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救刀兵劫
關燈
小
中
大
現值世界大亂,内憂外患,戰禍頻仍,槍炮之進攻,死傷如積,飛機之空襲,慘酷尤深,炸彈爆發,血肉橫飛,縱幸不死,而斷肢灼膚,亦成殘廢;或房屋燒毀,财物蕩然,或少壯逃避,骨肉分離。
尤以原子彈之爆炸,百數十裡内,人畜房物,共化灰塵。
二次大戰之餘燼,猶未熄滅,三次大戰之危機,又一觸即發。
核子競賽,殺劫尤大,形同毀滅,慘不忍言!雖關國家大數,莫非自業所招。
慈受禅師偈雲:‘世人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久财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
’由是觀之,無論殺身亡家,皆屬前定,即一指之傷,一針之失,乃至刹那恐怖,決非無因。
古德雲:‘世上欲無刀兵劫,須自衆生不食肉。
’婆沙論曰:‘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當于來世中決不遇刀兵災。
’普勸中外同胞,速發大願,戒殺放生,持齋念佛,兼念觀音,定蒙護祐,不待來世,即免刀兵等一切劫難也。
而平時尤宜多念,至念極情亡,則凡一切煩惱惡業,當體皆空,回視一切劫難境緣,皆不可得。
于此不可得中,仍不妨興慈運悲,随機接引,同以觀音救苦救難之心為心,同以觀音利人利物之事為事,則人我念空,鬥争事息,化幹戈為玉帛,拯同胞于水火,同享和平,共增福壽,豈不快哉! 第一節救判亂劫 一、簽勸複職求簽固非佛制,亦今人所視為迷信者也,但自唐宋以來,各寺廟多設簽筒,以決吉兇,而資趨避,求者甚衆,莫靈于觀音與關帝,相傳各簽為其化身所撰。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廿一日總統蔣公為求和平,宣告暫行引退。
秋後小住普陀山天福庵,偕其長公子經國先生同往紫竹林,參拜觀音菩薩,上香行禮後,由經國先生虔誠默禱,抽得觀音大士靈簽第八十簽雲: 直上高山去學仙豈知一旦帝王宣青天白日常明照忠正聲名四海傳 總統一看,大為高興!蓋簽意明示:君既引退,欲‘直上高山去學仙,豈知一旦’尊如‘帝王’之總統,為救國救民而‘宣’告複職,即可複興中華民國,維護世界和平,使‘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常明照’于天下,‘中正’先生之‘聲名四海傳’聞也,旋即應驗不爽。
二、示往台灣軍人何煥文,江蘇武進人。
民國卅八年冬随軍至南海普陀山,為觀音菩薩應化道場,誓在山一日,吃素一日,一日不下山,一日不開葷,任同事勸阻破壞,堅持到底。
一日随衆朝梵音洞,因聞虔誠懇禱,洞中能見聖異境界,衆以好奇心往,皆一無所見。
何煥文以大陸淪陷,政府遷台,何處安全,虔問去就?正默禱時,洞中忽現台灣二字,很大很明,旋又現一無量壽佛,約三分鐘後,方隐隐幻滅,心甚愉快!數日後果到台灣,誠有感則通。
按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佛及無量光佛,問去就而現台灣及無量壽佛,明示台灣前途無量光明,囑速往勿疑也。
三、禱即勝利貴州省匪患蔓延,民國二十三年王主席特齋戒禁屠,提倡全省各縣作祈禱法會,省城請各寺僧衆虔修佛事,率領民衆持念觀音聖号,即蒙佛光加被,西南兩路黔軍及湘桂軍剿匪,竟勢如破竹,地方幸免糜爛,感應神速。
因而印送金剛經、普門品等各千部,佛像、觀音像兩萬幀,以弘佛化。
