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品
關燈
小
中
大
?」
「法現觀之因於彼一切已斷,故無有法現觀。
」 「尊者那先!卿等言:『識者有惡作(後悔),若有惡作則有蓋,心蓋則無法現觀。
』然,彼不識,不起惡作,寂靜心而住時,何故無法現觀耶?此問由一難至一難。
熟慮而後解。
」 「大王!善耕良泥之肥田,秋善植之種子成長耶?」 「然,尊者!」 「大王!然,其種子成長於堅硬之岩石地耶?」 「否,尊者!」 「大王!何故其種子成長於泥土,何故不成長於堅硬之岩石耶?」 「尊者!其種子成長之因是無硬岩。
無因故種子不成長。
」 [P.329]「大王!如是,彼所以有法現觀之因於彼已斷。
無因之故無法現觀。
大王!又如杖、土塊、棒、鎚确立於地。
大王!然,其等之杖、土塊、棒、鎚确立於空中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其等之杖、土塊、棒、鎚所以不确立於空中之理由者如何。
何故不确立於空中耶?」 「尊者!其等之杖、土塊、棒、鎚無确立之因於虛空。
無因故不确立。
」 「大王!如是,依其過,彼法現觀之因已斷。
因芟除者,無因故無法現觀。
大王!又如火燃燒於地上,然大王!其火燃燒於水中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其火所以燃燒於地上之理由者如何。
何故不燃燒於水中耶?」 「尊者!火燃燒之因不在水中。
無因故不燃。
」 「大王!如是,依其過,彼法現觀之因已斷。
因芟除者,無因故無法現觀。
」 「尊者那先!又考慮此事,言:『不識者無惡作(後悔),而有蓋。
』對此予心不能理解。
以事例令予理解。
」 「大王!譬如即不識而食,哈羅哈羅猛毒亦奪命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
大王!如即不識而近,火亦燒耶?」 「然,尊者!」 [P.330]「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
大王!譬如即不識〔毒蛇〕,若為毒蛇所咬,則奪命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
大王!迦陵識王沙摩那庫蘭尼耶若具足七寶,乘象王為訪問良家而行時,即不識〔彼〕,亦非不能行於菩提道場之上耶?大王!此譬如即不識而作,罪亦所以為現觀之障理由。
」 「尊者那先!不能駁勝者所說之理由,此是其義。
予如是認受。
」 第四 無戒沙門與無戒在家之問 「尊者那先!無戒之在家與無戒之沙門有何之相異,有何之差異耶?此等兩者之趣是等等,兩者之報是等等耶?或又有差異耶?」 「大王!有此等之十德,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依十事而施更清淨。
何等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十德。
大王!無戒之沙門尊敬佛,尊敬法,尊敬僧,尊[P.331]敬同梵行者,精進於總說、質問,是多聞。
大王!譬如即破戒,無戒之沙門衆交之時,注意於外見,恐批評問難之故,護持身業、語業,彼之心向對精勤,與比丘交住。
大王!無戒之沙門即作惡事,亦秘密而作。
大王!如有夫之婦人隐藏秘密作惡事。
大王!無戒之沙門即作惡事亦秘密而作。
大王!此等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十德。
何等依十事施更清淨。
由於着無罪之铠而令施清淨。
由於與仙人交,持剃頭之相而令施清淨。
由於入僧之集會而令施清淨。
由於婦依佛法僧而令施清淨。
由於住精勤之住屋而令施清淨。
由於求勝者教之财而令施清淨。
由於說示極勝之法而令施清淨。
由於以法為洲、為趣、為依據而令施清淨。
由於佛為最高是一向正直之見而令施清淨。
由於持布薩而令施清淨。
大王!依此等之十事而施更清淨。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如即為濁,水亦除泥、濘、塵埃。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又如即煮沸,[P.332]湯亦消除炎炎之大火聚。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又如即食物無味,亦除空腹、衰弱。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於最勝寄與、中部之施分别之答,依天中天而如是說: 若具戒心淨信 相信業果之大 正得施諸無戒 施依施者清淨」 「希有哉,尊者那先!未曾有哉,尊者那先!卿以譬喻及理由令予明所問之一切,令聽聞甘之甘露〔法〕。
尊者譬如廚師或廚師之徒弟得許多之肉,以各種之助味調理,供於王。
尊者那先!卿以譬喻及理由令予明所問之一切,令聽聞甘之甘露〔法〕。
」 第五 水之命、靈之問 「尊者那先!此水於火中變熱之時,産生咻咻種種聲音。
尊者那先!水是生物耶?生起遊戲之聲音耶?或對他物生苦痛之音耶?」 [P.333]「大王!水非生物,水無命、無靈。
大王!然,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 「尊者那先!此處有一部外學言:『水是生物。
』以冷水退卻而熱水,令變異而食。
彼等批評責難、輕蔑卿等言:『諸釋子沙門害一根之生物。
』除、離、除去彼等之批評責難、輕蔑。
」 「大王!水非生物。
大王!水無命、無靈。
大王!然,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大王!譬如在窪、池、小河、沼、湖、洞、穴、泉、低地、蓮池之水,由於風與太陽之熱力大而曬乾、涸渴。
