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隧道本生
關燈
小
中
大
寶石嵌。
250、 身段殊優美,靈活枝條般; 卷發紫黑色,垂落於兩肩。
251、 性情如幼鹿,熱情如火焰; 各地冷於冰,自然趨溫暖。
身上茸汗毛,适量不紛亂。
252、 一雙美胳臂,宛如象牙白; 兩乳高突起,着實惹人愛。
身材恰适中,不高亦不矮。
253、 王若欲後死,我願奉陪行; 我倆可攜手,共往閻羅城。
」 梵授王: 254、 「維德赫國王,已在我制轄; 助他逃離者,莫非懂魔法; 奇事竟發生,在我眼皮下。
」 靈藥智者: 255、 「當世大智者,智高善謀劃; 自能脫危難,一切皆不怕。
實乃人所為,似是耍魔法。
256、 善於挖隧道,我有大力夫; 我王入此道,已回王之都。
257、 隧道有照明,通亮而寬敞; 象馬車步像,畫在兩壁上。
大王有興趣,入道可觀光。
」 梵授王: 258、 「家中有智者,全家必安詳; 國中有智者,國家必興旺。
靈藥大智者,難得之棟梁。
259、 高官厚祿賜,村莊多封賞; 留此共謀事,榮華可盡享。
請莫回國去,此比彼國強。
」 靈藥智者: 260、 「我王在世日,必為王下人; 決不貪富貴,棄舊而趨新。
如此行事者,不齒於世人。
261、 我王在世日,我為王屬臣; 決不貪富貴,棄舊而趨新。
如此行事者,不齒於世人。
」 梵授王: 262、 「賞你一千金,迦屍八十村; 奴仆四百個,妻妾一百人。
263、 象馬所需物,亦皆賞賜足; 車步軍所需,飲料和食物。
264、 靈藥大智者,回國面汝王; 象馬車步軍,随汝還故鄉。
」 維德赫國王: 265、 「諸臣請來看,威武大軍來; 象馬車步隊,令人費疑猜。
」 衆臣: 266、 「威武大部隊,靈藥智者率; 大王之愛卿,回到祖國來。
」 維德赫國王: 267、 「我等回故國,撇下卿一人; 如同将親友,抛之於新墳。
268、 如何施巧計,怎樣講道理; 敵人放卿歸,請卿說仔細。
」 靈藥智者: 269、 「我願勝敵願,我計克敵計; 彼王已制服,我意彼已依。
彼王勢力廣,百王共擁戴; 如同贍部洲,周圍有四海。
270、 賞我一千金,迦屍八十村; 奴仆四百個,妻妾一百人。
領受此一切,歸國來面君。
」 維德赫國王: 271、 「共處同智者,幸運而欣慰; 我等陷敵國,籠鳥而網魚; 多虧有智者,救我以巧計。
」 群臣: 272、 「大王言極是,所說甚在理; 與智者共處,幸運而欣慰。
我等陷敵國,籠鳥而網魚; 靈藥大智者,救我以巧計。
」 273、 彈起維那琴,敲起巴那鼓; 摩揭陀号角,吹奏大慶祝。
274、 王子和宮女,婆羅門吠舍; 帶上諸食品,前來獻智者。
275、 象馬車步軍,将士人衆多; 也以諸食品,獻給大智者。
276、 農夫和市民,悉皆聚攏來; 紛紛供飲食,以表其感戴。
277、 智者平安歸,滿城皆歡騰; 大家得寬慰,街巷聚群衆。
關於水妖的問題 尼師: 278、 王等七個人,航行深海中; 水妖要食物,王将如何送? 梵授王: 279、 我先送母後,然後送婻達; 然後是弟友,以及蓋瓦紮。
然後我自取,充為水妖食; 決不将智者,送給水妖吃。
尼師: 280、 「太後養育你,慈愛并護佑; 賈巴欲害時,巧計把你救。
281、 有此救命恩,又是生身母; 懷胎十個月,恩情言難述。
為何獻水妖,如此一慈母?」 梵授王: 282、 「母後已老邁,打扮如年青; 高聲而朗笑,輕浮不自重。
嬉戲與士衛,乃士守護兵。
283、 時常背着我,通信鄰國王; 将母獻水妖,并無使冤枉。
」 尼師: 284~285、 「王後美婻達,賢淑守婦道; 如影而随形,自幼感情好。
聰明而和藹,明義見識高。
不知因何故,王後獻水妖?」 梵授王: 286~287、 「王後貪於色,慾念所纏裹; 有些财與物,向我讨而得。
财本屬子女,她讨不适合。
财物大或小,本為我所好; 已經賜王後,心中常悔懊。
因有這些過,王後獻水妖。
」 尼師: 288~289、 「迪克什那者,大王之胞弟; 王本在番邦,請回王位繼; 并且從番邦,掠得财寶器, 助王強邦國,國強民富裕。
