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入門白話解

關燈
,都不想思。

     3、勸人念佛,無上法施,行住坐卧,不忘生西。

     4、大小萬行,回向西方,願共衆生,同往樂邦。

     (略解)一向專念,萬行回向八個字,是持名念佛的綱宗,關于淨土宗的千經萬論,教人怎樣怎樣用功,皆不出這八個字的範圍,所以本講,也以此作為結論。

    至于一向專念,前次業已講過了。

    萬行回向者,就是說念佛的人,須要擴大心量,以佛心為心,願人人皆往生淨土,不可作自了漢,所有一言、一動、一飲、一啄,即說一句好話,行一件小善,無不回向西方極樂世界,若遇順逆喜怒,一切煩惱境界,心不安時,就将這一句佛,提起一拶,即見當下消滅,以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滅煩惱,便可了得生死,更無别法。

     偈頌 生寄死歸,一切放下,保持正念,千鈞一發。

     慈悲加祐,令心不亂,眷屬同助,西方相見。

     寶蓮齊開,誰人不羨,無常迅速,行人勉旃。

     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挽回劫運,淨化人間。

     (略解)這個偈頌,是作論的通例,每到一篇完結,照例發願,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有情,方為契合佛旨,至于偈中意思;第一首:因為念佛的人,多有一生精進,偏到臨命終時,放不下兒女私情,名利恩怨,便不能保持正念,所以叫做‘千鈞一發’。

    真真危險呀!要把‘生’看作住旅館;‘死’看作回老家,才能含笑而去。

    第二首:是說臨命終時,一心不亂,保持正念,是佛菩薩加被行人的力量,自力他力,交相感應,生前一切業力不起現行,唯憑願力,引導其前,往生極樂,但眷屬們,千萬不可悲哀哭泣,在十二小時以内,切不可搬腳牽手的胡抖擻,大家要安詳念佛,幫助病人順利往生。

    第三首:是說病人壽數未盡,慢慢會好的,如無壽數,便藉佛力,引導識神,一刹那間,蓮花化生,見佛聞法,永證不退,這樣一生成佛,大家豈不羨慕嗎?第四首:是作者觀察,最近世界大勢,共業感召,三次世界大戰,恐難幸免,殺人的武器,日有進步,戰火一開,雙方都拿出秘密武器來,那時慘酷破壞的情形,超出已用的原子彈之上,佛說劫火洞燒,大地平沉,也有實現的可能。

    但是共業之中,還有别業,你們不聞輪船飛機失事,常有少數人幸免于難嗎?這便證明雖同在劫難之中,如肯真心念佛,仍可消除業障,減輕禍患,我嘗說:當此大難将臨的末法時代,若為自利,除了專念彌陀,回向極樂,決不能了脫生死;若為利他,除了行菩薩道,弘揚淨宗,決不能挽回劫運。

    唯願全世界人類,同發菩提,同念彌陀,同生淨土,同圓種智。

    (完結) 附錄三則 持名念佛實驗方法 謹按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雲:‘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所謂不假方便者,因念佛就是方便,不必于念佛之外,更求方便也。

    但衆生根器不同,故所用的方法亦異,律航于念佛之餘,參究佛說及祖師的開示,體驗實行,比較有效者數法,擇要錄出,以就正于大德并提供參考,非敢于念佛之外,别立方便也。

     一、并耳念佛 念佛宗旨,本為攝心專注一境,令散亂心,漸成片段,乃至一心不亂。

    若欲達此目的,必須将阿彌陀佛四字宏名,字字都念的清清楚楚,聽的明明白白,但耳根對聲塵,須由聽力強銳,方能格外清晰。

    并耳者,即合并兩個耳根的聽力,用在一個耳根上,試看古人射箭,今人放槍,當他瞄準時,皆閉一眼,用一眼,視力格外分明,而聽力亦複如是。

    律航初學此法時,先将右耳聽力作意并在左耳,聽一百聲,再将左耳聽力并在右耳聽一百聲,然後兩耳平均一百聲,如是循環練習,不過一月,大見功效,一往妄念紛馳,現因聽力特别增強,漸受約束,偶起妄念,随即覺知,日久自成習慣,不必作意并耳,而自然并耳矣,經雲:‘此方興教體,清淨在音聞。

    ’則持名念佛者,誠不可不加強聽力。

     二、随工念佛 律航嘗勸人念佛。

    得到的回答,多說:‘念佛很好,可惜沒有工夫。

    ’唉!這沒有工夫四個字,不知耽誤多少人不得往生,因此,建立‘随工念佛’一個名詞。

    随工念佛者,即随著工作而念佛,先講兩段故事,作為證明。

     1、打鐵念佛 2、織布念佛 從這兩段故事上,足證随著工作,可以念佛,并可成佛,隻要對于念佛法門,具有深信切願,則無論什麼工作,皆可随著念佛,決不妨礙。

    例如耕田,經商、造飯、洗衣,一切土木金石種種行業,悉皆可以随著工作,或默持佛号,或出聲念佛,其功德相等。

    作工用的是手,念佛用的是心,心之與手,各司其事,日久純熟,制心一處,相得益彰,事無不辦,此後學佛者,焉得借口‘沒有工夫’而自甘暴棄呢? 三、痛切念佛 古德雲:‘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又雲:‘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當痛念生死。

    ’由是知吾人為了脫生死而念佛,決非悠悠泛泛所能濟事,故律航于晨昏兩課時,增設痛切念佛一門,共分五段,每段先作觀想,随即念佛,其法如下: 1、先面佛長跪,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我自無量劫來,流浪生死,皆因不知念佛法門’,即以頭著地,兩手輪番屈指自數,出聲念南無阿彌陀佛二十聲,再擡頭長跪。

     2、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擡頭長跪。

     3、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觀想‘此生如不能生西,即仍在六道中輪回,刀山劍樹,驢肚馬腹,勢必難免,可悲可怕’,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擡頭長跪。

     4、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觀想‘今生父母眷屬現在(将來)堕在何趣,若不自度度他,問心難安’,遂即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擡頭長跪。

     ‘注’行人的父母如已去世用現在二字,否則用将來二字。

     5、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聲,同時心中觀想‘無量劫來,父母眷屬,皆在六道中受苦,若不能普度一切,則念佛何為?’于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油然而生,與佛心冥合矣,随則以頭著地,如前念佛二十聲,仍擡頭長跪。

    高聲自唱‘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行人仿佛親聆阿彌陀佛空中開示雲雲,随即至心虔誦往生咒十遍,或七遍(至少三遍)起立禮佛三拜,同時默祝四生六道,一切含靈,鹹憑法力,離苦得樂。

     上來痛切念佛,律航自實行後,覺得步步緊拶身心,念念切近精實,不覺不知,由念而痛,由痛而悲,由悲而哀,以緻哭不成聲,及至誦咒之後,又覺得身輕心愉,如釋重負,共計五段,每段需二分鐘,總共不過十分鐘,其功德無量無邊,實不可思議,謹作供養,聊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