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具足第十九

關燈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受用具足第十九 本品名‘受用具足’。

    故所有國人皆‘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

    如上種種殊勝受用,悉皆具足也。

    是乃總顯正報之身心,依報之勝福,悉皆超世希有。

    但本品中列顯‘福德無量’,衣食宮殿,悉皆‘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複次極樂世界,所有衆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

    形貌端嚴。

    福德無量。

    智慧明了。

    神通自在。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随意所須,悉皆如念。

     首數句,承上品中彼土衆生‘容色微妙’,故雲,所有衆生,過去已往生者,現在生者,将來生者,皆得‘如是諸妙色身。

    形貌端嚴(端正莊嚴)’。

    ‘如是’二字,即指上品遠勝第六天王,千萬億倍也。

    下顯受用具足。

    ‘福德無量’。

    《稱贊淨土經》曰:‘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

    ’又本經《決證極果品》曰‘唯受清淨最上快樂’。

    是顯福德無量也。

    ‘智慧明了’。

    此乃‘光明慧辯願’之所攝。

    願曰‘成就一切智慧’。

    又本經《菩薩修持品》謂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皆‘智慧明了’之意。

    又明者,明明白白。

    了者,了了分明。

    是為明了。

    密教中‘如實知自心’者,智慧明了也。

    又‘照見五蘊皆空’,亦是智慧明了也。

    ‘神通自在’者,如上品中‘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又《菩薩修持品》曰:‘以方便智,增長了知。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

    ’是則‘智慧明了’,達神通之本,而變化神通,自在無礙。

    故曰:但得本,莫愁末。

    根本智者,本也。

    種種神通,皆聖末邊事。

    以福德無量,故感得‘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又以智慧神通故,‘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随意所須,悉皆如念’。

     以下從飲食,衣服,住所三方面,明其受用具足。

    首明食。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

    雖有此食,實無食者。

    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

    色力增長而無便穢。

    身心柔軟,無所味著。

    事已化去,時至複現。

     ‘缽器’,簡稱缽,梵語為缽多羅。

    譯為應器,或應量器。

    乃出家人盛飯食之器。

    ‘自然在前’。

    《漢譯》曰:‘滿其(指缽)中百味飲食自恣。

    若随意則至。

    亦無所從來,亦無有供作者,自然化生耳。

    ’是知缽器飲食等等,皆彌陀本願所感。

    故不須造作,自然出現也。

    ‘百味飲食’。

    百味,指百種好味。

    又《大論》曰:‘有人言,能以百種羹供養,是名百味。

    餅種數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

    有人言,百種藥草藥果,作歡喜丸,人飲食,故百味。

    ’按菩薩之果報食與神通變化食,有無量味。

    彼土甘露味食,焉可思議。

    所謂百味者,隻是順此方習俗耳。

    ‘實無食者’。

    因彼土衆生,蓮生化生,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本無饑渴之苦,故無食者。

    但為意樂而食也。

    故‘見色聞香,以意為食’,非真食也。

    又此妙食,具增上用,能增色力,而無便穢。

    複顯彼土一切,悉皆超世希有。

    又食者‘身心柔軟’,于此妙味亦無貪著。

    本經《菩薩修持品》雲‘于所受用,皆無攝取’。

    又雲:‘舍離一切執著’。

    故‘無所味著’也。

    食已便自然化去,欲食時随意複現。

    一切自在無礙。

     又此經文,正顯《往生論》中莊嚴受用功德成就。

    偈雲:‘愛樂佛法味,禅三昧為食。

    ’《論注》曰:‘是故興大悲願。

    願我國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