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關燈
有,隻是暫時有,轉眼就消失了。

    我們人也是一樣,昨天還好好的聚會在一起,今天得個訊息,說他已經死了;人的生命就像‘四十二章經’所說的:‘生命在呼吸間’這樣的短暫,他一口氣轉不過來,就完了。

    就像閃電那樣,一閃就消失了,又像朝露那麼的短暫,太陽一出來他就消失了,應該這樣子‘觀想’,‘應作如是觀’——‘觀’是‘觀想’。

    就是說你學‘金剛經’,學‘般若智慧’,應該用‘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的比喻,去做‘觀想’,‘一切有為法’就如‘夢、幻、泡、影、露、電’那樣,是‘虛妄不實’‘變異無常’‘生滅迅速’,你能這樣‘觀想’,對‘一切有為法’就更能‘看破放下’,在現實生活上,你就不會處處與人計較,這樣你就不會‘取著他’自生煩惱。

    所以聖人‘用心如鏡’,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把他舍得一幹二淨,所以聖人的心能‘解脫’能‘自在’,這是因為聖人有‘般若妙慧’的原故。

    世尊教我們‘發菩提心的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應作如是‘觀想’。

    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衆生也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最後我們也能安住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上,對‘一切有為法’不會再起執著了。

    正宗分竟。

     甲三、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把金剛經說圓滿了。

    長老須菩提,與同時在法會聽經的,還有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的出家二衆,在家修行的男居士‘優婆塞’,在家修行的女居士‘優婆夷’。

    還有一切天人,阿修羅,這些三善道的衆生,他們很有善根,跟佛有緣,都在那裡聽經,還有人非人等,天龍八部都在那裡聽,聽完了佛說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對于實教大乘的道理明白了,都皆大歡喜。

    明白自己成佛也有份,也了解了‘般若法門’能令衆生成佛,一心信受,一心奉行,普願一切衆生同成佛道。

     金剛經至此已經講完,這部經所講的道理與我們修淨土法門應該如何融會貫通呢? 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是屬于‘有’門,西方有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個阿彌陀佛,都是有,不講空,所以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别号‘西有’沙門,謂西方之依正二報的确都是有;我們每天做晚課都是念佛回向西方的,與金剛經的道理如何貫通呢? 從理論上講,金剛經所講的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阿彌陀經上所講的有是妙有,不是凡夫執著的有,‘妙’者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念佛法門的有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簡要言之,金剛經上講的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念佛法門的妙有,念佛法門妙有不有即是金剛經上所講的真空,兩者在理論上并無抵觸而且是融會貫通的。

     再從修行的事相上講,阿彌陀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古人解釋何謂‘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的名号,念一句名号就種了善根,多念就多種善根,‘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要多善根,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的名号。

    什麼是‘福德’呢?福德就是要行六度,以福德之因,以修六度法門福德之緣,‘不可以少善根不可以少福德’,就是要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之緣,這樣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正助雙修,念阿彌陀佛的名号是正行,助行是修六度萬行的福德,而金剛經上叫我們要修六度萬行,要無住行施,布施有三檀,三檀開六度,六度開萬行,修六度萬行就是廣修福德,你能廣修福德再念佛回向西方不就生到西方去了嗎?所以你要是相信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依照金剛經的開示廣修六度多培福德,但是福德怎麼修才多呢?不要住相,金剛經第四分上說,不住于相布施其福德等十方虛空不可思量,下面經文再一段一段的較量,較量到最後的布施,注重在法布施與無住行施,‘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也不如無住去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他人演說,結論就是開導我們要去弘揚金剛經還不要住相,因為我們是末法時代沒有福報的衆生,行财布施畢竟是有限的,但行法布施則可以無窮無盡的布施,你們學了佛法盡去講盡去說,永遠布施不完,這叫無盡的法布施,你們學講金剛經,講完了一座就将講經的功德回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由上可知在修行的事相上兩者也是融會貫通的。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說聽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