按匪亂方殷,國土待複,亟應效法王主席,啟建護國息災大悲法會,發動全國佛教徒及民衆,戒殺吃素,持念觀音聖号,祈禱救苦救難。
并提倡禁屠放生,更感應神速也。
四、一再脫險黃孟林居士,湖南平江縣人,現住台北市吳興街松山寺。
幼時母常教念觀音菩薩,并囑‘如遇疾病危險,要記得念,定獲平安。
’民國十六年十五歲,正國共分裂,共匪盤據鄉村山林,常出搶劫,殺人放火,民不聊生,稍有錢财地位之人,均避居縣城附近。
黃家在城外楓樹大屋,住難民數百人,忽傳匪來攻城,紛向城内逃避,相隔一河,駐軍忽拆除浮橋,調走渡船,而共匪已驅使農民組織之赤衛隊萬餘人,持梭镖鳥槍大刀等進攻縣城。
黃與二兄匆匿客廳樓上,忽聞匪至樓下,即将上樓,均驚惶無計,偶一擡頭,見壁貼觀音聖像,急默念觀音聖号,突聞有匪來喚正要上樓之匪雲:‘白軍援兵已渡河,趕快逃走。
’稍遲片刻,兄弟三人已被匪殘殺矣。
廿一年軍校畢業,任十八軍五二師三○七團黨部幹事,駐江西吉水,奉命參加第四次會剿,宿營荊都鎮,忽聞四山槍聲由疏而密,即随團部上山布防。
突大霧細雨,近不見人,緻失連絡,師部被匪攻破,師長李明殉職。
混戰一日一夜,全團被俘,将黃獨押一室,被搜出宣傳品,自忖必死,惟一心專念觀音聖号。
旋禁另室,内有同軍長官十人,團幹事三人,據雲:‘早棄證件,以書記或司書名義,騙過匪軍。
’因感獨危,決計潛逃,但有四匪持槍監視,隻有閉目虔念聖号,至深夜二時許,似有人在耳邊雲:‘汝速去’,如夢驚醒,向門外察看,僅二匪抱槍而卧,即乘機溜出,向深山亂跑,經兩日兩晚,安抵樂安我軍防地。
五、從匪得返傅日新,住清江羅坊,四子乳名四姑,方成童,因與鄰童鬥,受母督責,憤入匪區,遇赤匪,且入隊,家人憂甚!承友張霞青居士告曰:‘我有佛塔圖,計五千零四十八圈,念佛千聲為一圈,汝可于觀音菩薩座前,叩許持齋念大悲聖号一願。
普門品雲:“若有急難者,稱名即解脫”。
’傅欣然依法持誦,越三日,夜夢一人曰:‘汝子回矣。
’視之果然,身穿短罩褂,腰系印花巾,因喜而醒。
翌晨,身心暢然,時時懸望,下午六時子果回,衣與夢見者無異。
據雲:‘今日奉命買米,竟日奔走,似甚昏迷,問其地,知家在迩而返。
’ 六、匪過獨安湖南黔陽陳悟數居士,民國二十四年館于黔陽原神鎮張少棠家,每日教書之暇,即誠誦大悲、白衣、準提三咒,及觀音聖号。
臘月初二日忽聞共匪賀龍、蕭克,率匪五六萬,竄至距鎮二十裡之江西街,全鎮老幼,争先逃避。
次晨張亦率眷他避,惟陳與七歲小兒居館,屋系新構,尤甚堂皇,距張宅僅十餘步。
張妻黃氏,下午回家取物,突來匪十餘人,将黃擄去。
是晚複來匪百餘人,搶劫财物,陳思生死有數,決定不走,惟虔誦大悲咒,至雞鳴二次方休。
俄而天曉,聞人馬聲鼎沸而出窺,見匪軍如潮湧至,賀匪軍部即駐隔壁張家,前後左右鄰屋皆滿,獨未至陳館中,亦無一匪來窺,得安然無恙。
初五日匪竄芷江,全鎮居戶,無一幸免,惟館中未損一草。
鹹詢以何術得免?陳雲:‘虔誦大悲咒,蒙菩薩以不可思議之神力加被耳。
’ 七、竹斷驚釋浦文同居士,上海人,深信佛法。
民國廿七年夏往昆山探親,在常熟逆旅中遇老友龔佛龍,望其氣色晦暗,勸阻勿行。
慨然曰:‘前世若殺人者,今世償命,欠債者還錢。
’去志堅決,翌晨就道,忽途遇共匪,為勒索錢财,誣為漢奸,橫加笞擊。
初則脫其上衣,縛其右足及兩姆指,倒懸空中,左足垂以大石;繼用火燒兩臂,皮肉盡脫。
自念夙世怨業,果來索償,故心殊坦然,惟一心默念觀音聖号,懇求加被,居然不覺其苦。
種種逼迫,終無一言,緻匪惱羞成怒,持青竹竿猛擊其背,讵甫擊下,竿即斷壞,連易數竿,亦皆如是,令匪驚疑而釋之。
步行回滬,以兩臂潰傷甚厲,即投寶隆醫院求治,當為割除腐肉,複割腿上好肉補之,不到一月,即傷愈出院。
