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谛 苦聖谛

關燈
什麼是苦聖谛? 苦聖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傷心、悲鳴、痛苦、憂悶與絕望是苦,求不得是苦。

    略說執著五蘊就是苦。

     什麼是生呢? 不論是任何衆生,從開始入生、住胎、出生、諸蘊的呈現、生起一切感官,即稱為生。

     什麼是老呢? 不論是任何衆生老化、衰退、白發、皺紋、衰弱、感官的退化、即稱為老。

     什麼是死呢? 不論是在任何衆生滅、消失、死亡、壽盡、諸蘊的破離、棄身、喪命,即稱為死。

     什麼是傷心呢? 由于遭受不幸的事憂慮、擔憂、傷心、極度傷心,即稱為傷心。

     什麼是悲鳴呢? 由于遭受不幸的事而悲鳴、哀号、大悲鳴、大哀号、過度悲鳴、過度哀号,即稱為悲鳴。

     什麼是痛苦呢? 身體的痛苦、身體的難受、由身體觸覺所感受到的痛苦和難受,即稱為痛苦。

     什麼是憂悶呢? 心中的痛苦、心中的難受、由心意觸覺所感受到的痛苦和難受,即稱為憂悶。

     什麼是絕望呢? 失望,懊喪,沮喪,頹喪,即稱為絕望。

     什麼是求不得苦呢? 有情受到老、病、死、&hellip憂悶,而有如此的欲望:“最好我不再受到再生的支配;最好我不再有來生”,但這不能隻靠欲望而得到,所以不能得到所求是苦。

     《長部》22 五蘊 什麼是略說執著于五蘊呢? 執著色蘊、執著受蘊、執著想蘊、執著行蘊、執著識蘊,即稱為略說執著于五蘊,亦稱為苦聖谛。

     任何過去、現在或未來、内或外、粗或細、劣或勝、遠或近的一切色皆屬于色蘊;一切受皆屬于受蘊;一切想皆屬于想蘊;一切行皆屬于行蘊;一切識皆屬于識蘊。

     《中部》109 這個共有五個分支的五蘊是佛陀為所有物質和精神的存在現象所作的總結,而對愚癡的人來說,此五蘊則被視為其自我或個人的存在。

    事實上,生、老、死等現象都包含在構成這整個世間的五蘊之中。

     色蘊(rūpa-khandha) 什麼是色蘊呢? 色蘊就是主要的四大元素,而色是由四大元素所組成的。

     四大(元素) 什麼是四大元素呢? 四大元素就是地元素(固體)、水元素(液體)、火元素(體溫)及風元素(氣體)。

     四大元素(dhātu或mahā-bhūta)普遍上被稱為地、水、火、風,應理解為物質的基本元素。

    它們在巴利文被稱為:pa?havī-dhātu、āpo-dhātu、tejo-dhātu、vāyo-dhātu;也可以譯成固性、粘性、熱能及動能。

    這四大元素都存在一切物質的東西,隻是在分量上可能會有所差别,例如:當地元素占優勢時,那個物質東西就被稱為“固體”等。

     依據論藏由四大元素所組成的色蘊(upādāyarūpa或upādārūpa)擁有二十四個物質的現象和品質,那就是:眼、耳、鼻、舌、身、形、聲、香、味、陽性、陰性、生命力、心的物質基地(hadaya-vatthu)、姿态、語言、空間(耳孔、鼻孔等)、衰退、變化及營養物。

     在這二十四項裡沒有提到身觸(pho??habba),因為它與地、火、風元素是同一的,卻是要經過壓、冷、熱、痛等的觸覺才能察知。

     什麼是地元素(pa?havī-dhātu)呢? 地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麼是内在的地元素呢? 凡是在一個人身上由業所生的硬質、固體,例如:頭發、毫毛、指甲、牙齒、皮膚、肉、腱、骨、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髒、腸、腸間膜、胃中物、糞等等,這就是内在的地元素。

     不論它是内在或外在,兩者皆屬于地元素。

     所以說,應該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實性,即所謂:“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

     什麼是水元素(āpo-dhātu)呢? 水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麼是内在的水元素呢? 内在的水元素就是:由業所生各自内在的水質、液體,例如: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等等,這即是内在的水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兩者皆屬于水元素。

     所以一個人應該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實性,即所謂:“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

     什麼是火元素(tejo-dhātu)呢? 火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麼是内在的火元素呢? 内在的火元素就是:由業所生各自内在的熱能、體溫,例如:由它而熱,由它而衰老,由它而燃燒,由它而吃的、飲的、嚼的、嘗的皆得以适當的消化等等,這即是内在的火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兩者皆屬于火元素。

     所以一個人應該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實性,即所謂:“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

     什麼是風元素(vāyo-dhātu)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