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七篇 薩來娥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見老少多人死。
嗟呼!此命如朝露,光陰不留步墳冢! 走遍天涯與海角,不死之地未嘗聞! 我命無常總須死,心達此理無少疑。
死後何往投何處,不由自主不自知! 念及惡道之苦時,身感痛栗極怖畏。
竊思所謂‘人生’者,無非為家作奴隸,身心力竭求活命。
恩重父母棄腦後,跟随陌生男子去, 一旦堕入三塗底,超生解脫極難能;有時暗地自思維: 父母資财陪嫁去,終生為人作奴婢。
如是人生有何義? 終身依靠生死伴,初逢笑掬似仙子, 後成怨鬼似惡魔,終如醉象踐踏汝,念此心悲難自已! 是故小女立堅志,終生學佛修正法,誓建無死定慧宅! 如來真身及金言,能生淨信增善業。
世間田宅諸瑣事,徒勞身心無義利。
或争土地或争水,或争是非或争人, 念此我心悲嗟生,決志學佛修正法,如犁耕田鍛身心! 若能常持菩提心,福德(智慧)自增長。
如若貪求世财物,守牧牲畜招損惱。
初時貪心似火熾,随即我慢起妒忌, 終結仇怨意難安,念此我心悲嗟生, 決志學佛修正法,願以大悲護群生。
己過如山積不見,他過秋毫亦明察,人間安得有和睦? 清淨無垢如佛陀,罪人亦見有過失,此乃鬥争之主因。
人心險詐難捉摸,念此我心悲嗟生, 立志學佛修正法,求見自心本來面! 尊乃佛陀之化身,見一切境如黃金,不見非有亦非無。
惟我小女世俗人,願供此金息自貪。
衆生貪心極大故,佛陀叮咛應對治。
一切财物本如幻,慨施能使福德增。
諸佛教人勤布施,小女耳聞如是雲。
故此至誠奉此金,祈尊作我依止處,慈悲傳我勝妙法。
尊者聽畢此歌,就先接受了女郎的金子,然後又把金子送給她說道:“你如果決心不顧生死的去修法,那你就是已經趨入了佛法之門。
現在你就準備對上師和本尊作一個會供吧!” 女郎于是就準備了一個廣大豐富的供養。
尊者就先傳她顯教的居士戒,和密宗的灌頂。
為她取名為薩來娥,又傳給她各種口訣,命她去修行。
不久她就産生了種種的暖相功德,堪能(獨自)山居修持了。
尊者就對她說道:“你的堅毅力和信心都使我非常歡喜。
你現有的覺受和證悟已經堪能獨自到深山中去修行了。
你現在就去獨自修行吧!在我們下次會晤以前,你要常常記住我這些心要的咐囑。
” 具相上師大慈悲,作救作歸惟三寶, 空行護法悲願深,以上為汝歸敬處。
此歌雖然乏伴奏,言具傳承大加持,開顯諸佛之心要。
具信修女薩來娥,應拭汝心明鏡垢,深觀無染虛空性。
依止曆代各上師,諸大成就加持力, 汝今可往深山去,獨居隐處勤修持! 山居之要應攝心,以自在心觀體性。
觀心之要應如是,我今為汝明宣說,專心注聽薩來娥! 汝初入門學佛法,即得信心不動搖,此實甚難極稀有! 上以高山作譬喻,應不動搖習坐禅, 如佛功德出生時,苦樂負擔自消除。
下以流水作譬喻,汩汩不斷修持去! 上師加持入身時,信心自然常相續。
以彼虛空作譬喻,應離中、邊而修觀, 洞見實相正義時,方便智慧即雙融。
以彼日月作譬喻,應離明暗而修觀, 證悟有情皆母時,大悲自然遍一切。
以彼大海作譬喻,應離變動而修觀。
堪為口訣法器時,必于本體(2)得堅信。
于内觀察自心時,應離言诠而修觀, 顯境皆成佛理時,一切學處皆自心。
一切時、地威儀中,不斷布施資糧足, 清淨戒律作莊嚴,常披忍辱之皮衣, 跨騎神通之精進,奔赴禅定之聖城, 以智慧寶成钜富,不忘酬報上師恩,以己修證作供養! 噫戲具信女弟子!以上諸義能明耶? 女郎聽畢此歌,對尊者的信心又增進了一層,她就準備了一個廣大豐盛的會供,又對尊者作了許多悅意的供養,然後就依師所囑,徹底舍棄今生之一切,前往雅龍的隴境山中去修行。
尊者也行腳至亭日的紅崖窟去靜坐。
一天,于清澈的光明中,尊者心生大悲,看見了惹瓊巴,又見到一個水晶的寶塔放出一大片、一大片的刺眼光芒……原來惹瓊巴因為學了外道的惡咒影響,此時他的紅氣正發生粗暴難馴壅塞不暢的現象。
尊者忖道:“大概是我的兒子惹瓊巴遇到障礙了。
”于是就從紅崖高頂窟飛向拉息雪山去!降下的時候,正落在一個名叫惹清山窟之旁的崖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這個惹清山窟過去原是許多成就者曾經住過的地方。
(不久),尊者又于光明定中見到惹瓊巴,知道這次的障礙對他的身體和壽命都不曾有所損傷,隻是他的心中會生出許多非法的思想而已。
于是尊者就向雅龍行去,準備在那一帶去尋找薩來娥。
途中,遇見幾個和尚,就向他們詢問薩來娥的下落。
