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白話文

關燈
量功德聚。

    此人舍身,終不會堕惡道,八難之處,還能聽聞正法,增信修行,也能随緣往生他方佛陀淨土。

     再者,如果想投生他方現在佛國淨土,應當專心一意誦念此世界佛陀名号,一心不亂,這樣行法,決定得生此佛國淨土,善根增長,迅速獲得不退轉,應當知道這樣一心系念思維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善業最勝。

     勤修行的,能夠漸漸趣向一行三昧,若得一行三昧,就能成就廣大微妙行願,得相似無生法忍。

    因為能聽聞我的名字,也能聽為十方佛名号,以至誠心禮拜供養我,也能以至誠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能聽聞大乘深邃經典,能執持恭敬供養大乘深邃經典,能受持讀誦大乘深邃經典,能對于究竟甚深第一真實義不會生起恐懼心理,遠離诽謗,得正見心,能淨信理解,決定消除各種罪業障,當下證得無量功德相聚。

    為什麼呢,因為無分别的菩提心,寂靜而智慧現,能發起方便法種種行願,能聽聞我的名号,得決定淨信利益修行,乃至一切所能做的,皆不會退失一乘深法。

    如果雜亂污垢妄心,雖然稱誦我的名字,卻不能聽聞,所以不能生決定信結,隻是獲得世間的善報,得不得廣大深妙的利益。

    這樣的雜亂污垢妄新,修行其他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廣大利益。

     善男子,應當知道如上勤奮修學無相禅法者,不久就能獲得廣大利益,逐漸趨向成佛。

    深廣大利益者,得堅定淨信之位,成就淨信能忍,契入堅定修行位,成就柔順忍,入正真位,成就無生法忍。

    又成就淨信能忍,能作如來種性,成就柔順忍,能解悟如來之行,成就無生法忍,能得如來之業,得如來之業,則逐漸趨向成佛,簡單說有四種,哪四種呢? 一、淨信圓滿法所以成佛。

    即以種性地,堅定淨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不可願求。

     二、解悟圓滿法所以成佛。

    即以理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之業無造無作,于生死涅盤,不起二想,心無所恐懼。

     三、親證圓滿法所以成佛。

    即以淨心地,得無分别寂靜法智慧,及不可思議自然之業,無所求念頭。

     四、一切功德行圓滿具足所以成佛。

    即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業障,無明夢消盡。

     再者,應當知道,如果修學世間有相禅定,有三種,哪三種呢? 一、沒有方便信解,貪受禅定三昧功德而生驕慢心,為禅所束縛,退求世間法。

     二、沒有方便信解,依禅定發起,偏好厭離,恐懼生死,退墜二乘法。

     三、有方便信解,依止一實境界,學習近似奢摩他、毗婆舍那兩種觀法,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所生,如夢如幻,雖獲得世間禅定功德,但不堅定,不會退求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果,信知生死即涅盤,不會恐懼,退求二乘之法。

     這樣修學一切禅定三昧,應當知道有十種進階次第,能充分幫助确認禅定過程,能讓修學者清楚禅定相應成就,不會錯誤,是哪十種呢? 一、方便自如的自我覺知念頭 二、意識趨向安住于寂靜空相 三、能初步安住于寂靜空相,對外境覺知清清楚楚,清晰知道念頭與覺知生起和消滅 四、善于且堅定的安住于寂靜空相 五、心意逐漸調順,安然自在,疑慮消失,淨信與解悟增長,自我安心安慰之相 六、思維與行動勇猛精進,希望追求更進一步的禅定境界 七、克服了妄想,意識能夠專注,能夠少許相應,覺知禅定利益 八、修行更加清明,所修習的更加堅固,對于調伏妄想念頭能自如對治,能得殊勝功德 九、随心念起,而外境即顯,相應如意自在,不會錯誤 十、如果修學其他法門,依照前面修得方便法,次第成就,出入定随心,超越而得大自在之相 這個就是禅定的十個次第,總括禅定修行進階。

     這時,堅淨信大菩薩問地藏大菩薩:“你為何能夠方便善巧的說這樣的深奧法門,讓衆生能夠遠離恐懼擔心呢?” 地藏大菩薩說:“善男子,應當知道初發心修習大乘佛法,沒有信心的,對于無上深奧之法,易生懷疑和擔心,我經常以方便法,宣說真實義理安撫他,讓他增長信心遠離擔心,所以我稱号為善于安撫他人說法者。

    如何安撫呢?對于根基尚淺的衆生,聽聞這樣無上深奧最殊勝最奧妙之法,雖然貪愛,也發心修學,但又覺得修學無上之道,需要廣積極多功德,苦行也難行,自度度他,劫數實在太長遠,在生死之中持久受苦,方才有所獲,以這樣的原因,心生憂慮和擔心。

    我即為他說真實之義理,所謂一切萬法,本性為空,徹底遠離我執,沒有造作也無覺受,無自己無外境,無行無到,沒有方向處所,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乃至為他宣說十八覺受為空等,沒有生死涅盤一切萬法确定實在之相可得之相。

    又再為他宣說一切萬法,如夢幻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海市蜃樓,如空谷回響,如火焰,如水泡,如露水,如燈光,如目翳,如夢,如電,如雲;煩惱生死,常性微弱,很容易滅去;又煩惱生死,畢竟無本質實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則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

