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國清禅寺三隐集記

關燈
亦有詩數十首。

    題石壁間雲。

    按舊序。

    二人呵叱。

    自執手大笑。

    闾丘歸郡。

    遣送衣藥。

    與夫挑鎖子骨等語。

    乃知寒山不執闾丘手。

    闾丘未嘗至寒岩。

    拾得亦出寺門二裡許入滅。

    今傳燈所錄誤矣。

    因筆及此。

    以俟百世君子。

    淳熙十六年。

    歲次己酉。

    孟春十有九日。

    住山禹穴沙門志南謹記。

     詩歌 若人何鄉何姓氏。

    隋季唐初毫傑士。

    屠龍技癢無所施。

    東守西征徒萬裡。

    天厭荒淫羖[羊*曆]君。

    大地山河移姓李。

    滿眼清賢登廟堂。

    書生分合山林死。

    朅來寒山三十年。

    不堪回首紅塵市。

    遊戲千岩萬水間。

    駕言足蹑龜毛履。

    不饑不采山中薇。

    渴來隻飲山中水。

    風瓢戞擊惱幽懷。

    移家屢入深雲裡。

    貧衣繿縷足風霜。

    不礙寒潭瑩無滓。

    時訪豐幹看拾公。

    漠外形骸忘爾汝。

    擾擾人寰螘慕羶。

    哂然一笑寒生齒。

    拟将大筏渡迷津。

    咳唾煙雲生筆底。

    銀鈎灑灑落岩阿。

    至今護守煩山鬼。

    世無相馬九方臯。

    但從肥瘦求形似。

    詩成衆口浪雌黃。

    往往視之為下俚。

    近來一二具眼人。

    頗憐名字遺青史。

    雲衮霞纓妙語言。

    謂與騷章無異旨。

    寥寥千載無人知。

    偶逢知者惟如此。

     知與不知於我乎何與。

    此其所以得為寒山子。

     富哉三聖詩。

    妙處絕言迹。

    拟之唯法燈。

    和之獨楚石。

    十虛可銷殒。

    一字難改易。

    灌頂甘露漿。

    何人不蒙益。

     楚石和尚和三聖詩集。

    晟藏主編次。

    求餘題之。

    因用韻以寓擊節之意雲。

    至正十八年十月初三日。

    南堂遺老清欲。

     書帖 陸放翁與明老改正寒山子詩帖 有人兮山陉。

    雲衮兮霞纓。

    秉芳兮欲寄。

    路漫兮難征。

    心惆怅兮狐疑。

    蹇獨立兮忠貞。

     此寒山子所作楚辭也。

    今亦在集中。

    妄人竄改附茲。

    至不可讀。

    放翁書寄天封明公。

    或以刻之山中也。

     朱晦庵與南老索寒山子詩帖 熹啟。

    上清泉老每往。

    兒輩附問。

    黃壻得之。

    聞久時得書也。

    出師表未暇寫得。

    催寫得轉寄去未晚也。

    寒山詩刻成。

    幸早見寄。

    有便。

    隻附至臨安趙節推廳。

    托其尋便。

    必無不達。

    渠黃岩人也。

    熹啟。

    上國清南公禅師方丈。

    首楞嚴雲。

    我滅度後。

    勑諸菩薩。

    應身生彼末法之中。

    作種種形。

    度諸輪轉。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

    洩佛密因。

    唯除命終。

    陰有遺付。

    天台三聖。

    其斯之謂與。

    舊集載朱晦翁與國清住持手帖。

    勸其重刻寒山詩闆。

    有刊成當見惠之語。

    得非以其辭理淳正。

    有合於儒道耶。

    西齋老人屬和。

    灼見三聖之心。

    其言無今昔之異。

    華藏原明禅師。

    刻梓以傳。

    使三聖人撫掌於大寂定中。

    西齋為不滅矣。

    其法利無窮。

    可得而思議哉。

    洪武戊寅冬。

    僧錄司左善世。

    吳門大佑。

     刊三聖諸賢詩辭總集序 宣情達事。

    世教有取於詩。

    吾宗聖賢高蹈遠視邈然矣。

    亦彷人情近習琢為文句。

    蓋憫物之心不可遏也。

    抑将激誘於道。

    奚啻宣情達事。

    流翫百世珠玉之拟哉。

    觀夫豐幹寒拾三聖所唱。

    楚石琦公之和。

    韻皆痛快激烈斥妄警迷。

    山中天靈義首座。

    服膺有素。

    願繡梓以傳焉。

    且篹舊本諸名公序帖。

    及三隐集記系之。

    又以佛國白禅師所作文殊指南贊。

    詞勝理詣。

    永明壽禅師。

    布衲雍。

    鏡中圓。

    前後山居唱和之什。

    暨古德十牛頌。

    并諸歌偈。

    切於風砺。

    有裨益於世者。

    比次成帙。

    勸率善信陳智寶。

    賈福常。

    俾諸衆緣。

    并與刊行。

    谒言為弁。

    因謂醫方萬品。

    求對治而休。

    海寶千般。

    得如意而足。

    披此集者。

    蓦然逗着一言半句。

    撲落眼屑。

    粲發心華。

    方信聖賢憫物之心。

    誠有在也。

    是則助揚激誘。

    微天靈之積。

    吾誰與歸。

    永樂丙申夏。

    結制前一日。

    僧錄司右闡教。

    兼住锺山靈谷。

    幻居比丘淨戒。

     天台三聖詩。

    流布人間尚矣。

    古今拟詠非一。

    而未有次其韻者。

    餘不揆凡陋。

    辄撰次和之。

    殆類摸象耳。

    雖然。

    象之耳。

    亦豈外於似箕之言哉。

    歲丙申中秋。

    四明比丘梵琦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