊像。

    遂遣人拔其舌。

    長尺餘。

    苦痛呻吟。

    數日而死。

    德安縣令薛達。

    備知此事。

     唐顯慶三年。

    徐玉任晉州刺史之時。

    有屠兒在市東衖。

    殺一豬。

    命斷湯燖。

    皮毛并落。

    死經半日。

    貪殺餘豬。

    未及開解。

    至曉以刀破腹。

    長劃腹。

    下一刀刃猶未入腹。

    其豬忽起走出門。

    直入市西壁。

    至一賢者店内床下而卧。

    市人競往看之。

    屠兒猶執刀逐走。

    看者問其所由。

    屠兒答雲。

    我一生已來殺豬未曾聞見此事。

    猶欲将去。

    看者數百人。

    皆瞋責屠兒。

    競出錢贖得。

    諸人共為造舍安置。

    身毛久始得生。

    胭下及腹下瘡處差已作大肉疣。

    粗如臂許。

    出入往來常不污其室。

    性潔不同餘豬。

    至四五年方卒(并州晉陽縣人王同仁徐王府〔掾〕正具見說之)。

     僧義孚 青社人。

    解琴。

    寓於江陵龍興寺。

    行止詭谲。

    府主優容之。

    俾赍錢帛。

    詣西川寫藏經。

    或有人偷竊社戶所造藏經出貨。

    義孚以廉價贖之。

    其羨财。

    遂為所有。

    一旦發覺賣經者。

    斃於枯木下。

    此僧雖免罪。

    未久得疾。

    兩唇反引。

    有似驢口。

    具熱痛不可忍也。

    人皆畏見。

    苦楚備極而死。

    同寺有數輩。

    販鬻經像。

    懼而舍财。

    修功德以孚為鑒戒。

     冥報記輯書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