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方外志卷第六

關燈
幼白二親求出家,誦《法華》期月而徹。

    年十九,祝發具戒,深達持犯,乃造天台,學止觀於竦法師。

    其所領解,猶河南之一徧照也。

    嘗寓四明育王寺,夢登國清;上方有寶幢座,題曰「文殊台」;欄楯外隔,欲入不可。

    俄見觀音從堂而出,手卻行馬,低[同-(一/口)+巳]相接。

    忽見自身與觀音體合為一,自是之後,樂說無盡。

    吳越忠懿王因覽《永嘉集》,有「同除四住,此處為齊。

    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之語;以問韶國師,韶曰:「此是教義,可問天台寂師。

    」王即召師出金門,建講以問前義。

    師曰:「此出智者妙玄。

    自唐末喪亂,教籍散毀,故此諸文多在海外。

    」於是王遣十使,往日本國求取教典。

    既[同-(一/口)+巳],王為建寺螺溪,扁曰「定慧」,賜号「淨光法師」,及請諡天台諸祖。

    一家教學,郁而複興,師之力也。

    雍熙四年十一月四日寝疾,囑門人不許哭泣祭奠。

    言已即瞑目,壽六十九,夏五十。

    傳法弟子百餘,外國十人,義通實為高弟。

    天台官民先會傳戒者,共迎師真相於開元寺,缟素緻祭,哀動一城,天為慘色。

    盤公私諡「淨光尊者」。

    見《統紀》 十六祖寶雲尊者 師諱義通,字惟遠,高麗國族,姓尹氏。

    梵相異常,頂有肉髻,眉毫宛轉,伸長五六寸。

    幼從龜山院釋宗為師,受具之後,學《華嚴》、《起信》,為國宗仰。

    晉天福時,來遊中國,至天台雲居韶國師輪下,忽有契悟。

    及谒螺溪,聞一心三觀之旨,乃歎曰:「圓頓之學畢茲轍矣!」遂留受業。

    久之,具體之聲浃聞四遠。

    欲括囊東歸,假道四明。

    郡守太師錢惟治咨問心要,請受菩薩戒,乃固留之曰:「或尼之,或使之,非弟子之力也。

    如曰,利生,何必雞林乎?(高麗别名)」師曰:「緣既汝合,辭不我卻。

    」因止其行。

    漕使顧承徽舍宅為傳教院,太平興國六年賜額為「寶雲」。

    師敷揚教觀幾二十年,昇堂受業者不可勝紀,惟法智、慈雲為上足。

    常呼人為鄉人,有問其故,曰:「吾以淨土為故鄉,諸人皆當往生,皆吾鄉之人也。

    」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右脇而化。

    闍維三日,舍利盈滿骨中。

    門人奉葬於育王寺之西北隅,壽六十二。

    具《統紀》 十七祖法智尊者 師諱知禮,字約言,四明金氏,父經與母李氏禱於佛,夢神僧攜童子遺之,曰:「此佛子羅[目*候]羅也。

    」暨生,因以為名。

    七歲喪母,号哭不絕,白父求出家。

    太平興國四年,從寶雲學教觀,始三日,首座謂之曰:「法界次第,汝當奉持。

    」師曰:「何謂法界?」座曰:「大總持法門圓融無礙者是也。

    」師曰:「既圓融無礙,何有次第?」座無對。

    居一月,自講《心經》,聽者服其夙悟。

    五年,其父夢師跪于寶雲之前,以瓶水注於口。

    自是,圓頓之旨一受即了。

    端拱元年寶雲歸寂,師複夢貫寶雲之首,擐於左臂而行。

    即自解曰:「将非初表受習流通,次表操持種智之首化行於世耶?」淳化閑始受請,主乾符。

    因學徒繁集,遂徙居保恩院,道法大熾,為學徒淵薮。

    日本嘗遣徒持二十問,詢求法要。

    師答之,鹹臻其妙,天台之教莫盛此時。

    真宗皇帝知名,遣中貴人至其居,命修忏法,厚有賜予。

    嘗偕十僧修妙忏三年,且約以忏罷共焚其軀,庶以激怠惰而起精進。

    翰林學士楊億、驸馬都尉李遵勖,嘗薦師号,遐仰道風,白丞相寇準,奏紫服及「法智大師」号;複奉書為賀,兼勸請住世。

    師以公私意勤,竟沮前志。

    門人本如上堂,請益經王之旨,師曰:「汝為我作三年監院來!」如依言,三年辦事竟,特上堂谘問。

    師乃大喝一聲,如豁然開悟,乃呈頌曰: 處處途歸路 時時複故鄉 本來成現事 何必待思量 其開悟人,随機施設,有若此者。

    複集十僧修大悲忏三年,又修光明忏七日為順寂之期。

    方五日,結跏趺坐而逝,實天聖六年正月五日也。

    年六十有九,僧臘五十四。

    經月,發龛以視,顔膚如生,瓜發俱長。

    茶毘,舌根不壞,舍利不可數。

    門人禀法領徒者三十人,入室四百八十人,升堂千人,所着述至多。

    師以上智之才,當中巽之運,東征西伐,再清教海,功業之盛可得而思?自荊溪而來,九世二百年閑,備衆體而集大成,辟異端而隆正統,惟師一人而已。

    嗚呼盛哉!《統紀》 昭宣法師 用荷法師 獻玭法師 文舟法師 從鏡法師 機融法師 華蓮法師 錦超法師 妙宣法師 鈵輝法師 朗修法師 從漢法師 西璋法師 景持法師 德山法師 聞昌法師 卓雲法師 同透法師 指南法師 顯清法師 華山法師 功極法師 永修法師 趨西法師 文雲法師 已上各助英洋壹元 光緒拾九年桂月天台山佛隴真覺寺敏曦募刻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