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八篇 新多姆和來賽朋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求法要,尊者傳之,渠依之修持,于臨命終時得入道之初階。
來賽朋啟禀道:“尊者父子們是不會長期住在我們這裡的,但無論如何請在這裡住上幾天吧!” 尊者就在她家中住了七天。
此時雅龍的百姓們大家都在作察察。
來賽(朋)說道:“尊者父子們是不是也要去看看作察察,散散心呢?” 尊者道:“我不想去。
” 來賽朋說:“今天是大家行善的日子,我也想要為自己的佛堂裡上一些供,所以我要去幫助大家作察察,這是利益衆生的事情,我的小兒和綿羊請您照顧一下,家中的所有物件等也都請您照料一下。
”說着她就穿着一身華麗的衣服出去了。
尊者父子們整天閑逸自适,什麼事也沒有管,綿羊跑到田裡去吃草,小孩沒人照管,哭得喧天的時候,來賽朋回來了。
看見尊者什麼事也沒有管,就說道:“别的事不管可以說得過去,但學佛的人是應該有大悲心的,那就應該對小兒和綿羊予以照顧,不要使他們不安和不适,這樣做才算是行善吧,否則這樣棄置不顧是否應該算作過失呢?” 尊者以歌答道: 我于大樂草原上,守護無轉體綿羊, 血肉綿羊無暇看,汝來賽朋看護之。
我以慈悲之老母,守護明體之幼孩, 鼻涕孩童無暇看,汝來賽朋看護之。
無變禅觀山岡上,勤護正念之‘察察’, 泥土察察無暇作,汝來賽朋可作之。
我于上部佛殿中,常供光明禅觀燈, 棉花燈心無暇裝,汝來賽朋安置之。
于此破爛幻身上,我勤拂拭諸習氣, 清掃房屋我無暇,汝來賽朋可作之。
我于大千器皿中,觀賞幻化之遊戲, 洗滌碗碟我無暇,汝來賽朋可作之。
來賽朋說:“尊者啊!請你不要太蔑視我們這些世俗人的好事可以嗎?!我也曾經依止過别的上師喇嘛呀!” 尊者以歌答道: 承事之師無慈悲,如供獨角厲魔然, 自他二人皆受害。
無菩提心之學佛, 如白癡人之愚行,徒增煩惱甚可怖(4)。
具有偏私之布施,如酬宴會還人情, 激起多人之欲求,難于滿足甚可怖。
無根無實之供養,如彼騙子寄财寶, 終衍禍亂甚可怖。
無有悲心之施舍, 如擲腰帶拴石柱,自被纏縛不能脫。
自心未調談高見,如鼓啞喉吹大牛, 終壞因果甚可怖。
不得心要之禅觀, 如魔術師變換屋,認幻為真甚可怖。
因緣未現行(密)行,如彼瘋人飲鹽水, 激增貪欲甚可怖。
攙和八法之持戒, 如彼藏污之錦衣,内将腐爛甚可怖。
未斷我欲之‘成就’,如手揉之成泥人, 遇緣即碎甚可怖。
來賽朋聽了心生愧疚,在她的裝飾品中取下一塊大的玉石供養尊者,請求傳法。
尊者對她開示: 智慧閃耀來賽朋,聰明富女試谛聽。
當汝返觀自身時,應舍愛樂而修觀。
當汝返觀自口時,口離言說而修觀。
當汝返觀自心時,應離妄念而修觀。
身口意三離散亂,以無所修而修觀。
來賽朋依訣修持得了些覺受相,就到尊者面前來求教: 稀有尊者著布衣,無有顧慮自滿者, 無有恐懼無求者(5),離諸貪欲堅固者, 禁行惹巴前敬禮。
大布衣前作供養, 密行者前虔忏悔。
我師尊前敬随喜, 請轉殊勝妙法輪。
祈莫涅磐常住世。
善業回向利衆生。
當我返觀自身時, 難舍愛樂而修觀,愛樂仍舊自然生。
當我返觀自口時,難舍言談而修觀, 心喜言談仍難止。
當我返觀自心時, 難舍妄念而修觀,妄念紛紛自然起。
身口意三離散亂,以無所修而修觀, 作意之修仍難止。
祈請授我對治法, 除障增益之口訣。
為了除遣她的障礙和增益她的禅觀,尊者答道: 谛聽!谛聽!來賽朋。
汝若于身起愛樂,應舍親眷及世人, 布施所集之資财,安住無貪無欲境。
若喜共人作言談,應舍世間諸八法, 抛棄自傲與驕慢,安住無慢無傲境! 汝心若起諸妄念,應持自心正念鈎, 生死、涅磐二不著!安住平等性境中, 随顯無迹心适然。
若必有所為而修, 應于有情修慈悲,觀想自身成觀音, 觀想上師常住頂,持續修觀空性理, 回向深廣大圓滿,應如是知修佛法。
來賽朋依照尊者的指示修行後,終于成為一個初入道的瑜伽母。
這是新多姆和來賽朋的故事。
本篇注解: (1)原文作“具有出離心之施主試谛聽。
” (2)原文作“被摺成三折。
” (3)前面作新多瑪,此處則又寫為新多姆。
藏文之Ma.及Mo.常相通也。