迨襲返備述前事,相與咋舌贊歎不已。
八、變僅虛驚衡钰居士,湖南長沙人,現住台北市松山寺後山淨蓮别墅。
三十六年‘二二八事變’之日,由台中乘對号快車,手帶鑽戒,提番布包内裝台币十二萬元,及新皮包内裝手飾等件。
身孕六月,大腹便便,攜一六歲幼子,于上午十時抵台北車站。
乘黃包車,令勤務兵叫一闆車,載行李随後,甫出站前,人潮擁擠而來,一兇漢令下車,即攜子步行,惟一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忽遇同情者,令即回去,據告:‘台北在打外省人。
’因不懂台語,不明何事,正走投無路,忽又來群衆,齊聲驅走。
有一黃包車夫追随,低聲雲:‘太太!我送你去。
’怕是壞人,不敢回顧。
至氣象所前,不能通行,勤務兵随後趕至,謂已挨打,行李被推下,幸遇好人,幫其拿來。
同至小巷内福建人家中坐下,車夫旋來告:‘可以走矣,中央軍來,暴動已停矣,’請其送信請同鄉派人來接,均不敢來。
時已傍晚,主人要關門,乃托其再雇二車載行李等,送至目的地,損失毫無,嫂大驚奇!後聞暴動亂民在各處滋事,使用鐵錘、鋼刀、石頭等武器,在火車站受辱與慘死之婦女甚多。
在台中之外省人,不論男女老幼,均在集中營,苦不堪言。
衡來台北,僅稍受虛驚,安居如常,此即普門品雲:‘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之證明也。
按衡居士适值事變,走投無路時,甫念觀音聖号,忽一黃包車夫追随守候至中央軍來,暴動已停,仍為送信雇車,安送目的地始去,顯系觀音菩薩化身保護,故獲毫無損傷。
否則,當其不敢回顧時,必即他去,何緻追随守候終日耶?若當時敢乘其車,早已安全到達矣。
九、示方出險崔振維老居士,七十四歲,住台灣省基隆市孝三路福明巷一号,開設當鋪。
原籍吉林省榆樹縣城,曾任團旅長等職,家富産豐。
抗戰勝利後,雖東北光複,而長春以北,仍被俄軍與共匪占據,恐遭鬧争清
尤以原子彈之爆炸,百數十裡内,人畜房物,共化灰塵。
二次大戰之餘燼,猶未熄滅,三次大戰之危機,又一觸即發。
核子競賽,殺劫尤大,形同毀滅,慘不忍言!雖關國家大數,莫非自業所招。
慈受禅師偈雲:‘世人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久财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
’由是觀之,無論殺身亡家,皆屬前定,即一指之傷,一針之失,乃至刹那恐怖,決非無因。
古德雲:‘世上欲無刀兵劫,須自衆生不食肉。
’婆沙論曰:‘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當于來世中決不遇刀兵災。
’普勸中外同胞,速發大願,戒殺放生,持齋念佛,兼念觀音,定蒙護祐,不待來世,即免刀兵等一切劫難也。
而平時尤宜多念,至念極情亡,則凡一切煩惱惡業,當體皆空,回視一切劫難境緣,皆不可得。
于此不可得中,仍不妨興慈運悲,随機接引,同以觀音救苦救難之心為心,同以觀音利人利物之事為事,則人我念空,鬥争事息,化幹戈為玉帛,拯同胞于水火,同享和平,共增福壽,豈不快哉! 第一節救判亂劫 一、簽勸複職求簽固非佛制,亦今人所視為迷信者也,但自唐宋以來,各寺廟多設簽筒,以決吉兇,而資趨避,求者甚衆,莫靈于觀音與關帝,相傳各簽為其化身所撰。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廿一日總統蔣公為求和平,宣告暫行引退。
