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關燈
小
中
大
序(給第十一次版的)
《覺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寫。原文是依據佛教巴利文經藏中世尊的語言,擇其精華,再依次序有系統化地把它編輯成書。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初學者的入門指南,雖其原本的主要宗旨是要給有佛學基礎的讀者清楚地看出在多部經文的結構中都包含着真正簡明的‘四聖谛’,就是:苦聖谛、苦之集聖谛、苦之滅聖谛及導緻苦滅之道聖谛。
從這本書中就可看出佛陀的教理都是朝向一個最終的目标,那就是:脫離痛苦。為此,在第一次出版的德文版中印有摘自《增支部》中的如下一段經文:
我教的不隻是苦而已,
也教導擺脫苦的方法。
此書的原版是從巴利文經藏的五部經典中精選出來後翻譯而成的,内容的分類和诠釋是依據整體的連貫性編寫。這本書原本為作者本身參閱多部經典時所記錄下來的讀經指南及參考本,可成為佛教學生可信賴的參考指南。在獲取一個完整和清楚的整體面貌的過程中,此書有助于減輕他在研究各種巴利文經典時的工作。
這本書擁有很多佛教專門用語的定義及解說,同時也提供巴利文詞句,因此,它也可以成為巴利文索引本,為研究佛教經典時可供參考的輔助資料。
此書于一九零六年發行德文初版後,接着在一九零七年發行了英文初版。這英文版随後共再版十次。
除了德文再版之外,此書也被翻譯為法文、意大利文、捷克文、芬蘭文、蘇聯文、日文、印度文、孟加拉國文和僧伽羅文(錫蘭);譯文中的巴利文曾以僧伽羅文編輯成書,也曾譯成天城體并在印度出版。
這第十一次的再版已曾修訂。
序(第十四次版)
尊敬的著者壽終于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享年七十九歲。發行此書的第十四版是為了紀念着者的第十年忌。
在他壽終之前,這本書已再版十二次,并在一九五九年發行第十三次版。
在發行此書的第十四次版的同時,也出版了以拉丁字母編輯的《覺者之言》(《BUDDHAVACANAM》),即此書的巴利文原文,以為研修巴利文的學生提供多一本巴利文參考書。
康提城(Kandy,Ceylon,),斯裡蘭卡。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
《覺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寫。原文是依據佛教巴利文經藏中世尊的語言,擇其精華,再依次序有系統化地把它編輯成書。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初學者的入門指南,雖其原本的主要宗旨是要給有佛學基礎的讀者清楚地看出在多部經文的結構中都包含着真正簡明的‘四聖谛’,就是:苦聖谛、苦之集聖谛、苦之滅聖谛及導緻苦滅之道聖谛。
從這本書中就可看出佛陀的教理都是朝向一個最終的目标,那就是:脫離痛苦。為此,在第一次出版的德文版中印有摘自《增支部》中的如下一段經文:
我教的不隻是苦而已,
也教導擺脫苦的方法。
此書的原版是從巴利文經藏的五部經典中精選出來後翻譯而成的,内容的分類和诠釋是依據整體的連貫性編寫。這本書原本為作者本身參閱多部經典時所記錄下來的讀經指南及參考本,可成為佛教學生可信賴的參考指南。在獲取一個完整和清楚的整體面貌的過程中,此書有助于減輕他在研究各種巴利文經典時的工作。
這本書擁有很多佛教專門用語的定義及解說,同時也提供巴利文詞句,因此,它也可以成為巴利文索引本,為研究佛教經典時可供參考的輔助資料。
此書于一九零六年發行德文初版後,接着在一九零七年發行了英文初版。這英文版随後共再版十次。
除了德文再版之外,此書也被翻譯為法文、意大利文、捷克文、芬蘭文、蘇聯文、日文、印度文、孟加拉國文和僧伽羅文(錫蘭);譯文中的巴利文曾以僧伽羅文編輯成書,也曾譯成天城體并在印度出版。
這第十一次的再版已曾修訂。
序(第十四次版)
尊敬的著者壽終于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享年七十九歲。發行此書的第十四版是為了紀念着者的第十年忌。
在他壽終之前,這本書已再版十二次,并在一九五九年發行第十三次版。
在發行此書的第十四次版的同時,也出版了以拉丁字母編輯的《覺者之言》(《BUDDHAVACANAM》),即此書的巴利文原文,以為研修巴利文的學生提供多一本巴利文參考書。
康提城(Kandy,Ceylon,),斯裡蘭卡。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