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篇 笛色雪山降伏外道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上去,隻在山腰間盡量的兜圈子。
此時熙日初升,尊者舉手喀擦一彈指後立即飛向雪峰,一襲布衣迎風飄曳像是飛鳥展翅高翔一般,于一刹那間就飛抵了山頂。
此時朝陽也剛剛由地平線上同時升起,光芒萬丈照在山峰和尊者的身上。
此時尊者看見虛空中曆代傳承上師和本尊上樂金剛及無量眷屬同時現身,齊向尊者熙怡微笑,聖像端嚴萬狀。
尊者的心雖然時時浸潤在諸法平等性中,也示現非常歡喜的樣子。
此時那若笨瓊也從山腰飛抵山頸,他仰面看見尊者早已容光煥發慈悲端詳的坐在山峰頂上了,不禁大駭。
頓時身心好像全部崩潰了一樣,從山上跌了下去。
胯下的大鼓也滾落在雪山南方的崖谷中。
此時他的傲慢和自信才全部瓦解了。
最後他很謙卑的對尊者說道:“你的神通和威力确實超過于我。
我承認以後你就是笛色的主人,但是我希望能夠住在一個能夠看見笛色的地方。
” 尊者對他說道:“你雖然得到世間神祗的加持,獲得了一些普通的神通,但我卻是現證本來智慧而證取了殊勝成就的人;你想和得到殊勝成就的人來較量神通,怎能獲勝呢?笛色雪山的頂峰乃是金剛佛的花苑,特别是智慧聖尊上樂金剛的住處。
你本來是無緣得見的。
但這一次我為了顯示本來佛陀和壇城給與會的佛教徒看,得到諸佛的允許後,因此才特開方便之門顯示給大家看的。
你從山頂跌下,騎鼓亦滾落崖谷,那是為了降伏你的大我慢之故,我以神力所造緻的。
以後你如果要到笛色山麓,還要依仗我的神力才能抵達,讓我告訴你為什麼我能具有如此神力的原故吧!” 敬禮恩師馬爾巴足,譯師馬爾巴恩德重,諸佛世尊慈悲深! 昔日舍衛大城中,釋迦能仁駐錫處, 渠以正法之教義,降伏六種外道衆,佛法廣大得宏傳。
閻浮山王笛色處,西藏行者我日巴, 效我世尊之示範,以正法教降笨波, 廣宏修傳之佛法,如日初升照大千, 瑜伽行者我密勒,競比神通顯大力,神力因緣甚衆焉, 具足傳承加持故,傳承賦我神通力,金剛持佛賜神力。
具足深遠口訣故,根本上師賦神力,馬爾巴上師賜大用。
心已超越有無邊,此殊勝見生神力,本淨佛性起大用。
心無散亂離緣想,殊勝修觀生神力,廣大光明起神通。
遇境皆松常保任,如是行持生神力,自然寬坦起大用。
法性本面得相識,如是果位生神力,萬顯解脫起神通。
依上師教而修持,謹奉密戒生神力,無有堕犯興大用。
因緣配合而修觀,如斯行持生神力,萬境皆友起神通。
堅毅耐苦幹到底,瑜伽自己生神力,密勒日巴起神通。
以此無邊神通力,我今降伏諸外道,得作笛色主人翁; 于此振興佛教法,此皆諸佛加持力, 我今感恩誠祈禱,供養贊歎世尊前。
那若笨瓊說道:“我對你的稀有神通及大力衷心佩服。
現在我希望能住在一個地方能夠看見笛色,請您作主!” 密勒日巴說道:“好吧!那麼你就住在對面那個山上吧!”說着就用手抓了一把雪向東面的一所山頭擲去,以後這個山峰的頂尖上,終年都有少許的雪蓋住,十分美麗。
說畢二人同時(飛下山頂),那若笨瓊依靠尊者的神力和尊者同時來到山頸之處時說道:“我以後在朝拜繞行笛色雪山時,需要一所住處。
