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

關燈
第一 作意特相之問 王言:「尊者那先!作意以何為特相耶?」 長老言:「大王!作意以傾注為特相。

    」 「宜也,尊者那先!」 第二 〔分解而得〕諸法之合一〔耶〕之問 王言:「尊者那先!一一分解此等諸法之合一,此是觸,此是受,此是想,此是思,此是識,此是尋,此是伺。

    令得知其等之别異耶?」 長老言:「大王!一一分解此等諸法之合一,此是觸,此是受,此是想,此是思,此是識,此是尋,此是伺。

    不令得知〔其等之〕别異。

    」 「請譬喻之。

    」 [P.88]「大王!譬如王之廚師調理汁或液汁,彼向其中加入酪、鹽、生姜、葛樓子、胡椒等其他之助味。

    爾時,王對其〔廚師〕如次言:『給予持來酪之液汁、持來塩之液汁、持來生姜之液汁、持來葛樓子之液汁、持來胡椒之液汁、持來加入一切〔助味〕甘美之液汁。

    』大王!一一分解其等所混合之液汁,或是酸,或是鹹,或是苦,或是辣,或是澀,或是甘。

    得持來〔各各之〕液汁耶?」 「尊者!不然,一一分解其等所混和之液汁,或是酸,或是鹹,或是苦,或是辣,或是澀,或是甘。

    不得持來〔各各之〕液汁。

    但唯由現其各各之特徵。

    」 「大王!如是,一一分解此等合一之諸法,此是觸,此是受,此是想,此是思,此是識,此是尋,此是伺。

    不得知〔其等之〕别異。

    但唯由現其各各之特相。

    」 長老言:「大王!塩是依眼所識耶?」 「然,依眼而識。

    」 「大王!請示正知。

    」 「尊者!依舌所識耶?」 「大王!然,依舌而識。

    」 「尊者!一切之塩依舌而識耶?」 「大王!然,一切之塩依舌而識。

    」 「尊者!若一切之塩依舌而識,何故轭牛以車運之耶?唯塩非可運耶?」 [P.89]「大王!唯塩不得運。

    塩與重量此之〔二〕法合一,而且亦異領域。

    大王!然,塩乃以秤量得耶?」 「尊者!然,量得。

    」 「大王!請示正知。

    」 「尊者!不可量得耶?」 「大王!塩不得以秤而量,唯〔塩之〕重以秤而量。

    」 「宜也,尊者那先!」 第三 五處業所生之問 王言:「尊者那先!此等之五處是依異業而生耶?或依同一業而生耶?」 長老言:「大王!依異業而生,非依同一業而生。

    」 「請譬喻之。

    」 「大王!譬如於一田播撒五種之異種子,其等生長之異果實。

    大王!如是,此等之五處依異業而生,不依同一業而生。

    」 「宜也,尊者那先!」 第四 業别異之問 王言:「尊者那先!人依如何之理由而總不平等耶?即有人短命,有人長命,有人多病,有人無病,有人醜陋,有人美麗,有人力弱,有人力強,有人無财,有人多财,有人卑賤,有人尊貴,有人無慧,有人具慧耶?」 [P.90]長老言:「大王!草木何故總不平等耶?有酸,有鹹,有苦,有辣,有澀,有甘耶?」 王言:「尊者那先!由於種子之異。

    」 「大王!如是,人由於〔宿〕業之異而總不平等,即有人短命,有人長命,有人多病,有人無病,有人醜陋,有人美麗,有人力弱,有人力強,有人無财,有人多财,有人無慧,有人具慧。

    大王!依世尊如是說:『摩納!有情以業為己物,以業為相續,以業為母胎,以業為親族,以業為所依。

    即依業之尊卑而差别有情。

    』」 「宜也,尊者那先!」 第五 預作精進之問 王言:「尊者那先!卿等言:『願此苦滅而他苦不生。

    』此乃由於預作精進耶?時到莫如而不作精進耶?」 「大王!時到所作之精進不作可作者。

    預作精進者方可作。

    」 「尊者那先!請譬喻之。

    」 「大王!卿如何思耶?卿至口渴之時,『予欲飲物』以令掘水井,而使掘蓮池,令掘水池耶?」 「尊者!不然。

    」 「大王!如是,時到所作之精進者不作可作者。

    預作精進者方可作。

    」 「請再譬喻之。

    」 「大王!卿如何思耶?卿至空腹之時,『予欲食物』而令耕作其田,令割其稻,令割其麥,令取入谷類耶?」 「尊者!不然。

    」 [P.91]「大王!如是,時到所作之精進者不作可作者。

    預作精進者方可作。

    」 「請再譬喻之。

    」 「大王!卿如何思耶?卿至戰争現起之時,卿令掘塹壕,令作保壘,令作城門,令作望塔,搬運谷類,令學習象〔術〕,令學習馬〔術〕,令學習車〔術〕,令學習弓〔術〕,令學習劍〔術〕耶?」 「尊者!不然。

    」 「大王!如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