(4)“甚可怖”,原文為ya.Re.cha.可能系ya.Re.Tsa.之誤。
(5)原文作:She.dGos.Cah.意義不明。
來賽朋啟禀道:“尊者父子們是不會長期住在我們這裡的,但無論如何請在這裡住上幾天吧!” 尊者就在她家中住了七天。
此時雅龍的百姓們大家都在作察察。
來賽(朋)說道:“尊者父子們是不是也要去看看作察察,散散心呢?” 尊者道:“我不想去。
” 來賽朋說:“今天是大家行善的日子,我也想要為自己的佛堂裡上一些供,所以我要去幫助大家作察察,這是利益衆生的事情,我的小兒和綿羊請您照顧一下,家中的所有物件等也都請您照料一下。
”說着她就穿着一身華麗的衣服出去了。
尊者父子們整天閑逸自适,什麼事也沒有管,綿羊跑到田裡去吃草,小孩沒人照管,哭得喧天的時候,來賽朋回來了。
看見尊者什麼事也沒有管,就說道:“别的事不管可以說得過去,但學佛的人是應該有大悲心的,那就應該對小兒和綿羊予以照顧,不要使他們不安和不适,這樣做才算是行善吧,否則這樣棄置不顧是否應該算作過失呢?” 尊者以歌答道: 我于大樂草原上,守護無轉體綿羊, 血肉綿羊無暇看,汝來賽朋看護之。
我以慈悲之老母,守護明體之幼孩, 鼻涕孩童無暇看,汝來賽朋看護之。
無變禅觀山岡上,勤護正念之‘察察’, 泥土察察無暇作,汝來賽朋可作之。
我于上部佛殿中,常供光明禅觀燈, 棉花燈心無暇裝,汝來賽朋安置之。
于此破爛幻身上,我勤拂拭諸習氣, 清掃房屋我無暇,汝來賽朋可作之。
我于大千器皿中,觀賞幻化之遊戲, 洗滌碗碟我無暇,汝來賽朋可作之。
來賽朋說:“尊者啊!請你不要太蔑視我們這些世俗人的好事可以嗎?!我也曾經依止過别的上師喇嘛呀!” 尊者以歌答道: 承事之師無慈悲,如供獨角厲魔然, 自他二人皆受害。
無菩提心之學佛, 如白癡人之愚行,徒增煩惱甚可怖(4)。
具有偏私之布施,如酬宴會還人情, 激起多人之欲求,難于滿足甚可怖。
無根無實之供養,如彼騙子寄财寶, 終衍禍亂甚可怖。
無有悲心之施舍, 如擲腰帶拴石柱,自被纏縛不能脫。
自心未調談高見,如鼓啞喉吹大牛, 終壞因果甚可怖。
不得心要之禅觀, 如魔術師變換屋,認幻為真甚可怖。
因緣未現行(密)行,如彼瘋人飲鹽水, 激增貪欲甚可怖。
攙和八法之持戒, 如彼藏污之錦衣,内将腐爛甚可怖。
未斷我欲之‘成就’,如手揉之成泥人, 遇緣即碎甚可怖。
來賽朋聽了心生愧疚,在她的裝飾品中取下一塊大的玉石供養尊者,請求傳法。
尊者對她開示: 智慧閃耀來賽朋,聰明富女試谛聽。
當汝返觀自身時,應舍愛樂而修觀。
當汝返觀自口時,口離言說而修觀。
當汝返觀自心時,應離妄念而修觀。
身口意三離散亂,以無所修而修觀。
來賽朋依訣修持得了些覺受相,就到尊者面前來求教: 稀有尊者著布衣,無有顧慮自滿者, 無有恐懼無求者(5),離諸貪欲堅固者, 禁行惹巴前敬禮。
大布衣前作供養, 密行者前虔忏悔。
我師尊前敬随喜, 請轉殊勝妙法輪。
祈莫涅磐常住世。
善業回向利衆生。
當我返觀自身時, 難舍愛樂而修觀,愛樂仍舊自然生。
當我返觀自口時,難舍言談而修觀, 心喜言談仍難止。
當我返觀自心時, 難舍妄念而修觀,妄念紛紛自然起。
身口意三離散亂,以無所修而修觀, 作意之修仍難止。
祈請授我對治法, 除障增益之口訣。
為了除遣她的障礙和增益她的禅觀,尊者答道: 谛聽!谛聽!來賽朋。
汝若于身起愛樂,應舍親眷及世人, 布施所集之資财,安住無貪無欲境。
若喜共人作言談,應舍世間諸八法, 抛棄自傲與驕慢,安住無慢無傲境! 汝心若起諸妄念,應持自心正念鈎, 生死、涅磐二不著!安住平等性境中, 随顯無迹心适然。
若必有所為而修, 應于有情修慈悲,觀想自身成觀音, 觀想上師常住頂,持續修觀空性理, 回向深廣大圓滿,應如是知修佛法。
來賽朋依照尊者的指示修行後,終于成為一個初入道的瑜伽母。
這是新多姆和來賽朋的故事。
本篇注解: (1)原文作“具有出離心之施主試谛聽。
” (2)原文作“被摺成三折。
” (3)前面作新多瑪,此處則又寫為新多姆。
藏文之Ma.及Mo.常相通也。
(4)“甚可怖”,原文為ya.Re.cha.可能系ya.Re.Tsa.之誤。
(5)原文作:She.dGos.Cah.意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