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脫賊難
關燈
小
中
大
演培法師講述
庚四能脫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将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号,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衆生;汝等若稱名者,于此怨賊,當得解脫’!衆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在七難中,這是最後一難,叫做怨賊難。
怨是怨家,賊是盜賊,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如果碰到了,不是要自己的命,就是要自己的錢,使你總歸不得安穩。
假‘若’在一個‘三千大千國土’,其‘中’充‘滿’了‘怨’家盜‘賊’。
不用說,那是個很危險的國土,一般人差不多是不敢在怨賊如麻的地方行走的。
可是現在‘有一商主’,率領了很多的‘商人’,每個商人都‘赍持’了極貴‘重’的珍‘寶’,共同的‘經過’這條‘險路’。
本來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遇到了怨賊,劫奪自己的财寶,傷害自己的生命。
當大家正在提心吊膽的向前行進時,‘其中’忽有‘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我們現在已經走入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但是大家‘勿得’生起‘恐怖’,恐怖是沒有用的。
‘汝等’這個時候,沒有其他辦法,唯有‘應當一心’一意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号’,隻有菩薩可以解救我們的困難,使我們安全的通過這條險路。
因為‘是觀世音菩薩’在這世間,常常的‘能以無畏施于衆生,汝等若’果真能一心一意的‘稱’念其‘名者’,‘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怨賊,當得解脫’,不會傷害到自己的一絲一毫。
‘衆商人聞’說,念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好處,于是‘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稱其名故’,當下‘即得解脫’怨賊之難,自由自在的通過這條險路! 對付盜賊的辦法,不是與他決鬥,而是以德感化,決鬥不特不能使他回頭,隻有增加他為盜的勇氣;德化才會真正使他回頭,不再幹那打家劫舍的勾當。
過去我國有位恒順和尚,曾經遇到一盜賊,賊見到他,第一句就說:“把錢拿出來”!恒順和尚動也不動的仍坐在那裡。
盜賊很氣的抽出刀來向他面前一橫說:“拿不拿”?恒順和尚一句不說的,将自己所有的錢包好送給盜賊。
盜賊得到錢,馬上就向外跑,恒順和尚這時開口喊道:“慢走”!這兩個字,好像有雷霆之力似的,盜賊聽了竟被震懾住,真的不敢走了!于是恒順和尚對他說:“世間上的人,不論做什麼,都應講道理,我所給你的錢,都是供佛用的,現在你拿去了,理應向佛說聲謝謝”!盜賊最初以為有什麼重大事故,現在聽說隻要向佛謝謝,也就很爽快的向佛說聲謝謝!立刻就拔腳跑走了! 事情過去,本就算了。
可是,盜賊後來又在别處偷了東西,而為政府所捕。
在訊問時,治安機關問道:“你為什麼偷别人的東西?上次恒順和尚的錢,似亦被你強行要去,你為什麼這樣賊性不改”?該盜說:“我沒有強要和尚的錢,不信,你去問那和尚”!于是警察就帶著盜賊
在七難中,這是最後一難,叫做怨賊難。
怨是怨家,賊是盜賊,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如果碰到了,不是要自己的命,就是要自己的錢,使你總歸不得安穩。
假‘若’在一個‘三千大千國土’,其‘中’充‘滿’了‘怨’家盜‘賊’。
不用說,那是個很危險的國土,一般人差不多是不敢在怨賊如麻的地方行走的。
可是現在‘有一商主’,率領了很多的‘商人’,每個商人都‘赍持’了極貴‘重’的珍‘寶’,共同的‘經過’這條‘險路’。
本來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遇到了怨賊,劫奪自己的财寶,傷害自己的生命。
當大家正在提心吊膽的向前行進時,‘其中’忽有‘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我們現在已經走入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但是大家‘勿得’生起‘恐怖’,恐怖是沒有用的。
‘汝等’這個時候,沒有其他辦法,唯有‘應當一心’一意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号’,隻有菩薩可以解救我們的困難,使我們安全的通過這條險路。
因為‘是觀世音菩薩’在這世間,常常的‘能以無畏施于衆生,汝等若’果真能一心一意的‘稱’念其‘名者’,‘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怨賊,當得解脫’,不會傷害到自己的一絲一毫。
‘衆商人聞’說,念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好處,于是‘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稱其名故’,當下‘即得解脫’怨賊之難,自由自在的通過這條險路! 對付盜賊的辦法,不是與他決鬥,而是以德感化,決鬥不特不能使他回頭,隻有增加他為盜的勇氣;德化才會真正使他回頭,不再幹那打家劫舍的勾當。
過去我國有位恒順和尚,曾經遇到一盜賊,賊見到他,第一句就說:“把錢拿出來”!恒順和尚動也不動的仍坐在那裡。
盜賊很氣的抽出刀來向他面前一橫說:“拿不拿”?恒順和尚一句不說的,将自己所有的錢包好送給盜賊。
盜賊得到錢,馬上就向外跑,恒順和尚這時開口喊道:“慢走”!這兩個字,好像有雷霆之力似的,盜賊聽了竟被震懾住,真的不敢走了!于是恒順和尚對他說:“世間上的人,不論做什麼,都應講道理,我所給你的錢,都是供佛用的,現在你拿去了,理應向佛說聲謝謝”!盜賊最初以為有什麼重大事故,現在聽說隻要向佛謝謝,也就很爽快的向佛說聲謝謝!立刻就拔腳跑走了! 事情過去,本就算了。
可是,盜賊後來又在别處偷了東西,而為政府所捕。
在訊問時,治安機關問道:“你為什麼偷别人的東西?上次恒順和尚的錢,似亦被你強行要去,你為什麼這樣賊性不改”?該盜說:“我沒有強要和尚的錢,不信,你去問那和尚”!于是警察就帶著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