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卷十

關燈
不能擾動他們。

    你應當恭敬欽承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遺留下來的軌範。

     阿難立即從自己的座上起身,聆聽完佛開示和教誨後,頂禮膜拜,恭恭敬敬地奉持着如來法旨,心中憶持着勿使忘失。

    阿難在大衆中,反複向佛說,如佛你所說五蘊相中,五種虛妄,是本想心。

    我們平時沒有聽過如來的微細開示,還有這五蘊是一并消除呢?還是依次而除盡?像這五重妄想,在哪裡為其界線呢?唯願如來發大慈悲,宣示大法,為這裡的大衆進一步開示,清淨他們的心目,并且也為将來末法時期的衆生作正确的眼目。

     佛告訴阿難,精微真如是妙明的,本覺是圓融清淨的,并不留有生與死以及種種的塵垢雜染。

    甚至于虛空,都是因妄想而生起的。

    這都是源于本覺妙明真精,一念妄動便生發出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以虛為實。

    妄的根本是無因的,于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之為自然。

    那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都是衆生妄惑之心的計度。

     阿難,若是知道妄想有所起處,可以說妄想以為因緣,若是妄想原無起處,當體全空,如果再說妄想為因緣者,也同樣原無所有了。

    何況外道不知道因緣,推為自然的了。

    因此如來為你們發明真相,要你們知道五蘊本因,同是妄想的道理。

    如你的身體,先因父母想生,再由自己想心,與父母想心,感應和合,進而可傳續命根。

    如果自己無想,有應無感,則不能來續命。

    正如我從前說過的,心中想着醋味,口水便生出口水,心想登高,足心便生酸的感覺。

    然而,并沒有懸岩也沒有醋物,你的身體必然不是虛妄之類,為何你的口水會因談醋而出呢?可知口水由想而來,而你的身體虛妄應同于口水。

    因此當知你現前的色身,叫做堅固第一妄想,即如此所說的,臨高想心,便能使你的身體真的感受到酸澀,這說明因受心生,能感動色體。

    所以你現前順益而樂違損而苦兩種交互來往現象,叫做虛明第二妄想。

    由于你念慮,支使你的色身,身體并不是念慮虛這類東西,為何你的身體會随念慮而動。

    種種取像,心念一生,随念取像,這個色身時時與念相應。

    這念慮寤時為想象之心,寐時為夢中之念,則你的想念搖動妄情,這叫做融通第三妄想。

    人現前身中遷流變化之理從不停住,運運密密,指甲長長,毛發生起,生氣消退,容顔衰皺,日日夜夜,生滅滅生,疊相更代,但自己卻沒有感覺。

     阿難,這若不是你,為何說是體的變遷?假如真的是你,為何你又沒有感覺呢?你現前行蘊,念念不停,這叫做幽隐第四妄想。

    還有你離于諸想無複生滅的精明不動,名之為恒常者,在身體上不出見聞覺知。

    如果确實是精真不動恒常之性,不能容留妄習,為何你從前曾看見過的奇異之物,經過數年後,憶忘了,其後忽然重又看見這異物,記憶宛然複現,并不曾遺失。

    這是習氣内熏之力,種子仍在八識田中,則這精明了知之性,即現前見聞覺,同一無分别性,湛然不動之中,前念後念,不斷受熏,并沒有停止之時,分别其間頭數,無量無邊,無法籌算。

     阿難,應當知道這湛然不動搖,并非你的精真本性,正如急流之水,看起來似平靜,其實因為流急了而看不見,并不是不流。

    如果不是妄想根元仍在,怎麽能受妄習所熏染?除非是寂滅現前,六根互用合開成就,此妄想方可絕盡,不然,妄想永遠也不會消滅。

    所以你現在見聞知覺中,串穿習氣微細種子多少,令不遺失,則湛然明了阿賴耶識内,一分無明,即名罔象。

    這無明為能串,六根中習氣為所串,和合真如,非一非異,故言虛無。

    居四蘊之後,為第五。

    凡夫計為命根,二乘計為涅槃,無而作有,虛而作實,故為颠倒,對前四蘊行相粗顯,故言微細精想。

     阿難,這五蘊為五種妄想所成,你現在要想知從識蘊到色蘊,彼此相因的界線,以及其中淺深之義。

    隻有色與空,是色蘊的邊際,隻有觸與離,是受蘊的邊際,隻有記與忘,是想蘊的邊際,隻有滅與生,是行蘊的邊際。

    湛入合湛,是識蘊的邊際,這五蘊之元,重疊生起,生是因依識而有,滅随從色而除,已得圓通,即齊佛果,五蘊妄想,頓然俱空。

    但無始習氣,遇事便興,如要遇事不興,非可頓然而除,因而必須安立聖位,曆事造修,才可除滅。

    我已示你劫波巾結,為何你還不明白,再來詢問呢?你應當将這妄想的根元,以及心得以開通的法門,傳示給将來末法世中的衆修行着,使他們認識虛妄,深厭妄想自生,知求涅槃境界,而不貪戀三界。

     阿難,如果有人将遍滿十方所有虛空裝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般多的衆佛們,一心承事供養,心無虛度。

    你以為如何呢!這人以此施佛的因緣,所獲得福報多不多呢? 阿難回答說,虛空無盡,珍寶無邊。

    從前有一個衆生向佛施舍七文錢,舍身之後便獲得了轉輪王位的大好福報,阿況現前虛空窮盡十方,佛土又充滿虛空,都施珍寶于其中,雖然窮劫思之議之,尚不能及其分量,這樣多的福報如何更有邊際呢? 佛告訴阿難:衆佛如來,說的話從不虛妄,假如有人身犯了小乘的四重罪和大乘的十波羅夷罪,瞬息之間經過這方、那方的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地獄,沒有不經曆的,但隻要能夠以一念将此法門,在末法之世中去開示那些未學之人,那麽這人的罪業孽障,應念之間便已消滅,立即變他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土。

    他所得到的福報超過前面所說那位施者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此乃至于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難,如果有衆生,能誦念這部經,能夠持誦這個神咒,那麽他的功德如我廣說,窮劫不盡。

    依我的教導,如教去修行辦道,直到成就菩提聖果,不會遭遇魔業。

    佛說完這部經,在座聽法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以及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他方世界的菩薩,二乘聖仙童子,以及發心向佛的大力鬼神等,皆大歡喜,向佛禮敬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