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篇 密勒日巴對法師釋迦古那的開示

關燈
行。

     心性猶如大虛空,偶被妄念烏雲遮; 如量上師之口訣,恰如狂飙卷殘雲,妄念自滅光明顯; 此時心中之覺受,一似日月朗晴空,十方三世皆寂滅[3]! 無可執取離言诠,決定證悟如星現,于一切境樂融融; 法身之體離戲論,六識境顯空幻中, 自然離戲住勝義,超越自他一切境, 無執智慧常相續,三身不離甚奇哉! 尊者又對釋迦古那說道:“法師啊!不要貪着此生的榮譽和安樂,莫要被名相所縛,而讓名相牽着自己的鼻子到處跑。

    應當盡此一生,矢志修行。

    你若這樣去做,其他許多人也為仿效你去努力修行的。

    我說的這些話,請勞記于心。

    ” 具足善根諸施主,人生甯非枉勞耶? 資财甯非幻化耶?輪回甯非性空耶? 欲樂豈非如夢耶?毀譽豈非谷響耶? 顯境豈非心性耶?自心豈非佛陀耶? 佛陀豈非法身耶?法身豈非法性耶? 開悟之時何感受?親見一切惟心現! 故應晝夜觀此心!觀心轉深無所見,即于無見而安住。

     自己即是大手印,心中亦無有我相,不執識見坦然住; 根本後得無别故,我已超越道次第[4], 凡所顯現體性空,念時即持無不持。

     我已親嘗無生法,由觀心故得證悟, 其他密乘方便道,氣脈明點及業印[5], 念誦真言觀本尊,四種淨住[6]等修觀,大乘權巧方便耳。

     雖然親勤修斯法,不能盡斷貪嗔根! 一切顯境由心起,應觀心性畢境空; 若能常契無生境,供養持戒諸善行,一切法爾得圓滿。

     釋迦古那依尊者囑,從此專心修行,獲得了殊勝之覺受及證解。

     以後他就成為尊者最親近的出家弟子之一。

     以上是尊者在雅龍腹崖攝受釋迦古那法師的故事。

     本篇注解: [1]定解:決定的悟解,由現量所證之悟境,不可動搖,故名定解。

     [2]指示心性:此即大手印傳法時,上師用特殊方便使弟子立刻見到自己之心性的方法,其法不拘一定之形式。

    頗似禅宗之活潑的種種接引法,如棒、喝乃至默言等皆是。

     [3]此句本來應該作“洞然明見十方三世齊寂滅”,除十方三世皆同時寂滅外,且有極重之“洞然明明顯顯的看見”的意味。

    此處因拘于文體不易譯出,故特别提出。

     [4]超越道次第:已經超過五道、十地、四瑜伽等境界而至究竟地也。

     [5]業印:或事業手印,即密乘修空樂雙運之法。

    亦可簡譯為事印。

     [6]四種淨住:或即四梵住修慈、悲、喜、舍定之法。

    但譯者不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