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篇 女弟子巴達朋的故事

關燈
想生平過去的種種,心裡十分懊傷,眼淚漱漱的流了下來。

    正在這個時候,适才在田中遇見尊者的那位姑娘走進屋來。

    她看見這情景,就對密勒日巴說道:“瑜伽行者,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學佛人呀!居然會毆打一個老太婆麼?有什麼理由呀?!” 老婆婆立即說道:“姑娘!你莫要冤枉他!他并沒有打罵我,倒是我先向他辱罵,他卻向我宣講了我從未聽過的佛法,使我想起自己的愚昧,多年棄置正法于不顧,因此心中十分感動和悔恨,不禁流下淚來。

    唉!姑娘啊!你和我不一樣。

    你既年輕又富有,又有信心,這位師傅就是密勒日巴,你應該向他恭敬承事,請示法要和口訣,不要失去機會啊!” 那名叫巴達朋的女孩對尊者說道:“這樣說來,你們兩個人都真是很了不起啊!瑜伽行者,你若是密勒日巴,我見到一面就是積福了。

    你如果對聽法者講述您的傳承故事,您的徒衆就會生起不移的淨信,并且聽說還能轉變人的心意,所以請您慈悲對我講一下您的傳承好嗎?” 密勒日巴忖道:“這是一個與我有緣的弟子,應該予以度化。

    ”尊者就用歌講述了他的傳承。

     法身普賢王如來[2],報身莊嚴金剛持[3], 化身釋迦牟尼佛[4],我此傳承具三佛。

     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皈依我傳承? 巴達朋說道:“你的傳承真是十分稀有,好似雪山為一切衆水之源流出所有善法。

    聽說你們學佛的人有一種所謂的‘外緣指示’上師,依賴這種上師可以确實證悟内心的無生法身[5]。

    請問您自己所依止的根本上師是怎樣的一個人?” 密勒日巴說道:“我的根本上師是這樣的。

    ” 由外方便示正見,是為我之外上師; 由内指示内明體[6],是為我之内上師; 指示心體如實性[7],是為真實之上師; 三種上師我皆具,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皈依我上師? 巴達朋說道:“您的這些上師,真是稀有殊勝!就像在一條金練上穿着一串明珠一般。

    但請問在您問法以前,他們傳授您什麼灌頂呢?” 密勒日巴答道: 置瓶于頂傳瓶灌[8];指示自身即佛身,二無差别是内灌[9]; 開顯心性本來面[10],是為真實無上灌; 此三灌頂我全具,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請授此三灌? 巴達朋說道:“這些灌頂實在非常深奧,如獅王出現,群獸懾伏。

    但請問得了灌頂以後,聽說還有一個名叫‘引導光明入道’之口訣。

    那口訣如何去求呢?” 密勒日巴尊者道: 聞思修是外引導;澈澄明體至究竟,如是指示内引導; 覺受證解無離合,水乳融一真引導。

    此三引導我皆具。

     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請授此引導? 巴達朋說道:“您的這些引導法就像明鏡一般,反映影像曆曆如真。

    但是聽說在得到這些引導以後,尚需要到山中去住茅蓬修行,這些修行又是怎麼回事呢?” 密勒日巴答道: 深山險地無人處,獨居茅蓬是外修; 不顧此身如棄物,了無牽挂是内修; 惟一實相之底蘊,深觀決斷最勝修, 三種修持我全具,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請問此法要? 巴達朋說道:“這些修持就像翺翔于天空中的大鵬一樣,懾伏一切鳥禽之屬,實在是稀有難得!但我聽說瑜伽行者們,在修持時于适當之時機會用一種‘呸’[11]字訣來入道。

    請您把‘呸’字訣替我講述一下吧!” 密勒日巴答道: 妄念洶湧紛沓時,攔腰斬斷用外呸; 自心昏昏沉沉時,明朗震醒用内呸; 安住實相無修整,是為真實最勝呸, 此三口訣我全具,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請問此法要? 巴達朋問道:“這個『呸』字訣真正非常殊勝,就如像國王的谕敕和軍令一樣,速能成辦各種大事;但這樣修行又會發生什麼覺受呢?” 密勒日巴道: 無有整治大寬廣,能生遍滿之覺受,此為修行之根因; 無有整治惺惺去,出生光明之覺受,此為修行之道相; 無有整治法爾性,出生現量大手印,此為修行之果德; 此三覺受我全具。

    何處有緣之弟子,前來請問此法要? 巴達朋道:“你說的這些覺受像皓日在無雲晴空中照天下,使一切物體都明亮了,實在很了不起!但這些覺受生起後,你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