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要訣

關燈
為什麼要拜佛 佛教徒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們拜嗎?還是我們需要拜佛? 佛就是覺者。

    是對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

    他了知宇宙中千千萬萬種事物,各種相似與不相似,相同與不相同的生命形态。

    因為佛對于他們的生活、身體和心靈的習氣全部了解,所以能讓一切衆生離苦得樂,隻要衆生肯學習,肯依照他的話去做。

     其次,佛還完全了解宇宙間一切生命形态的來龍去脈。

    也知道生死之間到底是怎麼轉換?如何轉接?因此他能幫助一切衆生從各個生命形态轉換成另一種他們所企盼的生命形态,讓他們能在一種理想的情況下生活。

     複次,佛還能印證一切,包括花草樹木乃至山河大地,甚至星球、宇宙,一切沒有感情、無痛覺、無思考能力、我們稱之為無情衆生的東西。

    它們的成住壞空是如何形成的?佛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至于無情衆生與有情衆生之間的關系,無論微細或巨大的、直接的或間接的,何者在先何者居後,以及彼此的依存、互動,他都了然于胸。

     佛本是衆生之一,經過累劫修行然後成佛。

    佛的基本條件有三;第一,他能确實了解衆生平等,所以他對自己很有信心,卻絲毫沒有優越感。

    其次,有很偉大的成就,所以能了解一切宇宙的真相。

    他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學習、修行、印證。

    ‘劫’是佛陀時代當地人計算時間的一個單位;一個阿僧祇劫,大概是十的後面再排五十個零,用這樣長的時間來學習、修行及印證,所以他能從衆生轉為佛。

     佛有很大的成就,但決不執著于已有的成就。

    當因緣具足時,他還可以放棄他的成就,所以正法明如來,放棄了佛位,退歸菩薩位,以尋聲救苦的觀世音大士身分,來護持法藏比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

    第三,該他做的,他會當仁不讓,但沒有絲毫的支配欲。

    他并不期待别人服從,隻是一切盡其在我,盡其所能去成就别人。

     既然佛沒有絲毫的優越感,所以一定不需要我們拜他。

    那麼,我們佛教徒為什麼還要拜佛呢?拜佛是一種運動嗎?如果是的話,我們看一看,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運動,到底有什麼目的?大概不外乎是為了身心的健康吧!那要怎麼來運動呢?所謂運動就是運用各種方式來活動我們的身體、四肢,以及内髒,乃至身體的任何部分,讓它幫助我們去除疾病,達到身心安甯,這是運動的最終目的。

     可是,我們如果仔細觀察,便會發現有很多運動并不能使我們獲得極大的利益,因為這些運動的本身沒有具備圓滿、方便、安全的條件。

    譬如遊泳,雖然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但是皮膚功能不好,對空氣中的濕氣、細菌、病毒、花粉等抵抗力不足的人,當他遊泳時,很容易得到風濕關節炎、結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中耳炎、喉嚨痛等疾病。

    如果是婦女,正值生理期間,一下水,身體下半部的熱能較低的話,還容易得到婦科的感染,所以遊泳有這些方面的缺失,我們必須要注意。

     慢跑有一段時間很流行,因為它很方便。

    穿運動鞋也好,穿普通的球鞋也好,甚至穿拖鞋也可以,隻要跑得動就行;但不适宜于曾經摔過跤、出過車禍、扭傷、産後失調或脊椎骨先天性構造較弱的人。

     慢跑,通常可以讓我們的心髒比較健康,如果跑的方法和呼吸的方法正确,心肺都會得到好處。

    我們的脊椎骨節間天生便夾了一片軟墊,好讓脊椎避震,如果這些結構不好,慢跑就容易形成脊椎骨剌;關節曾經扭傷過的人,容易得到關節炎;婦女生産多又缺乏調養、身體虛弱,身體下半部的能源不夠者,如果慢跑,容易形成子宮下垂;有疝氣的人就容易脫腸,有的人甚至肛門會下垂脫落,有氧舞蹈更是如此。