秋後小住普陀山天福庵,偕其長公子經國先生同往紫竹林,參拜觀音菩薩,上香行禮後,由經國先生虔誠默禱,抽得觀音大士靈簽第八十簽雲: 直上高山去學仙豈知一旦帝王宣青天白日常明照忠正聲名四海傳 總統一看,大為高興!蓋簽意明示:君既引退,欲‘直上高山去學仙,豈知一旦’尊如‘帝王’之總統,為救國救民而‘宣’告複職,即可複興中華民國,維護世界和平,使‘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常明照’于天下,‘中正’先生之‘聲名四海傳’聞也,旋即應驗不爽。
二、示往台灣軍人何煥文,江蘇武進人。
民國卅八年冬随軍至南海普陀山,為觀音菩薩應化道場,誓在山一日,吃素一日,一日不下山,一日不開葷,任同事勸阻破壞,堅持到底。
一日随衆朝梵音洞,因聞虔誠懇禱,洞中能見聖異境界,衆以好奇心往,皆一無所見。
何煥文以大陸淪陷,政府遷台,何處安全,虔問去就?正默禱時,洞中忽現台灣二字,很大很明,旋又現一無量壽佛,約三分鐘後,方隐隐幻滅,心甚愉快!數日後果到台灣,誠有感則通。
按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佛及無量光佛,問去就而現台灣及無量壽佛,明示台灣前途無量光明,囑速往勿疑也。
三、禱即勝利貴州省匪患蔓延,民國二十三年王主席特齋戒禁屠,提倡全省各縣作祈禱法會,省城請各寺僧衆虔修佛事,率領民衆持念觀音聖号,即蒙佛光加被,西南兩路黔軍及湘桂軍剿匪,竟勢如破竹,地方幸免糜爛,感應神速。
因而印送金剛經、普門品等各千部,佛像、觀音像兩萬幀,以弘佛化。
按匪亂方殷,國土待複,亟應效法王主席,啟建護國息災大悲法會,發動全國佛教徒及民衆,戒殺吃素,持念觀音聖号,祈禱救苦救難。
并提倡禁屠放生,更感應神速也。
四、一再脫險黃孟林居士,湖南平江縣人,現住台北市吳興街松山寺。
幼時母常教念觀音菩薩,并囑‘如遇疾病危險,要記得念,定獲平安。
’民國十六年十五歲,正國共分裂,共匪盤據鄉村山林,常出搶劫,殺人放火,民不聊生,稍有錢财地位之人,均避居縣城附近。
黃家在城外楓樹大屋,住難民數百人,忽傳匪來攻城,紛向城内逃避,相隔一河,駐軍忽拆除浮橋,調走渡船,而共匪已驅使農民組織之赤衛隊萬餘人,持梭镖鳥槍大刀等進攻縣城。
黃與二兄匆匿客廳樓上,忽聞匪至樓下,即将上樓,均驚惶無計,偶一擡頭,見壁貼觀音聖像,急默念觀音聖号,突聞有匪來喚正要上樓之匪雲:‘白軍援兵已渡河,趕快逃走。
’稍遲片刻,兄弟三人已被匪殘殺矣。
廿一年軍校畢業,任十八軍五二師三○七團黨部幹事,駐江西吉水,奉命參加第四次會剿,宿營荊都鎮,忽聞四山槍聲由疏而密,即随團部上山布防。
突大霧細雨,近不見人,緻失連絡,師部被匪攻破,師長李明殉職。
混戰一日一夜,全團被俘,将黃獨押一室,被搜出宣傳品,自忖必死,惟一心專念觀音聖号。
旋禁另室,内有同軍長官十人,團幹事三人,據雲:‘早棄證件,以書記或司書名義,騙過匪軍。
’因感獨危,決計潛逃,但有四匪持槍監視,隻有閉目虔念聖号,至深夜二時許,似有人在耳邊雲:‘汝速去’,如夢驚醒,向門外察看,僅二匪抱槍而卧,即乘機溜出,向深山亂跑,經兩日兩晚,安抵樂安我軍防地。
五、從匪得返傅日新,住清江羅坊,四子乳名四姑,方成童,因與鄰童鬥,受母督責,憤入匪區,遇赤匪,且入隊,家人憂甚!承友張霞青居士告曰:‘我有佛塔圖,計五千零四十八圈,念佛千聲為一圈,汝可于觀音菩薩座前,叩許持齋念大悲聖号一願。
普門品雲:“若有急難者,稱名即解脫”。
’傅欣然依法持誦,越三日,夜夢一人曰:‘汝子回矣。
’視之果然,身穿短罩褂,腰系印花巾,因喜而醒。
翌晨,身心暢然,時時懸望,下午六時子果回,衣與夢見者無異。