    這樣所說,能破一切知見束縛,破除自身内心執着之念,得以遠離害怕擔心。

    ” 又有終生,不能理解如來所說意旨而心生擔心害怕。

    應當知道如來所說意旨,如來見一體實境,徹底遠離生老病死種種惡法,親證法身恒常清涼,無所變異等無量功德作用相聚,又能清晰了知一切衆生身中,都有這樣的真實微妙清淨功德作用,隻是被無明暗染習氣所遮蓋障礙,如同漫漫長夜恒常遭受生老病死等種種無量之苦。

    如來生大慈悲心,意願讓一切衆生遠離衆苦,一同獲得法身第一義之樂。

    而法身,無分别離妄念,隻有能滅虛妄心識念想,不起思念的,才能與法身相應。

    但一切衆生,恒常分别執者萬法,因為颠倒妄想而遭受生死,所以如來為讓他們遠離分别執着念想,說一切世間之法皆畢竟空無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間之法,也畢竟空無所有。

    廣泛的說,如十八覺受空。

    這樣顯示一切萬法,皆不離菩提性體。

    菩提性體,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有無相聚,非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非一異相聚,乃至畢竟沒有一相可得,離一切相,不可以來用語言說,菩提之法中,沒有能接受言說,也不能言說,又不可以以心念而知,菩提之法中,沒有能取和可取得,無自我無外境,離于分别之相。

     若有分别之想,則為虛僞,不能與法身相應。

    這樣所說,根基尚淺的衆生不能理解,以為無上道法如來法身隻有空法,畢竟無所有,心生擔心疑慮,害怕堕入無所得之中,或者生斷滅之想,生增減知見,轉而诽謗,自我輕視也輕視他人。

    我即為他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之體,具足無量清淨功德之作用。

    從無始以來,自然圓滿,無需修行也無需造作。

    乃至一切衆生身中,也都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這樣說,能除去他們疑慮擔心,這就是安撫安慰之方便了。

     又有欠缺智慧固執己見的衆生,聽聞這樣的說法,也心生疑慮和擔心,以為如來法身本來圓滿具足,無需修行也無需造作,生起無所得的想法而心生疑慮和擔心,或者執着于自然之道,堕入颠倒邪見,我即為他說應修一切善法,增長功德,功德圓滿,生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淨果報。

    這樣說,能讓他遠離疑慮和擔心,這就是安撫安慰。

    而我所說的深奧義理,真實相應,沒有過失,因為離相違而說,如何知道離相違相呢?如來法身中,雖然也有言說境界,遠離心想念頭,非空非不空,乃至無一切相,不可憑借語言而說,而根據世間俗谛幻化因緣,假名為法中,相應相對,才可以方便而說。

    而法身,實則無分别,離自相,離他相,無空,無不空,乃至遠離一切萬相,說法身之體為畢竟空無所有,以遠離心識分别念頭,無一相而能自見自知說為有,所以空性之義确定真實,相應不會錯誤。

     再者,在這個空性義理中,因為遠離分别妄想心念,實則畢竟沒有一相而可以空的,因為隻有真實,即為不空,即所謂離心識念想的緣故,沒有一切虛僞之相,畢竟恒常,不變不異,更别說有一相可以壞滅,沒有增減。

    這個無分别的實體,從無始以來,具足無量功德,自然發生作用,相應成就,不會脫離,那麼說這是不空。

    這樣的實體功德作用相聚,一切衆生雖然也具備,但被無明障礙遮蓋,而無法了知,不能克服而獲得利益功德,與不具有沒有什麼不同,是名為沒有。

    因為不能了知法身之體,所有利益功德作用,這些衆生不能享受利用,則說這不屬于他們。

    隻有以遍修一切善法,來對治這些業障,親見法身,然後才能獲得利益功德,所以說修一切善法,能生如來色身能得如來智慧。

    善男子,我所說深奧義理,徹底而真實,沒有過錯,應當這樣去理解。

     這時,地藏大菩薩說這樣的殊勝方便深奧法門時,有無量的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住堅信階位;又有很多菩薩得無生法忍。

    一切大衆各個用天妙香花供養佛陀和地藏大菩薩。

     這時,佛陀對大衆說:“你們每個人應當受持這個法門,随緣在所到之處,廣泛的傳播。

    為什麼呢,這樣的法門,實在難以遇到,若遇到能獲得大利益,如果有聽聞這位地藏大菩薩的名号,相信他所說的,應當知道這個人能迅速脫離所有一切業障,速證無上道法。

    ” 于是大衆都同時說:“我們應當修學,流傳此法門于世間,不敢忘記。

    ” 這時,堅淨信大菩薩對佛陀說:“世尊,剛才所說的六根相聚教法,叫什麼法門呢?這個法門真的很重要,我應當修學,也要讓末法衆生普遍聽聞。

    ” 佛陀對堅淨信菩薩說:“這個法門名叫占察善惡業報,也叫消除各種業障,增長淨信,又叫開示求學大乘智慧方便,剖析深奧徹底的真實義理法門,又名善于安慰,讓人遠離疑慮擔心,迅速契入堅定淨信法門。

    依據這樣的名與義,你們應當修學。

    ” 佛陀說完此法門名稱後,所有的與會大衆,都歡欣鼓舞,淨信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