     現在推行各式各樣的運動,希望大家得到身心的安康,所以就有奧林匹克世運會。

    它的宗旨本來是很好,但參賽者為了好勝,慢慢就變了質,成了商業化,更糟糕的是,有些選手在有意無意或無奈之下,服用藥物來促進興奮,終于傷害了自已。

    所以我們推廣運動這麼多年,正式醫療系統中就增多了一個科目─運動傷害科。

     大家都知道運動必須要有肌肉,沒有肌肉就不能運動。

    身體那些部位有肌肉呢?臉部、頸部、四肢、腹部、背後都有肌肉。

    内髒當中,如心髒就有很強壯的肌肉;胃腸、子宮、膀胱都有肌肉,可是它不聽我們支配,所以稱作‘不随意肌’。

    肺髒、腎髒和肝髒都沒有肌肉。

     剛才我們談到,運動就是要運用各種方式來活動我們的身體,讓心髒也動,腸胃也動;可是有些内髒,因為沒有肌肉,所以不能動。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大腦,它也沒有肌肉,到底我們那些運動可以運動到這些地方呢?遊泳、有氧舞蹈、慢跑,這些都是間接的運動。

    欲達到運動的最佳效果,就要運動到那些不動的地方。

    因此,前面略為介紹的那些間接的運動都不是很好的方法。

     那麼拜佛有什麼好處呢?剛才談到内髒中有不随意肌,即不随著你的意志來控制,所以叫不随意肌。

    幸好我們還有兩組肌肉是随意肌,是那兩組呢?橫隔膜和腰大肌。

    橫隔膜上面是肺和心髒,下面是胃腸、胰髒、肝髒、腎髒、膀胱、子宮、卵巢、小腸等。

    還有兩條很粗很壯的肌肉,叫做腰大肌,它約在脊椎骨中間,橫隔膜後面的地方,它黏在脊椎骨,斜斜的往前下方走,走到骨盤的中間附近。

     從側面看橫隔膜就像把我們的身體切成上下兩半,腰大肌它是從下半部斜斜的橫切我們的身體。

    如果這兩組肌肉可以運動,那就相當理想,因為當橫隔膜上下運動的時候,它就可以按摩我們的肺髒。

    為什麼橫隔膜上下運動對我們的肺髒有這麼重要呢?因為從氣管下來,直到心窩的地方,這裡有一個穴道,中醫叫做檀中。

    氣會檀中,因為它從這裡分成兩條支氣管跑到肺髒裡去。

    我們呼吸時,氣體的進進出出,都要經過總支氣管。

     婦女講話,細聲細氣,呼吸也很溫柔。

    一般來講,她們換氣,隻在肺髒的中間部分,所以肺髒中,上面有廢氣,下面也有廢氣,可是換來換去,大部分都是在這裡換;所以有人開玩笑說,這就是女衆比較‘小器’的原因。

    的确如此,因為這種方式隻換了三分之一的氣。

     橫隔膜如果得到很恰當的運動,就可以幫助肺髒下面的三分之一廢氣、髒氣排出來。

    氧氣可以下到肺髒的下面三分之一。

    橫隔膜的上下運動,活動量夠的話,連肺部上面的三分之一都可以換氣。

    所以橫隔膜對肺髒很重要。

    它恰當的上下升降,就叫做腹式呼吸。

    橫隔膜的上下運動還可以按摩心髒、肝髒(因為肝髒就在它的下面)胃、胰髒和脾髒。

     再下面一點的的子宮、卵巢、膀胱、小腸、大腸等怎麼辦呢?那就要靠腰大肌了。

    腰大肌與脊椎骨相連,剛好靠近腎髒動脈的後方。

    當我們手握緊,肌肉就會鼓起來,顯出它的彈性和硬度,這叫肌肉收縮。

    例如用力捏住橡皮水管,讓它的出口變小,此時,水流便噴射而出。

    因此,腰大肌運動就是腰大肌在收縮,因為它的前面還有内髒,這時一運動,它就繃緊,所以腎髒的動脈和靜脈就好像給夾住了。

    一松一緊形成了運動,一夾一放,因此血就會沖進沖出,腎髒好像被沖洗一番。

    沿此而下,此肌旁邊有很多血管,分别延伸到内髒、腸子裡去。

     因為腰大肌是斜伸進到骨盤的前方附近,它很長,所以通常分開兩段來運動。

    上半段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