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超百品

關燈
是健康的。

    若娶了她.家裡也會清潔吧。

    生在那潔淨人家的孩子.也會成純潔、有德的人吧。

    我就以她為正夫人吧。

    』於是他先去調查.及确知她非有夫之婦以後.便娶為正夫人。

    她頗得王的寵愛.不久就生下一子。

    這兒子後來成為轉輪聖王。

    菩薩目擊她的榮達.把下面的話禀告國王.『大王啊.凡是值得學習的技術.不可學的理由是絕對沒有的。

    試看那有大福運的女人.隻因出恭時顧慮到羞恥與危險.用襯衣蔽身.遂獲得了這樣的顯達。

    』又說及值得學習的事物的性質.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應該學習的當努力學習.  縱使那是頑固的。

     不見那生於鄉村的女子.  因出恭的巧技博得王的寵愛嗎。

     大薩埵〔菩薩〕如是說學習價值的功德。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夫婦即今日的夫婦.那賢大臣則就是我。

    』 一〇九 粉糕本生因緣 (〔菩薩=樹神〕)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舍衛城時.就一個窮人說的。

    在舍衛城.供養對以佛為首的僧團.有時由一家舉行.有時則由三四家聯合舉行.有時由若幹人會集舉行.有時由全街舉行.有時由全城舉行。

    那時正是由全街供養.人們在街上走着談論『對以佛為首的僧團施與米飯或獻呈糕餅』的事。

    那條街上住着一個做短工的、非常貧窮的人。

    他想.『我不能獻呈米飯.隻好獻些糕餅吧。

    』於是他把柔滑的赤粉搓成圓形.加了水.用挨加草的葉包好.在熱灰中烤熟.拿了站在佛前.預備進呈給佛。

    一聽到『将糕餅獻上來.』他就第一個上去.把他的粉糕放入佛的鉢中。

    佛不取食别人所進的糕餅.而獨吃他的粉糕。

    立時.『等正覺者〔佛〕吃着窮人所獻粗惡的糕.毫無嫌惡之色』的話.傳遍了全城.自國王、大王以至門衛.都來了.向佛禮拜.然後走近窮人面前.說道.『喂.給你食物吧.奉送二百金吧.給你五百金吧。

    請将功德分給我們。

    』他覺得此事須問過佛才行.即走到佛的旁邊.禀告此事。

    佛道.『可領受施物.把功德回向一切衆生。

    』因此他把人們的施物都收受了。

    他想.也許有人會出兩倍於前數的财物吧.結果卻有人出了四倍的财物.甚至有出八倍的财物的.一轉瞬間.他就得了九千萬金。

    佛對他們道謝.回寺.就比丘應禁與應為之事授了善逝之教.就退入香室去了。

    到了傍晚.王召那個窮人入宮.授以宮庭出納官之職。

    比丘衆在法堂上互相談論道.『法友啊.佛取那窮人所進呈的粗糕來吃.如飲甘露.毫無嫌惡之色。

    那個窮人也領受了許多施物.并且得了出納官的職位.飛黃騰達了呢.』等等的話。

    這時佛出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此刻會集於此.作何談論。

    』比丘衆答道.『在談着如此的話。

    』佛道.『比丘們啊.我不厭他的糕粗而取來吃.并不始於今日。

    當前生為樹神時也曾吃過。

    那時他也因我做了出納官。

    』接着便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當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為蓖麻樹的樹神。

    某時.村人正在祭神.一時迎神的行列來了.村人對於各自所奉的樹神.供獻祭品。

    那時有一個窮人.見人們在禮拜樹神.也就向一株蓖麻樹拜了起來。

    别人都替各自所奉的神帶來了各種華鬘、薰香、塗香與嚼食、噉食等物.而他隻帶來了粗糕與盛在椰子器皿中的一杯水.因此他站在蓖麻樹旁邊.想道.『神一晌吃天界的嚼食的.恐怕我的神也不會吃這種粗糕吧。

    徒然損失粉糕有甚麽意思呢。

    還是由我自己吃吧。

    』他正将回去。

    那時菩薩在樹幹的繁茂處站起來道.『啊.你這個人啊.如果你是富人.就會把如蜜的嚼食獻呈給我吧。

    然而你是貧窮之人.若連你那糕都不領受.那麽另外還能受點甚麽來吃呢。

    别将供物拿回去。

    』說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人的食物.  也就是神的食物。

     把那粉糕拿來.  别将我的一分取去。

     他回頭來.見了菩薩.就供呈供物.菩薩吃畢.問道.『你拜我有何目的。

    』他道.『我很窮困.想靠你的助力脫離貧困的境遇.所以對你禮拜的。

    』菩薩道.『啊.你不要憂慮。

    你對知恩施惠者作了供養了。

    在這蓖麻樹的四周.接連都是寶瓶。

    所以你可告訴國王.用車運去.堆積在禦苑中。

    這樣.國王一定非常歡喜.當任你為出納官。

    』說畢.菩薩就不見了。

    那窮人遵命而行.王遂授以出納官之職。

    他因菩薩之助而榮達.後來依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窮人即今之窮人.蓖麻樹的樹神則就是我。

    』 一一〇 全總括問 此全總括問.全部當在大隧道本生因緣〔第五四六〕中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