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

關燈
第一 行道之過之問 「尊者那先!菩薩行難行之行作時,其比勤策、努力、煩惱之戰,死魔軍之摧破、節食、難行之行作者是何處皆無。

    然,菩薩如是亦不滿足少策勵,舍其〔策勵〕心而如是說:『然,予雖依此激烈難行之行作,超越人法,不獲得至上殊勝之聖智見,有至菩提之他道耶?』由此厭離〔難行之行作〕,依他道而達一切知性耶?再以其行道而教導、勸導諸弟子言: 策勵發動者   專進佛陀教 擊滅死摩軍   如象摧蘆舍 尊者那先!何故如來教導、勸導自身厭離、不欲行之道於諸弟子耶?」 [P.297]「大王!爾時與現在之菩薩,若能行者,則達一切知性之行道。

    大王!然,菩薩完全作極精進斷絕食物。

    依其斷食而現心之衰弱,依其衰弱而不能達一切知性。

    彼取各少量之段食,依其行道而不久達一切知性。

    大王!此是一切如來至獲得一切知智之行道。

    大王!譬如食物是一切有情之養,依止於食物,一切之有情享受幸福。

    大王!此是一切如來至獲得一切知智之行道。

    大王!如來於其時,所以不達一切知智所以之過乃非在策勵,非於努力,非於與煩惱之戰,其過乃在斷食,其行道是時常完具。

    大王!譬如有人,緊急行路,故彼或為跛者,或為半身不遂,不得步行於平地者。

    大王!其人是跛者所以之過在於地耶?」 「尊者!否。

    尊者!大地時常完具。

    」 「大王!如是,如來於其時,不達於一切知智所以之過非在策勵,非在努力,非在與煩惱之戰,其過在斷食。

    其行道時常完具。

     [P.298]大王!又譬如有人,着污濁之衣,彼欲作洗濯,其過在人。

    大王!如是,如來於其時,不達於一切知智所以之過非在策勵,非在努力,非在與煩惱之戰,其過在斷食,其行道時常完具。

    故如來以其行道教導、勸導諸弟子。

    大王!如是,其行道時常完具無失。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二 無障礙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好無障礙,喜無障而住!』如何其無障礙。

    」 「大王!預流果是無障礙,一來果是無障礙,不還果是無障礙,阿羅漢是無障礙。

    」 「尊者那先!若預流果是無障礙……乃至……阿羅漢果是無障礙,何故彼等比丘總說、質問契經、隻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依新普請、布施、供養而障礙耶?彼等非作勝者斥責之所作耶?」 「大王!凡彼等比丘之總說、質問契經、隻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依新普請、布施、供養所障礙者為達無障礙。

    大王!凡彼等自[P.299]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者,一心刹那為無障礙。

    大王!然,凡彼等比丘之有大垢眼者,依此等之加行而為無障礙。

    大王!譬如某人植種子於田地,随自己之力、力勢,收割谷類於無栅、牆。

    某人植種子於田地,入林砍伐木材與樹枝,造作牆、栅而收割谷類。

    此狀态,彼之求牆、栅是為〔收割〕谷類故。

    大王!如是,凡彼等自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者,一心刹那為無障礙。

    如收割谷類於無牆、栅之人。

    又凡彼等比丘之有大垢眼者,依此等之加行而為無障礙,如造作牆、栅而收割谷類之人。

     大王!又譬如庵婆樹頂上有果顆,有神通力之人來摘取其木實。

    然,無神通力之人,截伐木材與蔓,結系梯子,依其梯子,登其樹,摘取果實。

    此時,彼之求梯子是為〔得〕果實故。

    大王!如是,凡彼等自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一心刹那為無障礙,如有神通力之人摘取樹果。

    又凡彼等比丘之有大垢眼者,依此等之加行而谛現觀,如人之依靠梯子而摘取樹果。

     [P.300]又譬如,大王!某人行商,單身行於其主之處而收利。

    某人有财,依财力而增加組員,依組員而收利。

    此狀态,求組員是為利。

    大王!如是,凡彼等自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者,一心刹那,於六通而得自在。

    如單身成就其利之人。

    又凡彼等比丘之有垢眼者,依彼等之加行而作成就沙門位之目的,如依靠組員而成就之人。

     大王!於各别必要之時,總說亦多益,質問亦多益,普說亦多益,布施亦多益,供養亦多益。

    大王!譬如有人,侍奉於王,與侍臣、武官、軍人、守門者、兵士、與徒衆俱盡任務。

    彼等為〔王〕而作之生時,有用於一切物。

    大王!如是,於各别必要之時,總說亦多益,質問亦多益,普請亦多益,布施亦多益,供養亦多益。

    大王!一切之物若生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