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集會品第二

關燈
皇帝。

    其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依次統領四、三、二、一大洲。

    在增小劫,人壽兩萬歲以上則生在減小劫,人壽自無量歲到八萬歲時才生。

     14)居士:梵語迦羅越,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學佛道者。

    《法華玄贊》曰:‘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

    ’ 15)宰輔:宰,官名,殷代始置此名,掌管家務及家奴春秋時稱‘太宰’,後常用作宰相。

    輔,亦為官名,如左輔右弼。

    弼,本為矯正弓弩的器具,引申為糾正,輔佐。

    這裡指佛現貴官之身,輔佐明主治理天下以令萬民得福也。

     16)官屬:指地方官員,亦為治理地方政務令百姓安居樂業也。

     17)比丘、比丘尼:出家男衆稱比丘,出家女衆稱比丘尼。

    比丘者,受具足戒之出家人通稱比丘。

    譯作乞士,除馑男,道士等。

    其義為:乞士,上于佛菩薩乞法以資慧命,下于萬民乞衣食以種福田,故名乞士。

    破煩惱:以修聖道而能破煩惱也。

    怖魔:以出家剃頭著染衣而令魔王、魔民恐怖,怖其能行正道,能入涅槃也。

    淨持戒:以受持盡形壽淨戒故名淨持戒。

    除馑男:以其為衆生種福田,令衆生得福而除衆生之饑馑也又以其為衆生布法,令衆生慧命得法水以資養,除慧命之饑馑也。

    道士者,舉凡修道之士皆可稱為道士,古時不分,非比現時以道家修道之人為道士也。

     18)優婆塞優婆夷:譯作清信士,近事男清信女,近事女等。

    總稱在家而受三皈五戒之男女。

    清信士者,清為離過絕垢之義,信為入道之要門,能信受佛法,故名。

    近事男者,謂以受五戒故,可親近承事比丘者也近事女者,謂以受五戒故,可親近承事比丘尼者也。

    此二者為在家二衆弟子。

     19)羅漢:小乘聲聞四果之極位,義有: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以羅漢已斷盡煩惱,不來三界也應供,以羅漢一切漏盡,功德高卓,應受一切人天之供養也不生,以跳出三界,永斷生死,不生不滅也。

     20)彌勒:新稱彌帝隸,每怛哩,菩薩之姓,譯作慈氏名阿逸多,譯作無能勝,生于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菩薩,今在兜率天内院,經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于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

    此菩薩過去值佛修慈心三昧,故稱慈氏。

     21)授記:梵雲和伽羅,佛對發心之衆生授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别也。

    有多種授記,今舉其二種:一為二種授記:無餘記,佛現前授記某衆生于某劫中成佛,立何名号,國土,眷屬等等了了記明,名無餘記有餘記,佛告某衆生于未來某佛時當畢此罪,此佛将與汝授記,此名有餘記。

    一為四種授記:一、未發心而與授記,此衆生根性猛利,好樂大法,佛為此衆生說成佛時間及國土,名号等等,與無餘記授記内容同二、适發心已得授記,此人久植德本,勤心精進,初發心即得不退轉,入菩薩位,佛為之授記三、秘密授記,若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當得授記,然恐其自滿自足,不複精進,故佛以神力,密作授記,令他人得聞而已不聞也四、現前授記,菩薩久集善根,悉皆具足,常修梵行,觀無我空,得無生忍,佛知是人功德智慧已具足,于一切大衆前,現前作無餘記也。

     22)恒河沙:略稱恒沙,恒河沙之數,譬物之多也。

    以恒沙作喻之意,一是恒河既長且大,故沙多二是恒河之沙極細,故沙多三是恒河為佛出生地,遊行地,弟子常知也四是恒河為福德吉祥之河,若入中洗浴則可消除罪惡污垢,故盡人皆知也。

     23)涅槃:又作泥洹,舊譯為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新譯作圓寂。

    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寂滅者,寂乃無為空寂安穩之意,滅乃滅生死之大患也不生者,以滅生死之因果,故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解生死之系縛,脫三界之牢籠也。

    涅槃分有餘及無餘兩種,有餘涅槃者,生死因之惑業已盡,猶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無餘涅槃者,更滅依身苦果令無所餘也。

    有餘涅槃生時可證,無餘涅槃死時方得。

    小乘以了分段生死謂得涅槃,大乘以了變易生死謂得涅槃。

     24)毛沙塵:如毛之輕,如之少,如沙之細,如塵之微。

    極言三寶種子之力,乃至小于極微,以地藏菩薩教化之力,終究得成無上道也。

     25)善哉:梵語娑度。

    善,好也,稱贊詞,贊同詞。

    自然随喜,都稱善哉,相當于現代文的:‘好呀!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