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篇 笛色雪山降伏外道的故事

關燈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帶領着許多弟子從布省行往笛色。

    行抵鄰近笛色的一個山頂的時候,笛色與瑪滂湖的山神率領許多眷屬都前來迎接。

    他們齊向尊者頂禮後,獻上廣大稀有的各種供養,同時把笛色和瑪滂一帶的修行處所詳細一一介紹,然後奉送給尊者師徒。

    他們發誓以後要盡力護持尊者傳承中的弟子們。

    最後才各返自居。

     尊者師徒們行抵瑪滂湖旁的時候,當地的笨波教[1](首領人物)那若笨瓊和他的師兄妹多人一向久聞尊者師徒的大名,早就知道尊者要到笛色來,所以他們屆時也來到瑪滂湖旁,裝着不認識尊者的樣子問道:“你們是誰呀?要往哪裡去呢?” 尊者答道:“我們過去一向是住在拉息雪山的茅蓬處,現在是到笛色的崖洞處修行來了。

    ” 那若笨瓊說道:“你叫什麼名字?是作什麼的?” 尊者答道:“我的名字叫密勒日巴。

    ” 那若笨瓊道:“這樣看來,笛色雪山和瑪滂湖跟你真是同類相求了!你們三者在遙遠的地方聽來都名氣十分響亮。

    但見面之下卻不過爾爾,無甚稀奇之處!也許笛色雪山這塊地方确有其殊勝之處,但此地卻一向是我們笨波教的勢力範圍。

    如果你們要在此地居住,就必須要信奉笨波教才行。

    ” 尊者到:“這座雪山為佛陀親口所授記,将來要成為佛教弟子修行之聖地。

    特别是我密勒日巴,親承馬爾巴上師的懸記要到這裡來修行的。

    你們笨波教徒,過去在這裡居住,實在很幸運,但以後如果要繼續住在此處,最好要皈依佛教修習佛法。

    如果你們不願意,盡可遷往别處去。

    ” 那若笨瓊說道:“你和這個瑪滂湖完全一樣,‘遠處名聞響如雷,親眼見時無奇處。

    ’你如果是個知羞恥的人,你就應該答應我,和我較量一下神通和法力,誰勝了誰就是此處的主人翁!”說畢,那若笨瓊立即(興起神力,身體突然增大),左右二足竟跨立在瑪滂湖的對岸兩邊,昂然道: 笛色盛名震遐迩,寒雪蓋頂一孤山! 碧湖瑪滂名雖威,難敵雪水之沖蝕! 密勒日巴虛名大,不過衰朽一老狂! 手執鐵杖行蹒跚,赤裸卧地無羞恥,不見絲毫稀奇處! 我教笨波之大神,體性遍滿無毀滅, 移喜錯普諸神衆,忿怒本尊飲血者, 身具九頭十八臂,各各化身無量數,九頭神變難具說! 神母大力勝宇宙,我乃此神之小徒,現顯神通為憑證! 密勒日巴以身騰空,其身未見增大,瑪滂湖亦未見縮小,但尊者的身體卻将湖身全部蓋住,坐于其上,悠然道: 喂噫!聚此人天衆,凝神聽我老密歌! 靈鹫山上八寶座,上有釋迦牟尼佛,本具智慧無二身, 奧明[2]淨土法宮殿,内有第六金剛持[3], 超勝佛母無我女,俱生境中本雙融; 佛陀化身谛洛巴,護門博士那諾巴[4],如佛譯師馬爾巴, 此諸聖者加持力,灌入密勒日巴身,美譽名揚遍天下。

     我奉馬爾巴尊師命,今來笛色修禅觀,自他二利得圓成。

     汝曹邪見笨波徒,今答汝問唱此歌。

     笛色雪山遠名揚,白雪蓋頂極莊嚴,佛法白淨之兆也。

     瑪滂玉湖美名傳,雪山流水常侵蝕,法歸法性之兆也。

     密勒日巴有盛名,裸體赤卧一老狂,解脫能所之殼也。

     随意幽吟歌小曲,信手拈來皆法也。

     手中執持鐵藤杖,跨生死海之兆也。

     心境我皆得自在,能興無量之神變,何需依仗世間神? 閻浮山王此笛色,一切佛徒所具有, 密勒傳承徒子衆,特于此山具因緣。

     汝輩邪見笨教徒,若行佛法必蒙益, 若不皈依信佛法,我之神通勝汝故,應遷居所至他處。

     汝曹拭目瞧仔細,又一神通作憑證! 歌畢,密勒日巴抓起瑪滂湖,放在手指尖端之上,湖中之魚蝦水族毫未受到絲毫損傷。

     那若笨瓊說道:“這一次你所顯的神通,比我略勝一籌,但我來笛色在先,所以算是扯平了。

    現在我們要較量一下神力,看看究竟誰的力量大些!” 密勒日巴說道:“那些借藥物之力來眩惑别人耳目的所謂神通,我是沒有興趣去較量的。

    你若不願信奉佛法,盡可遷往别處去!” 那若笨瓊說道:“要我舍棄笨波教,那是辦不到的!我們再較量一次神力,你若勝利,我們決定放棄此地,遷往别處去住。

    再說,你們學佛的人如果打我或傷害我就是自違佛教的三昧耶戒,為佛法所不許。

    所以不管怎樣我是決不會走的,除非再比一次神通以定分曉。

    ”說畢,那若笨瓊以笨波教的傳統飛步由右向左繞行笛色雪峰,尊者師徒以佛教的傳統右繞笛色而行。

    雙方行至笛色東北面的山谷中一個巨石前時,相遇在一起。

    那若笨瓊說道:“你們繞行笛色非常之好,但繞行必須依照我們笨波教的規矩左轉才行!”說着一把拉住尊者的手,拼力拖着尊者要向左轉。

     尊者說道:“我不會違反佛教的傳統,行錯謬之道向左轉的,你卻應跟随我依着佛教的規矩向右轉才好!” 說着也抓住那若笨瓊的手拉向右方。

    二人在巨石上拉來拉去,結果都在巨石上留下了許多凹入的足迹。

    不久尊者以高深的神力壓服對方,拖着那若笨瓊右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