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五篇 尊者釋疑答問

關燈
, 攝彼歸入菩提道。

    今後無論誰住彼, 皆得心安覺受增。

    已成吉祥天母崖。

     洞主已成(女)居士,當為修士作護法。

     已成我屬善友伴,從此任誰欲住彼, 謹記此言無少懼,安穩住彼福壽增, 身無疾病得成就。

     施主們聽了都非常歡喜,對尊者生起了真誠的信心,殷勤供養。

    尊者就在該處逗留了半日。

    其時有一個牧童對尊者信心堅誠,請求尊者道:“請您開示一個有益于我心的法要好嗎?” 密勒日巴答道:“傳法是可以的,但是能夠依法修持的人卻實在稀少啊!”随即歌道: 輪回痛苦一大海,雖說憂棄出離法, 聽者當時雖惕惕,真起厭離稀有哉! 此命隻在呼吸間,光陰匆匆剩無幾, 雖說無暇莫蹉跎,念死之人稀有哉! 已得暇滿人身者,雖勤勸彼持戒律, 真能淨戒一日者,亦甚難得稀有哉! 雖說上趣解脫德,以及輪回衆過患, 真能趨入正法者,萬中得一亦難哉! 耳傳甚深之口訣,毫無珍惜傾囊授, 雖然付與無上法,如法修者稀有哉! 無上妙法大手印,雖詳解說并直指, 受者雖然似有得,見心性者稀有哉! 心中雖常思上師,念念不忘山中修, 真能放下修行者,萬中得一亦難哉! 那諾甚深方便道,無有吝惜盡付之, 能生暖相覺受者,亦甚難得稀有哉! 暇滿人身汝已得,今生若欲(不空過), 發志力行具義事,應随我來修行去! 牧童聽了此歌生起了不退的信心,尊者當即攝受他為徒,授以灌頂和口訣,他依法修行終于成為一個有高度證悟的行者。

     尊者密勒日巴為了利益衆人的原故前往乞食,走到一個大平原的中央時,看見許多男人在那裡作各種的遊戲,有的擲骰(shai)子,有的下棋,還有些人在比賽射箭和擲石頭。

    許多女人也在一旁織毛料。

    密勒日巴就走向女人中間說道:“請布施我一點食物吃吧!” 一個年輕的少女說道:“喇嘛呀!難道你沒有房屋、田地、父母、兄弟或親戚嗎?” 密勒日巴說道:“有啊!我的父母、田宅等等不比任何人差呀!” 女郎說道:“那麼他們就應該供給你修法的資糧呀!請你把你的所有,說給我們聽一聽好嗎?” 密勒日巴道: 家鄉大樂普覺也,田園喜樂清淨也, 房宅大悲(相續)也,父系圓善如來也, 兄弟十方行者也,祖父谛洛那諾也, 父名方便勝王也,母名智慧佛母也, 長兄密戒清淨也,幼弟勇猛精進也, 妹名信心光耀也,我名自生突起也: ‘自’者修觀本性也,‘生’者出生功德也, ‘突’者本尊突現也,‘起’者現起法身也。

     遊戲的人們都一齊湧上前來。

    女郎說道:“喇嘛呀!你剛才所說的真是了不起啊!您既然有許多的閑暇,就請您住在我家中來吧!一方面您可以做我的福田供養的對象,另一方面可以為我除遣外來的障惱。

    您看起來好像加持力很大的樣子啊!” 那些年輕的人說道:“瑜伽行者呀!我們現在所作的各種遊戲以及女郎們(一面悠閑的觀賞談笑),一面紡織,正象征着我們的人生樂趣堪比天人的享受,是嗎?你有一個很好的歌喉,就請你唱一首歌說說你對我們的快樂的看法吧!” 尊者回答他們道:“你們這些男女所作之事與(所享之樂)是和佛、聖的享受大不相同的,你們的‘快樂’在我看來是這樣的: 汝等惡人之供龛,一似異熟業根熟。

     悭心所供之燃燈,稅吏身前烽火然。

     衆多羊群之主人,食肉齒下食物然。

     兒女衆多之父母,無羞隻手煮肉然。

     洗灑衰朽之敗屋,餓鬼尋嗅枯屍然。

     衆多貨财之富主,廟中守财惡神然。

     擲骰射箭與投石,天人修羅鏖戰然。

     棋盤星列作棋戰,王臣鈎心鬥角然。

     灑水抛骰之嬉戲,鬼魔争搶食子然。

     稼穑重務之捆縛,拴牛繩系樹根然。

     歌舞奏樂之嬉戲,被魔所使昏眩然。

     看賞遊戲旁觀者,群獸競逐陽焰然。

     品評技藝高低者,手系自頭救火然。

     樂欲散亂嬉戲人,聞香餓鬼嗅食然(8)。

     大衆聽了此歌後都對尊者生起了敬信,齊向尊者禮拜多次,虔誠供養。

    那個女郎延請尊者到她家中圓滿供養承事,求得法要,她依法修持,于臨命終時得趨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