這一點要請俯準作主。
” 尊者說道:“你盡管随時繞行笛色,我們決不阻礙。
至于休息的住所,你們可以就住在笛色山腳下的前面。
” 笨波教徒們于是就在該處的一所石窟前造了一座寶塔,以後笨波教徒在朝拜繞行笛色時就都在該處休息或居留。
此後,尊者傳承中的弟子就據有笛色雪山和(附近的)三處大湖。
這是尊者在笛色雪山降伏笨波教徒那若笨瓊的故事。
本篇注解: [1]笨波教為西藏的原始宗教,遠在佛教傳入前,即在西藏存在,為祈神之教。
[2]奧明淨土:又譯作奧明天,為金剛持佛所居之淨土。
[3]第六金剛持:據密宗所雲,密宗之壇城中東、西、南、北、中,有所謂五方五佛,即五煩惱之自性或五大智慧之表徵。
其順序為:東方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金剛薩垛佛,此為五方五佛。
在中央金剛薩垛之上有金剛持佛為一切密法之出生處。
故雲第六金剛持。
實際上金剛持乃自己的上師,為顯其重要及崇高故置于金剛薩垛之上,使就了義而言。
就傳承而言則金剛持佛為一切密法之始祖,所有密法皆由他而傳下。
[4]護門博士:那諾巴為一大成就者,同時亦為一大學者,一度曾任阿爛陀寺北院之主座教授,故名為護門博士。
[5]修傳派:密勒日巴之傳承以專重實際修持為其宗風,不尚玄談或空言教理,故名修傳派。
但後期則此風漸失,亦大談玄學及教理矣。
[6]本來面目:藏文:Ran·No·直譯為自己面目,極似禅宗術語。
他如”平常心”,”當下一念”等等與禅宗之術語完全一樣,足見證空性之人自然會說出同一類的話來,其意義十分重大,因為由此可以抉擇各教派之了義與不了義也。
此時熙日初升,尊者舉手喀擦一彈指後立即飛向雪峰,一襲布衣迎風飄曳像是飛鳥展翅高翔一般,于一刹那間就飛抵了山頂。
此時朝陽也剛剛由地平線上同時升起,光芒萬丈照在山峰和尊者的身上。
此時尊者看見虛空中曆代傳承上師和本尊上樂金剛及無量眷屬同時現身,齊向尊者熙怡微笑,聖像端嚴萬狀。
尊者的心雖然時時浸潤在諸法平等性中,也示現非常歡喜的樣子。
此時那若笨瓊也從山腰飛抵山頸,他仰面看見尊者早已容光煥發慈悲端詳的坐在山峰頂上了,不禁大駭。
頓時身心好像全部崩潰了一樣,從山上跌了下去。
胯下的大鼓也滾落在雪山南方的崖谷中。
此時他的傲慢和自信才全部瓦解了。
最後他很謙卑的對尊者說道:“你的神通和威力确實超過于我。
我承認以後你就是笛色的主人,但是我希望能夠住在一個能夠看見笛色的地方。
” 尊者對他說道:“你雖然得到世間神祗的加持,獲得了一些普通的神通,但我卻是現證本來智慧而證取了殊勝成就的人;你想和得到殊勝成就的人來較量神通,怎能獲勝呢?笛色雪山的頂峰乃是金剛佛的花苑,特别是智慧聖尊上樂金剛的住處。
你本來是無緣得見的。
但這一次我為了顯示本來佛陀和壇城給與會的佛教徒看,得到諸佛的允許後,因此才特開方便之門顯示給大家看的。
你從山頂跌下,騎鼓亦滾落崖谷,那是為了降伏你的大我慢之故,我以神力所造緻的。
以後你如果要到笛色山麓,還要依仗我的神力才能抵達,讓我告訴你為什麼我能具有如此神力的原故吧!” 敬禮恩師馬爾巴足,譯師馬爾巴恩德重,諸佛世尊慈悲深! 昔日舍衛大城中,釋迦能仁駐錫處, 渠以正法之教義,降伏六種外道衆,佛法廣大得宏傳。