據雲:‘今日奉命買米,竟日奔走,似甚昏迷,問其地,知家在迩而返。
’ 六、匪過獨安湖南黔陽陳悟數居士,民國二十四年館于黔陽原神鎮張少棠家,每日教書之暇,即誠誦大悲、白衣、準提三咒,及觀音聖号。
臘月初二日忽聞共匪賀龍、蕭克,率匪五六萬,竄至距鎮二十裡之江西街,全鎮老幼,争先逃避。
次晨張亦率眷他避,惟陳與七歲小兒居館,屋系新構,尤甚堂皇,距張宅僅十餘步。
張妻黃氏,下午回家取物,突來匪十餘人,将黃擄去。
是晚複來匪百餘人,搶劫财物,陳思生死有數,決定不走,惟虔誦大悲咒,至雞鳴二次方休。
俄而天曉,聞人馬聲鼎沸而出窺,見匪軍如潮湧至,賀匪軍部即駐隔壁張家,前後左右鄰屋皆滿,獨未至陳館中,亦無一匪來窺,得安然無恙。
初五日匪竄芷江,全鎮居戶,無一幸免,惟館中未損一草。
鹹詢以何術得免?陳雲:‘虔誦大悲咒,蒙菩薩以不可思議之神力加被耳。
’ 七、竹斷驚釋浦文同居士,上海人,深信佛法。
民國廿七年夏往昆山探親,在常熟逆旅中遇老友龔佛龍,望其氣色晦暗,勸阻勿行。
慨然曰:‘前世若殺人者,今世償命,欠債者還錢。
’去志堅決,翌晨就道,忽途遇共匪,為勒索錢财,誣為漢奸,橫加笞擊。
初則脫其上衣,縛其右足及兩姆指,倒懸空中,左足垂以大石;繼用火燒兩臂,皮肉盡脫。
自念夙世怨業,果來索償,故心殊坦然,惟一心默念觀音聖号,懇求加被,居然不覺其苦。
種種逼迫,終無一言,緻匪惱羞成怒,持青竹竿猛擊其背,讵甫擊下,竿即斷壞,連易數竿,亦皆如是,令匪驚疑而釋之。
步行回滬,以兩臂潰傷甚厲,即投寶隆醫院求治,當為割除腐肉,複割腿上好肉補之,不到一月,即傷愈出院。
迨襲返備述前事,相與咋舌贊歎不已。
八、變僅虛驚衡钰居士,湖南長沙人,現住台北市松山寺後山淨蓮别墅。
三十六年‘二二八事變’之日,由台中乘對号快車,手帶鑽戒,提番布包内裝台币十二萬元,及新皮包内裝手飾等件。
身孕六月,大腹便便,攜一六歲幼子,于上午十時抵台北車站。
乘黃包車,令勤務兵叫一闆車,載行李随後,甫出站前,人潮擁擠而來,一兇漢令下車,即攜子步行,惟一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忽遇同情者,令即回去,據告:‘台北在打外省人。
’因不懂台語,不明何事,正走投無路,忽又來群衆,齊聲驅走。
有一黃包車夫追随,低聲雲:‘太太!我送你去。
’怕是壞人,不敢回顧。
至氣象所前,不能通行,勤務兵随後趕至,謂已挨打,行李被推下,幸遇好人,幫其拿來。
同至小巷内福建人家中坐下,車夫旋來告:‘可以走矣,中央軍來,暴動已停矣,’請其送信請同鄉派人來接,均不敢來。
時已傍晚,主人要關門,乃托其再雇二車載行李等,送至目的地,損失毫無,嫂大驚奇!後聞暴動亂民在各處滋事,使用鐵錘、鋼刀、石頭等武器,在火車站受辱與慘死之婦女甚多。
在台中之外省人,不論男女老幼,均在集中營,苦不堪言。
衡來台北,僅稍受虛驚,安居如常,此即普門品雲:‘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之證明也。
按衡居士适值事變,走投無路時,甫念觀音聖号,忽一黃包車夫追随守候至中央軍來,暴動已停,仍為送信雇車,安送目的地始去,顯系觀音菩薩化身保護,故獲毫無損傷。
否則,當其不敢回顧時,必即他去,何緻追随守候終日耶?若當時敢乘其車,早已安全到達矣。
九、示方出險崔振維老居士,七十四歲,住台灣省基隆市孝三路福明巷一号,開設當鋪。
原籍吉林省榆樹縣城,曾任團旅長等職,家富産豐。
抗戰勝利後,雖東北光複,而長春以北,仍被俄軍與共匪占據,恐遭鬧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