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卷九

關燈
交互湧動,因此才現出這些事境。

    衆生因為頑迷而不能自己忖量,碰上這些因緣時,心迷而不能識破,還說登上了聖境,造成如此大妄語,當堕入無間地獄。

    你們應當依照如來的說法,在我滅度後的末世中傳示如來的這個法義,使廣大的衆生開悟,使衆生們不被天魔占得便宜,保護持守正确的修行之路,從而成就無上覺道。

     阿難,那些善男子修行正等正覺正持三摩提,他們的受蘊已經絕盡,雖然還沒有達到完全漏盡,但他們的心卻能夠離開自己的形體,如同鳥離開鳥籠一樣,有一定的修行成就,這時以自己的凡俗之身,經曆着菩薩六十聖位境界,得意自在地感受自己的身體随意無礙地往來于這些境界之中。

    就像熟睡中的人說夢語,其人雖然深然不覺知,但他的話已成為音韻句式,使沒有睡着的人完全懂得他的夢語,這名叫想蘊境地。

    在些境地中如果遊動的念想絕盡,浮想消除,心體妙明覺悟,如同洗去塵垢一樣,這時對自己一世的經曆便能夠從生到死,從頭至尾地圓照無餘,這叫做想蘊盡。

    那麽,這樣的修行者就能夠超越煩惱濁垢,觀察這等情形的根由,根本上還是融通妄想所造成的。

     阿難,那些善男子在修行中,受蘊已達虛妙,不遭遇邪想邪慮,心體圓定生慧,即入三摩地正定之中,但是若心體愛戀如此圓融靈明境像,便會為了銳利他如此精妙的思維而貪求巧善之智。

    這時天魔便趁這個方便時機,飛精附人,将魔靈附于這人身上,為其講經說法。

    這個人不察覺是魔附身,反而自稱修得了無上涅槃境界。

    然後對來他這裡尋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鋪坐設場而為他們講法。

    這人的形體,可有種種變化,讓那些求善巧的人看來,一會是比丘,一會是帝釋,一會婦女,一會是比丘尼。

    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見其身上有光明,這人一時愚迷惑亂,以為自己就是菩薩,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這人便令聽講者心性惑亂搖蕩,從而破壞了佛的律儀,暗中施行各種貪欲,這人口中喜說災祥變異,一會對人說如來在某地出世,一會對人說劫難、戰争将臨,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話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資浪費财産。

    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時來惱亂這個修道人。

    當魔心厭足以後,便離開這人的身體,如此情形使這個人及其子都陷入王難。

    你對這種事情應當先有所察覺,才不會堕入輪回,也不會去迷惑無知的衆生,使其不堕無間地獄。

     阿難,又有那些善男子,其受蘊已達虛妙,不遭遇邪想邪慮,心體圓定生慧,但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無端愛戀遊蕩,思維飛揚,貪求經曆種種境像。

    這時天魔趁着這個方便之機,飛精附人,将魔靈附體在這人身上,向他宣說經法。

    這人也不覺知是魔附體,自稱證得了無上涅槃境界。

    對到他這裡追求神遊的善男子,鋪座設場而為他們講法。

    自身形體沒有變化,但聽他講法的人忽然會看自己坐在寶蓮花之中,全身整體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

    所有在場的聽講者,每個人都體驗如此境像,從而産生出從來沒有過的驚喜。

    這人一時愚迷,惑亂心想自己就是菩薩,妄惑之心淫逸奔放,從而破壞了佛的律儀,暗中行種種貪欲,這人口中又喜說諸佛應世,說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薩化身來人間點化衆生等等。

    衆人看見這種情況,心中渴仰傾慕,從而心中隐隐約約便生出邪見,消毀了自己的善根智種,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來惱亂這個修道人。

    當魔心厭足之後,便離開他附體的這個人,這時此人和他的弟子都會遭陷王難。

    你應當對此有所先覺,才不會堕入輪轉之中,不去迷惑無知的衆生,更不使他們堕入無間地獄。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蘊已達虛妙境地,不會遭遇邪慮邪思,心體于圓定之中發明智慧。

    但是這人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由于心中貪愛綿泯,便澄濾其思維,而貪求種種契合它物的景像。