然,其狀态,水産生咻咻種種之聲音耶?」 「否,尊者!」 「大王!若水是生物,其狀态亦生聲音。
大王!依此理由而知『水無命、
」 「尊者那先!卿等言:『識者有惡作(後悔),若有惡作則有蓋,心蓋則無法現觀。
』然,彼不識,不起惡作,寂靜心而住時,何故無法現觀耶?此問由一難至一難。
熟慮而後解。
」 「大王!善耕良泥之肥田,秋善植之種子成長耶?」 「然,尊者!」 「大王!然,其種子成長於堅硬之岩石地耶?」 「否,尊者!」 「大王!何故其種子成長於泥土,何故不成長於堅硬之岩石耶?」 「尊者!其種子成長之因是無硬岩。
無因故種子不成長。
」 [P.329]「大王!如是,彼所以有法現觀之因於彼已斷。
無因之故無法現觀。
大王!又如杖、土塊、棒、鎚确立於地。
大王!然,其等之杖、土塊、棒、鎚确立於空中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其等之杖、土塊、棒、鎚所以不确立於空中之理由者如何。
何故不确立於空中耶?」 「尊者!其等之杖、土塊、棒、鎚無确立之因於虛空。
無因故不确立。
」 「大王!如是,依其過,彼法現觀之因已斷。
因芟除者,無因故無法現觀。
大王!又如火燃燒於地上,然大王!其火燃燒於水中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其火所以燃燒於地上之理由者如何。
何故不燃燒於水中耶?」 「尊者!火燃燒之因不在水中。
無因故不燃。
」 「大王!如是,依其過,彼法現觀之因已斷。
因芟除者,無因故無法現觀。
」 「尊者那先!又考慮此事,言:『不識者無惡作(後悔),而有蓋。
』對此予心不能理解。
以事例令予理解。
」 「大王!譬如即不識而食,哈羅哈羅猛毒亦奪命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
大王!如即不識而近,火亦燒耶?」 「然,尊者!」 [P.330]「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
大王!譬如即不識〔毒蛇〕,若為毒蛇所咬,則奪命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如即不識而作,罪亦為法現觀之障。
大王!迦陵識王沙摩那庫蘭尼耶若具足七寶,乘象王為訪問良家而行時,即不識〔彼〕,亦非不能行於菩提道場之上耶?大王!此譬如即不識而作,罪亦所以為現觀之障理由。
」 「尊者那先!不能駁勝者所說之理由,此是其義。
予如是認受。
」 第四 無戒沙門與無戒在家之問 「尊者那先!無戒之在家與無戒之沙門有何之相異,有何之差異耶?此等兩者之趣是等等,兩者之報是等等耶?或又有差異耶?」 「大王!有此等之十德,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依十事而施更清淨。
何等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十德。
大王!無戒之沙門尊敬佛,尊敬法,尊敬僧,尊[P.331]敬同梵行者,精進於總說、質問,是多聞。
大王!譬如即破戒,無戒之沙門衆交之時,注意於外見,恐批評問難之故,護持身業、語業,彼之心向對精勤,與比丘交住。
大王!無戒之沙門即作惡事,亦秘密而作。
大王!如有夫之婦人隐藏秘密作惡事。
大王!無戒之沙門即作惡事亦秘密而作。
大王!此等無戒之沙門比無戒之在家勝十德。
何等依十事施更清淨。
由於着無罪之铠而令施清淨。
由於與仙人交,持剃頭之相而令施清淨。
由於入僧之集會而令施清淨。
由於婦依佛法僧而令施清淨。
由於住精勤之住屋而令施清淨。
由於求勝者教之财而令施清淨。
由於說示極勝之法而令施清淨。
由於以法為洲、為趣、為依據而令施清淨。
由於佛為最高是一向正直之見而令施清淨。
由於持布薩而令施清淨。
大王!依此等之十事而施更清淨。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如即為濁,水亦除泥、濘、塵埃。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又如即煮沸,[P.332]湯亦消除炎炎之大火聚。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又如即食物無味,亦除空腹、衰弱。
大王!如即非行,無戒之沙門亦令施者之施清淨。
大王!於最勝寄與、中部之施分别之答,依天中天而如是說: 若具戒心淨信 相信業果之大 正得施諸無戒 施依施者清淨」 「希有哉,尊者那先!未曾有哉,尊者那先!卿以譬喻及理由令予明所問之一切,令聽聞甘之甘露〔法〕。
尊者譬如廚師或廚師之徒弟得許多之肉,以各種之助味調理,供於王。
尊者那先!卿以譬喻及理由令予明所問之一切,令聽聞甘之甘露〔法〕。
」 第五 水之命、靈之問 「尊者那先!此水於火中變熱之時,産生咻咻種種聲音。
尊者那先!水是生物耶?生起遊戲之聲音耶?或對他物生苦痛之音耶?」 [P.333]「大王!水非生物,水無命、無靈。
大王!然,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 「尊者那先!此處有一部外學言:『水是生物。
』以冷水退卻而熱水,令變異而食。
彼等批評責難、輕蔑卿等言:『諸釋子沙門害一根之生物。
』除、離、除去彼等之批評責難、輕蔑。
」 「大王!水非生物。
大王!水無命、無靈。
大王!然,由於火熱力大,水生咻咻種種之聲音。
大王!譬如在窪、池、小河、沼、湖、洞、穴、泉、低地、蓮池之水,由於風與太陽之熱力大而曬乾、涸渴。
然,其狀态,水産生咻咻種種之聲音耶?」 「否,尊者!」 「大王!若水是生物,其狀态亦生聲音。
大王!依此理由而知『水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