又是神箭手,一身好武藝。
為何獻水妖,這位好兄弟?」 梵授王: 290~292、 「治國有功勞,因此甚驕傲; 因其善弓弩,自恃武藝高; 聰明而能幹,助其性驕躁; 對我不尊重,常不來上朝。
将弟獻水妖,因為這幾條。
」 尼師: 293~294、 「達努塞卡拉,為王之好友; 與王同日生,侍奉於左右; 日夜多操勞,與王分憂愁。
此友獻水妖,不知以何由?」 梵授王: 295~297、 「自從兒時起,對我甚随便; 狂笑失禮儀,至今仍依然; 闖入我後宮,無人敢阻攔; 我與後商談,常被他打斷。
此友不自量,現已到極端。
将其獻水妖,處死合我願。
」 尼師: 298~299、 「宰相蓋瓦紮,具有大神通; 預知吉兇事,懂得鳥獸鳴。
測算日月蝕,居處吉與兇; 天地之功過,此人可講評。
生辰八字谙,人情事理通。
婆羅門名相,為何妖口送?」 梵授王: 300、 「此人相貌醜,眉眼似猙獰; 大廳廣衆下,瞧我大眼睜。
因為這些事,應往妖口送。
」 尼師: 301~305、 「王威鎮四海,國大富而強; 群臣來圍繞,征服諸番邦; 天下第一君,威名傳八方; 嫔妃一萬六,美如天仙樣; 來自各轄區,珠寶為飾裝。
榮華而富貴,大王可盡享。
長生壽命高,人人皆向往。
舍身保靈藥,不知為那樁?」 梵授王: 306~308、 「靈藥有大智,為我之良師; 自從來我朝,未曾做錯事; 一旦我死後,他必護我子; 以及我之孫,永繼我之志。
現在和未來,一切悉皆知。
如此一智者,舍命當護持。
」 尼師: 309~311、 「朱拉尼梵授,鄭重宣如上; 扳加拉國民,必已聽端詳。
王欲舍生命,保護靈藥相。
太後和王後,朋友和兄弟; 大臣婆羅門,乃至王自己; 為護大智者,六人可捐軀。
靈藥大智者,般若廣且細; 隻要智者在,衆生必受益; 今生和來世,皆同此正理。
」 呼應 佛說: 312~313、 「上述尼師者,今之蓮花色; 智者之父者,今之淨飯王; 智者之母者,今之大摩耶; 耶輸陀羅者,昔之阿摩拉; 能言鹦鹉者,今之阿難陀; 朱拉尼梵授,今之舍利弗; 靈藥大智者,今日之佛陀。
」 大隧道本生終
250、 身段殊優美,靈活枝條般; 卷發紫黑色,垂落於兩肩。
251、 性情如幼鹿,熱情如火焰; 各地冷於冰,自然趨溫暖。
身上茸汗毛,适量不紛亂。
252、 一雙美胳臂,宛如象牙白; 兩乳高突起,着實惹人愛。
身材恰适中,不高亦不矮。
253、 王若欲後死,我願奉陪行; 我倆可攜手,共往閻羅城。
」 梵授王: 254、 「維德赫國王,已在我制轄; 助他逃離者,莫非懂魔法; 奇事竟發生,在我眼皮下。
」 靈藥智者: 255、 「當世大智者,智高善謀劃; 自能脫危難,一切皆不怕。
實乃人所為,似是耍魔法。
256、 善於挖隧道,我有大力夫; 我王入此道,已回王之都。
257、 隧道有照明,通亮而寬敞; 象馬車步像,畫在兩壁上。
大王有興趣,入道可觀光。
」 梵授王: 258、 「家中有智者,全家必安詳; 國中有智者,國家必興旺。
靈藥大智者,難得之棟梁。
259、 高官厚祿賜,村莊多封賞; 留此共謀事,榮華可盡享。
請莫回國去,此比彼國強。
」 靈藥智者: 260、 「我王在世日,必為王下人; 決不貪富貴,棄舊而趨新。
如此行事者,不齒於世人。
261、 我王在世日,我為王屬臣; 決不貪富貴,棄舊而趨新。
如此行事者,不齒於世人。
」 梵授王: 262、 「賞你一千金,迦屍八十村; 奴仆四百個,妻妾一百人。
263、 象馬所需物,亦皆賞賜足; 車步軍所需,飲料和食物。
264、 靈藥大智者,回國面汝王; 象馬車步軍,随汝還故鄉。
」 維德赫國王: 265、 「諸臣請來看,威武大軍來; 象馬車步隊,令人費疑猜。
」 衆臣: 266、 「威武大部隊,靈藥智者率; 大王之愛卿,回到祖國來。
」 維德赫國王: 267、 「我等回故國,撇下卿一人; 如同将親友,抛之於新墳。
268、 如何施巧計,怎樣講道理; 敵人放卿歸,請卿說仔細。
」 靈藥智者: 269、 「我願勝敵願,我計克敵計; 彼王已制服,我意彼已依。
彼王勢力廣,百王共擁戴; 如同贍部洲,周圍有四海。