    這時天魔趁機得到方便,飛精附體,将魔靈附體在這人身上,并為他講經說法。

    這人不知覺是魔附體,反而自稱得了無上涅槃境界。

    然後在來他這裡尋求契合境界的善男子中,鋪座設場而為他們講法。

    這人的形體和前來聽講人的形體雖然沒有什麽遷移變化,但他可以使聽講者們在還沒有聽法之前,心便自行開悟,心念能遷移變易潛行無端。

    有的人由此而暫時獲得宿命神通,有的人暫時具有他心通,有的人看得見地獄景像,有的人能了知人世間種種好事和壞事,有的人口中自然說出偈語,有的人自己自然而然便可誦說經文,人人歡喜獲得從未有過的經驗。

    但這個人一時愚迷,妄惑之心認為自己便是菩薩,心中充塞綿愛,從而破壞佛的律儀,暗中施行貪欲。

    嘴上好說有大佛小佛應世,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後佛。

    其中又有什麽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也是這樣的等等。

    衆人看見這種情況,本心遭到邪見熏染,而入邪悟之中,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來煩亂這修道人,當魔厭足而離開此人後,這人及其子都遭陷王難。

    你應當對此先有所覺察,才能不緻于堕入輪回,不會去迷惑無知的衆生,不使他們堕入無間地獄。

     又有些修行的善男子,其受蘊已達虛妙,不會遭邪慮邪思,心體于圓定之中發明智慧。

    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執着于窮究事物變化始終的根本,為精爽思維而貪求辨析,這時天魔趁機得其方便,便将魔靈飛附其人身上,向這人講經說法。

    這個人并不覺知這是天魔附體,也自稱證得無上涅槃境界。

    然後在來他這裡尋求善巧根本的信衆中間鋪座講法。

    此時這人身上具有魔力神威,能夠以魔力制伏求學之人,使他們在他的面前,雖然沒有聽他講法,便已經自然而然心伏于他。

    中此魔的這些人以為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自己的肉身,而父父子子傳宗接代即是法身常住不絕。

    眼前的這些就是佛國,不會再有什麽淨土世界以及光耀金色的佛身了,使人在接受和相信他的說法時已亡失了自己原先的本心,身心命運的歸依于此呈現出從未有過的景像。

    這些人一時愚迷,妄惑之心認為自己就是菩薩,執着于推究心計,破壞佛的律儀,暗中行種種貪欲。

    嘴上好說眼耳鼻舌就是淨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的真正所在。

    使那些無知的人相信這樣的污穢言語,這是蠱毒魇勝惡鬼年老成魔來惱亂這修道人,當魔厭足而離開附體的這人後,這個人及其弟子都要陷入王難。

    你應當對此先有覺察,不緻于陷入輪回,不會迷惑衆生,不使他們堕入無間地獄。

     又有些修學者,其受蘊已達虛妙,不遭遇邪慮邪思,于圓定之中發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愛戀執着于玄想神思感應,而反反複覆地去周密精研它,貪求冥冥感應它。

    這時天魔便趁機得其方便,将魔靈飛附于于其人之身,對他講經說法。

    這人根本沒有覺察這是魔來附體,也自稱是得了無上涅槃境界。

    然後在來他這裡尋求神秘感應的信衆中鋪座講法。

    由于魔力的緣故,這人能夠使聽衆暫時之間看到他具有千百歲高夀的身像,從而心生愛戀而不願離開,甘願做這人的奴仆,不知疲勞地供養服侍這人,這人能使在他座下聽他講法的人各自以為遇到的是先師,是大德大賢,因而心生敬愛,形影相随,由此而獲得從未有過的驚喜。

    這人一時愚迷,妄惑之心以為自己即是菩薩,有菩薩所有的親近心,從而破壞佛的律儀,暗中施行貪欲。

    其人口中好說:我在前世的時候,在某某衆生之中先度了某人,當時,這些人是我的妻妾或兄弟,今天再來相度,讓他們與你相随而歸到某某世界中去供養某佛。

    或者言說:有大光明天,佛住在那裡,一切的如來也生活在那裡等等。

    那些無知的信徒,相信這些虛诳的言說,便遺失了本心。

    這是疠鬼年老成魔時來惱亂這修道人,當魔厭足而離開這人後,這人及其弟子都要遭陷王難。

    你應當對此先有覺察,才不會流入輪回,不會去迷惑無知的衆生,不讓他們堕入無間地獄。

     又有些修行善男子,其受蘊已達虛妙,不遭邪慮邪想,于是從圓定發明智慧。

    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愛戀執着于深靜入潛,便辛勤刻意地去精研它,樂意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