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關燈
标異現奇,來向人炫示。

    說是,哦!你看我!我知道的東西,你們都不知道。

    你一有這種的毛病,那也就快沒有天眼了,也快沒有了。

    為什麼呢?你一有自滿的心,你一有,說是我這個可以比你,超過你了。

    那也就有這種的貢高的心,這都叫有我執了。

    好像前邊那個菩薩也沒有度生的相,也沒有嚴土的相。

    為什麼呢?就因為叫他沒有我執,把我呀,放下它。

    你如果得了天眼,得了肉眼,你有了我執,你看!我有天眼,你沒有,你現在,哈哈!還不行呢!那就有了我執了;有我執,這個天眼就看得清楚的,你會看得不清楚一點;你看得不清楚,就根本就看不見了。

    就有這麼重要的關系,所以這個佛法要真正明白才算;不真正明白就有了,或者有的時候也會弄錯了。

     “如來有肉眼不”:這個須菩提說,“如是。

    世尊。

    ”如來是有肉眼的,“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天眼不”:如來有這個天眼嗎?“如是。

    世尊”:須菩提說,是的,“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慧眼不”:這“慧眼”就是智慧眼。

    這個智慧眼,能明辨是非,一看!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是假的,就知道了。

    那麼這個沒有智慧的人,他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有智慧的人,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能混合的,這叫有智慧眼。

    有智慧眼的人,這就不會愚癡了;你愚癡的人也就不會有智慧眼。

    這智慧眼,最要緊的。

    我們每一個人,為什麼要研究佛法,也就因為要栽培我們自己的智慧眼。

    那麼釋迦牟尼佛這樣問須菩提,須菩提就說了,“如是。

    世尊。

    ”說,“如是。

    世尊。

    如來有慧眼。

    ”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

    世尊。

    如來有法眼”:這個釋迦牟尼佛又問,說,須菩提!在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這個法眼嗎?“如是”,須菩提說,“如是。

    世尊。

    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佛眼不”:那麼前邊那四種的眼,須菩提都答得對了。

    所以,佛恐怕他還不清楚,所以又問,“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

    世尊。

    ”須菩提說,“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須菩提!在你的意思裡怎樣子?“如恒河中所有沙”:好像,前邊那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說是沙不”:佛說這個是沙,是不是沙呢?“如是。

    世尊。

    如來說是沙”:那麼須菩提就說,“如是”,是這樣子,如來說這個沙也就是沙,“世尊。

    如來說是沙。

    ”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沙等恒河。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如是。

    甯為多不。

    甚多。

    世尊。

    佛告須菩提。

    爾所國土中。

    所有衆生若幹種心。

    如來悉知。

    何以故。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

    是名為心。

    所以者何。

    須菩提。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

    于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怎樣子啊?“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比方說,這一個恒河裡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有,這一個恒河裡頭所有的沙這麼多的恒河,每一粒恒河沙作一個恒河來計算,“有如是沙等恒河。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這一切的恒河裡邊所有的沙數,“佛世界。

    如是”:佛的世界好像這麼多。

    “甯為多不”:你說這個佛的世界多不多呢?“甚多。

    世尊”:這個須菩提說,這很多的,世尊。

     “佛告須菩提”:佛告訴須菩提,“爾所國土中”:這個“爾所”,就是如許,當如許講,就像這麼多的國家。

    這個“爾”,不是說你那個國土中。

    這個“爾所”就是如許。

    如,就如是這個如;許,就是許可的許:如許就是像這麼多國土中。

    “所有衆生”:這麼多國土裡邊所有的衆生,“若幹種心。

    ”“若幹種心”,就是他們那麼多的衆生,有那麼多的種心。

    “如來悉知”:如來,每一個衆生有什麼心,如來都知道。

    “何以故”呢?什麼緣故呢?“如來說”:如來說過,“諸心皆為非心”:這一切衆生的這個諸心,皆為非心,這不是真心,“是名為心。

    ”這不過都是一個凡夫衆生的普通的心而已。

    “所以者何”:所以的緣故是什麼道理呢?須菩提,我現在簡單一點告訴你,“過去心不可得”:這所謂的過去的心也不可得,無所得;現在的心也無所得;未來的心也不可得。

    為什麼呢?你說這個是過