270、 賞我一千金,迦屍八十村; 奴仆四百個,妻妾一百人。
領受此一切,歸國來面君。
」 維德赫國王: 271、 「共處同智者,幸運而欣慰; 我等陷敵國,籠鳥而網魚; 多虧有智者,救我以巧計。
」 群臣: 272、 「大王言極是,所說甚在理; 與智者共處,幸運而欣慰。
我等陷敵國,籠鳥而網魚; 靈藥大智者,救我以巧計。
」 273、 彈起維那琴,敲起巴那鼓; 摩揭陀号角,吹奏大慶祝。
274、 王子和宮女,婆羅門吠舍; 帶上諸食品,前來獻智者。
275、 象馬車步軍,将士人衆多; 也以諸食品,獻給大智者。
276、 農夫和市民,悉皆聚攏來; 紛紛供飲食,以表其感戴。
277、 智者平安歸,滿城皆歡騰; 大家得寬慰,街巷聚群衆。
關於水妖的問題 尼師: 278、 王等七個人,航行深海中; 水妖要食物,王将如何送? 梵授王: 279、 我先送母後,然後送婻達; 然後是弟友,以及蓋瓦紮。
然後我自取,充為水妖食; 決不将智者,送給水妖吃。
尼師: 280、 「太後養育你,慈愛并護佑; 賈巴欲害時,巧計把你救。
281、 有此救命恩,又是生身母; 懷胎十個月,恩情言難述。
為何獻水妖,如此一慈母?」 梵授王: 282、 「母後已老邁,打扮如年青; 高聲而朗笑,輕浮不自重。
嬉戲與士衛,乃士守護兵。
283、 時常背着我,通信鄰國王; 将母獻水妖,并無使冤枉。
」 尼師: 284~285、 「王後美婻達,賢淑守婦道; 如影而随形,自幼感情好。
聰明而和藹,明義見識高。
不知因何故,王後獻水妖?」 梵授王: 286~287、 「王後貪於色,慾念所纏裹; 有些财與物,向我讨而得。
财本屬子女,她讨不适合。
财物大或小,本為我所好; 已經賜王後,心中常悔懊。
因有這些過,王後獻水妖。
」 尼師: 288~289、 「迪克什那者,大王之胞弟; 王本在番邦,請回王位繼; 并且從番邦,掠得财寶器, 助王強邦國,國強民富裕。
又是神箭手,一身好武藝。
為何獻水妖,這位好兄弟?」 梵授王: 290~292、 「治國有功勞,因此甚驕傲; 因其善弓弩,自恃武藝高; 聰明而能幹,助其性驕躁; 對我不尊重,常不來上朝。
将弟獻水妖,因為這幾條。
」 尼師: 293~294、 「達努塞卡拉,為王之好友; 與王同日生,侍奉於左右; 日夜多操勞,與王分憂愁。
此友獻水妖,不知以何由?」 梵授王: 295~297、 「自從兒時起,對我甚随便; 狂笑失禮儀,至今仍依然; 闖入我後宮,無人敢阻攔; 我與後商談,常被他打斷。
此友不自量,現已到極端。
将其獻水妖,處死合我願。
」 尼師: 298~299、 「宰相蓋瓦紮,具有大神通; 預知吉兇事,懂得鳥獸鳴。
測算日月蝕,居處吉與兇; 天地之功過,此人可講評。
生辰八字谙,人情事理通。
婆羅門名相,為何妖口送?」 梵授王: 300、 「此人相貌醜,眉眼似猙獰; 大廳廣衆下,瞧我大眼睜。
因為這些事,應往妖口送。
」 尼師: 301~305、 「王威鎮四海,國大富而強; 群臣來圍繞,征服諸番邦; 天下第一君,威名傳八方; 嫔妃一萬六,美如天仙樣; 來自各轄區,珠寶為飾裝。
榮華而富貴,大王可盡享。
長生壽命高,人人皆向往。
舍身保靈藥,不知為那樁?」 梵授王: 306~308、 「靈藥有大智,為我之良師; 自從來我朝,未曾做錯事; 一旦我死後,他必護我子; 以及我之孫,永繼我之志。
現在和未來,一切悉皆知。
如此一智者,舍命當護持。
」 尼師: 309~311、 「朱拉尼梵授,鄭重宣如上; 扳加拉國民,必已聽端詳。
王欲舍生命,保護靈藥相。
太後和王後,朋友和兄弟; 大臣婆羅門,乃至王自己; 為護大智者,六人可捐軀。
靈藥大智者,般若廣且細; 隻要智者在,衆生必受益; 今生和來世,皆同此正理。
」 呼應 佛說: 312~313、 「上述尼師者,今之蓮花色; 智者之父者,今之淨飯王; 智者之母者,今之大摩耶; 耶輸陀羅者,昔之阿摩拉; 能言鹦鹉者,今之阿難陀; 朱拉尼梵授,今之舍利弗; 靈藥大智者,今日之佛陀。
」 大隧道本生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