他們說道:“最初确實有這樣的一位瑜伽行者在山洞中習定。
她身體也不動,話也不
嗟呼!此命如朝露,光陰不留步墳冢! 走遍天涯與海角,不死之地未嘗聞! 我命無常總須死,心達此理無少疑。
死後何往投何處,不由自主不自知! 念及惡道之苦時,身感痛栗極怖畏。
竊思所謂‘人生’者,無非為家作奴隸,身心力竭求活命。
恩重父母棄腦後,跟随陌生男子去, 一旦堕入三塗底,超生解脫極難能;有時暗地自思維: 父母資财陪嫁去,終生為人作奴婢。
如是人生有何義? 終身依靠生死伴,初逢笑掬似仙子, 後成怨鬼似惡魔,終如醉象踐踏汝,念此心悲難自已! 是故小女立堅志,終生學佛修正法,誓建無死定慧宅! 如來真身及金言,能生淨信增善業。
世間田宅諸瑣事,徒勞身心無義利。
或争土地或争水,或争是非或争人, 念此我心悲嗟生,決志學佛修正法,如犁耕田鍛身心! 若能常持菩提心,福德(智慧)自增長。
如若貪求世财物,守牧牲畜招損惱。
初時貪心似火熾,随即我慢起妒忌, 終結仇怨意難安,念此我心悲嗟生, 決志學佛修正法,願以大悲護群生。
己過如山積不見,他過秋毫亦明察,人間安得有和睦? 清淨無垢如佛陀,罪人亦見有過失,此乃鬥争之主因。
人心險詐難捉摸,念此我心悲嗟生, 立志學佛修正法,求見自心本來面! 尊乃佛陀之化身,見一切境如黃金,不見非有亦非無。
惟我小女世俗人,願供此金息自貪。
衆生貪心極大故,佛陀叮咛應對治。
一切财物本如幻,慨施能使福德增。
諸佛教人勤布施,小女耳聞如是雲。
故此至誠奉此金,祈尊作我依止處,慈悲傳我勝妙法。
尊者聽畢此歌,就先接受了女郎的金子,然後又把金子送給她說道:“你如果決心不顧生死的去修法,那你就是已經趨入了佛法之門。
現在你就準備對上師和本尊作一個會供吧!” 女郎于是就準備了一個廣大豐富的供養。
尊者就先傳她顯教的居士戒,和密宗的灌頂。
為她取名為薩來娥,又傳給她各種口訣,命她去修行。
不久她就産生了種種的暖相功德,堪能(獨自)山居修持了。
尊者就對她說道:“你的堅毅力和信心都使我非常歡喜。
你現有的覺受和證悟已經堪能獨自到深山中去修行了。
你現在就去獨自修行吧!在我們下次會晤以前,你要常常記住我這些心要的咐囑。
” 具相上師大慈悲,作救作歸惟三寶, 空行護法悲願深,以上為汝歸敬處。
此歌雖然乏伴奏,言具傳承大加持,開顯諸佛之心要。
具信修女薩來娥,應拭汝心明鏡垢,深觀無染虛空性。
依止曆代各上師,諸大成就加持力, 汝今可往深山去,獨居隐處勤修持! 山居之要應攝心,以自在心觀體性。
觀心之要應如是,我今為汝明宣說,專心注聽薩來娥! 汝初入門學佛法,即得信心不動搖,此實甚難極稀有! 上以高山作譬喻,應不動搖習坐禅, 如佛功德出生時,苦樂負擔自消除。
下以流水作譬喻,汩汩不斷修持去! 上師加持入身時,信心自然常相續。
以彼虛空作譬喻,應離中、邊而修觀, 洞見實相正義時,方便智慧即雙融。
以彼日月作譬喻,應離明暗而修觀, 證悟有情皆母時,大悲自然遍一切。
以彼大海作譬喻,應離變動而修觀。
堪為口訣法器時,必于本體(2)得堅信。
于内觀察自心時,應離言诠而修觀, 顯境皆成佛理時,一切學處皆自心。
一切時、地威儀中,不斷布施資糧足, 清淨戒律作莊嚴,常披忍辱之皮衣, 跨騎神通之精進,奔赴禅定之聖城, 以智慧寶成钜富,不忘酬報上師恩,以己修證作供養! 噫戲具信女弟子!以上諸義能明耶? 女郎聽畢此歌,對尊者的信心又增進了一層,她就準備了一個廣大豐盛的會供,又對尊者作了許多悅意的供養,然後就依師所囑,徹底舍棄今生之一切,前往雅龍的隴境山中去修行。
尊者也行腳至亭日的紅崖窟去靜坐。
一天,于清澈的光明中,尊者心生大悲,看見了惹瓊巴,又見到一個水晶的寶塔放出一大片、一大片的刺眼光芒……原來惹瓊巴因為學了外道的惡咒影響,此時他的紅氣正發生粗暴難馴壅塞不暢的現象。
尊者忖道:“大概是我的兒子惹瓊巴遇到障礙了。
”于是就從紅崖高頂窟飛向拉息雪山去!降下的時候,正落在一個名叫惹清山窟之旁的崖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這個惹清山窟過去原是許多成就者曾經住過的地方。
(不久),尊者又于光明定中見到惹瓊巴,知道這次的障礙對他的身體和壽命都不曾有所損傷,隻是他的心中會生出許多非法的思想而已。
于是尊者就向雅龍行去,準備在那一帶去尋找薩來娥。
途中,遇見幾個和尚,就向他們詢問薩來娥的下落。
他們說道:“最初确實有這樣的一位瑜伽行者在山洞中習定。
她身體也不動,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