閻浮山王笛色處,西藏行者我日巴, 效我世尊之示範,以正法教降笨波, 廣宏修傳之佛法,如日初升照大千, 瑜伽行者我密勒,競比神通顯大力,神力因緣甚衆焉, 具足傳承加持故,傳承賦我神通力,金剛持佛賜神力。
具足深遠口訣故,根本上師賦神力,馬爾巴上師賜大用。
心已超越有無邊,此殊勝見生神力,本淨佛性起大用。
心無散亂離緣想,殊勝修觀生神力,廣大光明起神通。
遇境皆松常保任,如是行持生神力,自然寬坦起大用。
法性本面得相識,如是果位生神力,萬顯解脫起神通。
依上師教而修持,謹奉密戒生神力,無有堕犯興大用。
因緣配合而修觀,如斯行持生神力,萬境皆友起神通。
堅毅耐苦幹到底,瑜伽自己生神力,密勒日巴起神通。
以此無邊神通力,我今降伏諸外道,得作笛色主人翁; 于此振興佛教法,此皆諸佛加持力, 我今感恩誠祈禱,供養贊歎世尊前。
那若笨瓊說道:“我對你的稀有神通及大力衷心佩服。
現在我希望能住在一個地方能夠看見笛色,請您作主!” 密勒日巴說道:“好吧!那麼你就住在對面那個山上吧!”說着就用手抓了一把雪向東面的一所山頭擲去,以後這個山峰的頂尖上,終年都有少許的雪蓋住,十分美麗。
說畢二人同時(飛下山頂),那若笨瓊依靠尊者的神力和尊者同時來到山頸之處時說道:“我以後在朝拜繞行笛色雪山時,需要一所住處。
這一點要請俯準作主。
” 尊者說道:“你盡管随時繞行笛色,我們決不阻礙。
至于休息的住所,你們可以就住在笛色山腳下的前面。
” 笨波教徒們于是就在該處的一所石窟前造了一座寶塔,以後笨波教徒在朝拜繞行笛色時就都在該處休息或居留。
此後,尊者傳承中的弟子就據有笛色雪山和(附近的)三處大湖。
這是尊者在笛色雪山降伏笨波教徒那若笨瓊的故事。
本篇注解: [1]笨波教為西藏的原始宗教,遠在佛教傳入前,即在西藏存在,為祈神之教。
[2]奧明淨土:又譯作奧明天,為金剛持佛所居之淨土。
[3]第六金剛持:據密宗所雲,密宗之壇城中東、西、南、北、中,有所謂五方五佛,即五煩惱之自性或五大智慧之表徵。
其順序為:東方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金剛薩垛佛,此為五方五佛。
在中央金剛薩垛之上有金剛持佛為一切密法之出生處。
故雲第六金剛持。
實際上金剛持乃自己的上師,為顯其重要及崇高故置于金剛薩垛之上,使就了義而言。
就傳承而言則金剛持佛為一切密法之始祖,所有密法皆由他而傳下。
[4]護門博士:那諾巴為一大成就者,同時亦為一大學者,一度曾任阿爛陀寺北院之主座教授,故名為護門博士。
[5]修傳派:密勒日巴之傳承以專重實際修持為其宗風,不尚玄談或空言教理,故名修傳派。
但後期則此風漸失,亦大談玄學及教理矣。
[6]本來面目:藏文:Ran·No·直譯為自己面目,極似禅宗術語。
他如”平常心”,”當下一念”等等與禅宗之術語完全一樣,足見證空性之人自然會說出同一類的話來,其意義十分重大,因為由此可以抉擇各教派之了義與不了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