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五戒是一條善因善緣善果之路
關燈
小
中
大
響自己,使内心覺悟、内心光明、内心恢複德行,從此走上一條光明大道。
由皈依住持三寶,最終達到恢複自性三寶。
住持三寶一是佛法,指佛的教法、經典;二是佛的像;三為住持的僧衆。
依止這個形象,最終目的是恢複你的自性三寶,你自性覺悟了,就恢複了自性佛;你自性有智慧了,光明出現了,就恢複了自性法寶;你的德行提高了,品質提高了,能夠做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恢複了自性僧寶。
三、五戒是學佛的基本戒律 皈依之後,要奉行五戒: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
第一,不殺生。
你們要記得,不要殺生,殺生這個業重得很,你殺了他,他将來殺你,冤冤相報,何時才能了?即便你做點善事積些功德,可以将功贖罪,但是疾病千年,重罪輕受,要得病。
殺業重了,就有天災人禍。
旱災、澇災、戰争、瘟疫等一切災難從殺而起,很可怕!娑婆世界殺業重,佛法以慈悲為本,首先戒殺,不但是人類自身不能互相殘殺,對于胎、卵、濕、化的生物,空中、陸地、水中一切動物,從大到小,都不能殺,都要愛護。
第二,不偷盜。
别人的哪怕一分錢、一點米,沒有給你,你不要去拿。
日常行為要正當,不偷,不搶,要廉潔奉公,不要貪污,不要欺騙。
如果你随便去拿别人的東西,過度地享受,過度奢華,将來自己的結果就不好,會得貧窮、下賤的果報。
第三,不邪淫。
作為在家居士,要保持一夫一妻制,保持夫妻的純潔,保持家庭的幸福。
正常的夫妻關系是可以的,不能在這方面淫亂,去破壞别人的家庭和婚姻。
邪淫會導緻家庭不和,倫理道德喪失,引起社會混亂。
社會上有些歌舞場所容易引發淫亂,作為一個學佛的人,不能出入,沙彌戒、八關齋戒裡都有這一條。
淫亂是罪惡的根源,是幹擾社會安甯、破壞風俗的根源。
不遵守這一條,禮、義、廉、恥無從談起,就喪失作為一個人的理性了! 第四,不妄語。
就是對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包括不要說粗惡語,帶罵字的話;不要說離間語,互相挑撥,引起是非;不要說绮語,绮語就是一種花言巧語、沒有意思的話,或者是下流話,都不能說。
《金剛經》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如來說真語,說明宇宙的真理;實語就是客觀存在,怎麼樣就怎麼樣,是就是,非就非;如語就是這個語言是真理,不變動;不诳語就是不打妄話;不異語就是不要說矛盾話。
我們要學如來的語言:真語、實語、如語、不诳語、不異語。
第五種,不飲酒。
不飲酒是遮戒,酒本身無所謂善惡,得了風濕病,還可以适量飲用藥酒進行治療。
但是不能随便飲酒,因為酒是迷性、醉性,把持不住就飲用過量,醉後鬧事甚至會引發人命官司,醉後駕車随時都有生命危險。
學佛的人要保修禅定,保持理智,飲酒恰恰就會喪失理智,所以禁止飲酒。
這條戒還包括不吸鴉片、白粉這些毒品。
以上這五條戒就是學佛的基本戒律,不管出家衆、在家衆都要遵守,不能違反。
今天,大家相聚在這裡,皈依三寶,求受五戒,這是一個善因、善緣、善果,希望由善因、善緣、善果的世間善,通過修行,逐步轉成淨因、淨緣、淨果的解脫善!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2006年11月4日為新皈依弟子開示于北京友誼賓館
由皈依住持三寶,最終達到恢複自性三寶。
住持三寶一是佛法,指佛的教法、經典;二是佛的像;三為住持的僧衆。
依止這個形象,最終目的是恢複你的自性三寶,你自性覺悟了,就恢複了自性佛;你自性有智慧了,光明出現了,就恢複了自性法寶;你的德行提高了,品質提高了,能夠做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恢複了自性僧寶。
三、五戒是學佛的基本戒律 皈依之後,要奉行五戒: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
第一,不殺生。
你們要記得,不要殺生,殺生這個業重得很,你殺了他,他将來殺你,冤冤相報,何時才能了?即便你做點善事積些功德,可以将功贖罪,但是疾病千年,重罪輕受,要得病。
殺業重了,就有天災人禍。
旱災、澇災、戰争、瘟疫等一切災難從殺而起,很可怕!娑婆世界殺業重,佛法以慈悲為本,首先戒殺,不但是人類自身不能互相殘殺,對于胎、卵、濕、化的生物,空中、陸地、水中一切動物,從大到小,都不能殺,都要愛護。
第二,不偷盜。
别人的哪怕一分錢、一點米,沒有給你,你不要去拿。
日常行為要正當,不偷,不搶,要廉潔奉公,不要貪污,不要欺騙。
如果你随便去拿别人的東西,過度地享受,過度奢華,将來自己的結果就不好,會得貧窮、下賤的果報。
第三,不邪淫。
作為在家居士,要保持一夫一妻制,保持夫妻的純潔,保持家庭的幸福。
正常的夫妻關系是可以的,不能在這方面淫亂,去破壞别人的家庭和婚姻。
邪淫會導緻家庭不和,倫理道德喪失,引起社會混亂。
社會上有些歌舞場所容易引發淫亂,作為一個學佛的人,不能出入,沙彌戒、八關齋戒裡都有這一條。
淫亂是罪惡的根源,是幹擾社會安甯、破壞風俗的根源。
不遵守這一條,禮、義、廉、恥無從談起,就喪失作為一個人的理性了! 第四,不妄語。
就是對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包括不要說粗惡語,帶罵字的話;不要說離間語,互相挑撥,引起是非;不要說绮語,绮語就是一種花言巧語、沒有意思的話,或者是下流話,都不能說。
《金剛經》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如來說真語,說明宇宙的真理;實語就是客觀存在,怎麼樣就怎麼樣,是就是,非就非;如語就是這個語言是真理,不變動;不诳語就是不打妄話;不異語就是不要說矛盾話。
我們要學如來的語言:真語、實語、如語、不诳語、不異語。
第五種,不飲酒。
不飲酒是遮戒,酒本身無所謂善惡,得了風濕病,還可以适量飲用藥酒進行治療。
但是不能随便飲酒,因為酒是迷性、醉性,把持不住就飲用過量,醉後鬧事甚至會引發人命官司,醉後駕車随時都有生命危險。
學佛的人要保修禅定,保持理智,飲酒恰恰就會喪失理智,所以禁止飲酒。
這條戒還包括不吸鴉片、白粉這些毒品。
以上這五條戒就是學佛的基本戒律,不管出家衆、在家衆都要遵守,不能違反。
今天,大家相聚在這裡,皈依三寶,求受五戒,這是一個善因、善緣、善果,希望由善因、善緣、善果的世間善,通過修行,逐步轉成淨因、淨緣、淨果的解脫善!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2006年11月4日為新皈依弟子開示于北京友誼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